购物车
我的足迹

县财政局长在债务风险防控工作调度会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县财政局长在债务风险 防控工作调度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县债务风险防控工作调度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 省、市关于债务风险防控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分析当前我县债务风险防控面临的形 势和存在的问题,安排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压实责任、强化措 施,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债务风险的底线,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提供坚实的财政保障。下面,我讲六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债务风险防控的极端重要性 当前,我县债务风险防控工作正处于关键时期,形势严峻复杂,任务艰巨繁 重。全县各级各部门必须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极端重要 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 来。 (一)扛起政治责任,筑牢债务防控思想防线 债务风险防控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我们要站在讲政治、顾大局的 高度,切实把债务风险防控工作抓细抓实。一是深学细悟上级精神,把握防控方 向。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对债务风险防控工作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 和工作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准确把握政策导向,确保我县债务风险防控工 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推进。要深刻认识到,严控债务风险是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经 济安全的重要举措,是必须坚决完成的政治任务。二是增强政治自觉,提升防控意 识。各级各部门要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 债务风险防控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要摒弃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时刻绷 紧债务风险防控这根弦,从思想深处筑牢防线,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推动各项防控措 施落地见效。三是压实工作责任,强化防控担当。要把债务风险防控工作纳入重要 议事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带头研 究、带头部署、带头落实债务风险防控工作。要将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具体岗 位、具体人员,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服务发展大局,夯实经济社会稳定根基 债务是一把“双刃剑”,合理规范的债务可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但过 度负债则会引发风险,阻碍发展。做好债务风险防控工作,是服务全县发展大局的 必然要求。一是保障重点项目推进,支撑经济增长。我县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阶段,一批重点项目的建设对于拉动经济增长、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有效的债务风险防控,可以合理调配资金,确保重点项目顺利推进,为经济持 续健康发展注入动力。要优先保障产业升级、基础设施补短板等重点领域项目的资 金需求,避免因资金问题影响项目进度。二是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发展质 量。债务风险防控不是简单地压缩债务规模,而是要通过科学管理,优化债务资金 的投向和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引导债务资金向回报率高、社会效益好的领 域倾斜,避免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全县经济发展质量不 断提升。三是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吸引外来投资。一个地区的债务风险状况直接影 响其发展环境和投资吸引力。如果债务风险过高,会导致金融机构谨慎放贷,投资 者望而却步。做好债务风险防控工作,保持合理的债务水平,能够营造稳定、健康 的发展环境,增强外来投资者的信心,为全县招商引资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三)坚守民生底线,保障群众根本利益实现 财政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债务资金的使用和管理与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 相关。做好债务风险防控工作,是坚守民生底线、保障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举 措。一是确保民生资金到位,改善群众生活。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民生领域 的支出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通过债务风险防控,合理安排 债务资金,确保民生领域资金及时足额到位,能够不断改善群众的生活条件,提高 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要优先保障民生支出,坚决杜绝因债务问题挤占挪用民生 资金。二是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提升群众安全感。债务风险一旦爆发,可能引发一 系列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稳定。做好债务风险防控工作,能够有效避免因债务违约 导致的群体性事件等不稳定因素,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让群众生活得更安心、更 放心。三是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群众权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 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债务资金在支持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服务能力 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有效的债务风险防控,确保债务资金合理使用,可以 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让全县群众平等享有优质的公共服务,保障群众的 基本权益。 (四)守住安全红线,维护县域金融生态稳定 金融生态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而债务风险是影响金融生态稳定的关键 因素。做好债务风险防控工作,对于维护我县金融生态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义。一是防范金融风险传导,保障金融体系安全。县域金融体系与地方政府债务密 切相关,如果地方政府债务出现风险,很容易传导至金融机构,引发金融风险。做 好债务风险防控工作,能够有效阻断风险传导链条,保障金融机构的稳健运营,维 护全县金融体系的安全。二是维护信用环境良好,提升县域信用等级。地方政府的 信用是县域信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按时足额偿还债务,保持良好的信用记 录,能够提升我县的信用等级。较高的信用等级有利于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能 力,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三是促进金融与经济良性互动,实现协 同发展。健康的金融生态能够促进金融与经济的良性互动。做好债务风险防控工 作,保持合理的债务水平和良好的信用状况,可以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县域经济的 支持力度,实现金融与经济的协同发展,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二、正视问题短板,精准研判债务风险防控的现实挑战 虽然我县在债务风险防控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 到,当前债务风险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存在不少问题和短板,需要我们认真梳理、 深入分析,精准研判面临的现实挑战。 (一)债务规模有增量,总量控制压力大 近年来,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类建设项目不断增多,债务规模也 呈现出一定的增长态势,给总量控制带来了较大压力。一是新增债务管控难,源头 把控有疏漏。部分单位和乡镇(街道)对新增债务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为了推进项 目建设,存在违规举债、变相举债的现象。一些项目在立项时没有充分考虑财政承 受能力,盲目扩大建设规模,导致新增债务不断增加。同时,对新增债务的审批把 关不够严格,源头管控机制不够健全,使得新增债务难以得到有效控制。二是隐性 债务排查难,底数掌握不全面。隐性债务具有隐蔽性强、形式多样的特点,给排查 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一些单位通过融资租赁、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形成的隐性债 务,没有及时纳入监管范围,导致隐性债务底数不清、情况不明。此外,部分隐性 债务的形成过程复杂,涉及多个部门和环节,排查工作难以全面覆盖,存在漏报、 瞒报的情况。三是债务增长速度快,超出承载能力线。我县债务增长速度与经济发 展水平和财政收入增长速度不相匹配,部分领域债务增长过快,已经超出了财政的 承载能力。一些乡镇(街道)和部门的债务率过高,偿债压力巨大,不仅影响了正 常的工作开展,还可能引发一系列风险问题。 (二)债务结构存偏差,风险隐患较突出 债务结构不合理是我县债务风险防控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问题,不同类型、不同 期限的债务比例失衡,导致风险隐患较为突出。一是短期债务占比高,偿债期限过 于集中。部分单位和乡镇(街道)为了尽快获得资金,偏好举借短期债务,导致短 期债务占比较高。短期债务偿还期限短,一旦到期,需要大量资金集中偿还,容易 造成偿债压力过大,引发流动性风险。尤其是在财政收入增长放缓的情况下,短期 债务的集中偿还可能会对财政正常运转造成严重影响。二是高成本债务数量多,利 息负担较为沉重。一些单位在举债过程中,没有充分比较不同融资渠道的成本,选 择了高成本的融资方式,导致高成本债务数量较多。高成本债务的利息支出较 大,加重了财政负担,使得债务滚雪球式增长,进一步加大了债务风险。长期来 看,过高的利息支出会挤占用于发展和民生的资金,影响全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 展。三是公益性项目债务占比大,收益覆盖能力弱。我县债务中有相当一部分用于 公益性项目建设,如道路、桥梁、学校、医院等。这些项目具有公益性强、投资 大、回报周期长甚至没有直接经济回报的特点,导致债务的收益覆盖能力较弱。公 益性项目的债务偿还主要依赖财政资金,一旦财政收入出现波动,就可能面临偿债 困难的局面,增加了债务违约的风险。 (三)债务管理欠规范,制度执行不到位 债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到位,是导致债务风险防控工作效果不佳的重要 原因,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一是债务审批程序不严格,决策机制不够科 学。部分单位和乡镇(街道)在举债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债务审批程序,存在越 权审批、违规审批的现象。债务决策过程缺乏科学论证和民主参与,往往由少数人 说了算,导致决策失误的风险较大。一些项目的举债决策没有充分考虑项目的可行 性、收益性和偿债能力,盲目举债后出现资金浪费、项目搁置等问题。二是债务资 金使用不规范,监管力度不够大。债务资金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挪用、挤占、截留等 现象,没有严格按照规定的用途使用。一些单位将债务资金用于与项目无关的支 出,甚至违规用于发放福利、修建楼堂馆所等。同时,对债务资金使用的监管力度 不够大,缺乏有效的监督检查机制,使得债务资金使用的规范性难以得到保证。三 是债务台账管理不健全,信息更新不及时。部分单位和乡镇(街道)没有建立健全 债务台账,对债务的发生、偿还、利息支付等情况记录不完整、不规范。债务信息 更新不及时,不能准确反映债务的最新状况,给债务风险研判和防控工作带来了很 大困难。由于债务信息不透明、不共享,各部门之间难以形成有效的协同防控机 制,影响了债务风险防控工作的整体效果。 (四)债务化解缺力度,长效机制未健全 债务化解工作进展缓慢,缺乏有效的化解措施和长效机制,使得债务风险不能 得到及时缓释,长期积累可能引发更大的风险。一是偿债资金来源单一,过度依赖 财政拨款。目前,我县债务化解的资金来源主要依赖财政拨款,缺乏多元化的偿债 资金渠道。在财政收入增长放缓的情况下,过度依赖财政拨款来化解债务,会进一 步加重财政负担,影响财政的正常运转。同时,单一的偿债资金来源使得债务化解 的灵活性和可持续性不足,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债务风险形势。二是资产处置进度 慢,偿债资源未充分利用。我县拥有一定数量的国有资产,这些资产本可以通过合 理处置来筹集偿债资金,但目前资产处置进度缓慢,没有充分发挥其在债务化解中 的作用。部分国有资产产权不清晰、处置程序复杂,导致处置难度较大;一些单位 对资产处置工作重视不够,积极性不高,使得大量优质资产闲置,未能转化为偿债 资源。三是化债责任落实不到位,长效化债机制未形成。在债务化解工作中,存在 责任落实不到位的情况,一些单位和乡镇(街道)对化债工作重视不够,没有制定 切实可行的化债计划,化债工作流于形式。同时,长效化债机制尚未形成,缺乏对 债务化解工作的常态化监督和考核,使得化债工作缺乏持续性和稳定性,难以从根 本上解决债务问题。 三、聚焦目标任务,科学制定债务风险防控的具体举措 针对当前我县债务风险防控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我们要聚焦目标任 务,科学制定具体举措,切实打好债务风险防控攻坚战。 (一)严把源头管控关,严防新增债务发生 控制新增债务是债务风险防控的首要任务,必须从源头上严格把关,坚决杜绝 违规新增债务。一是严格项目审批程序,杜绝违规举债。建立健全项目审批联动机 制,财政部门要全程参与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等环节,对项目的资金来源、偿债 能力进行严格审核。对于没有稳定资金来源和偿债能力的项目,一律不予审批。严 格执行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严禁以任何形式违规举债建设项目。同时,加强对 项目建设过程的监管,防止项目超概算、超标准建设,从源头上控制新增债务。二 是规范融资平台管理,严控平台负债。明确融资平台的功能定位,推动融资平台转 型发展,使其成为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加强对融资平台的 融资管理,严格控制融资规模和融资成本,严禁融资平台为政府项目违规融资。建 立融资平台债务监测机制,实时掌握融资平台的负债情况,对负债过高的融资平台 进行重点监管和约谈,督促其降低负债水平。三是加强预算约束力度,确保收支平 衡。强化预算的刚性约束,将所有政府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严格按照预算执 行。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合理安排财政支出,优先保障基本民生和重 点领域支出。严禁超预算、无预算安排支出,严禁挪用预算资金用于违规举债。加 强预算执行监督,对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违规行为及时进行纠正和处理,确保财政收 支平衡。 (二)优化债务结构线,降低债务风险等级 通过调整和优化债务结构,降低短期债务、高成本债务的占比,提高债务的稳 定性和可持续性,降低债务风险等级。一是推进债务置换工作,延长偿债期限。积 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有序推进债务置换工作,将短期债务置换为长期债务,将高 成本债务置换为低成本债务。通过债务置换,延长偿债期限,缓解短期偿债压 力,降低利息支出。在债务置换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操作,确保置换工作 规范有序进行,防止出现新的风险。二是拓宽低成本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加 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协调,争取金融机构给予更多的低成本信贷支持。积极利用政 府债券等低成本融资工具,优化债务融资结构。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 模式,为我县提供更加便捷、低成本的融资渠道。同时,加强对融资成本的监测和 管理,对高成本融资行为进行严格限制。三是合理安排公益性项目投资,提高收益 覆盖能力。在安排公益性项目投资时,要充分考虑项目的收益性和可持续性,对没 有收益或收益较低的公益性项目,要严格控制投资规模。积极探索公益性项目市场 化运作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和运营,提高项目的收益覆盖能力。对于 收益不足以偿还债务的公益性项目,要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予以支持,确保债务能 够按时偿还。 (三)强化债务管理链,提升规范运作水平 健全完善债务管理制度体系,加强对债务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提升债务规范运 作水平。一是健全债务台账管理,实现动态监控。建立健全全县统一的债务台账管 理系统,将所有政府债务和隐性债务全部纳入台账管理,实现债务信息的实时更新 和动态监控。明确各单位和乡镇(街道)的债务台账管理责任,定期对债务台账进 行核对和清查,确保债务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债务 数据的分析和研判,及时发现债务风险隐患。二是规范债务资金使用,提高使用效 益。严格按照债务资金的用途使用资金,不得擅自改变资金用途。加强对债务资金 使用过程的监督检查,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建立债务资金使用效益评估机制,对债 务资金的使用效果进行定期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资金使用方向,提高资金 使用效益。对违规使用债务资金的行为,要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三是完善债 务审批流程,强化制度执行。进一步完善债务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