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县公安局长在夏季社会治安形势分析会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县公安局长在夏季社会 治安形势分析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盛夏已至,高温酷暑之下,我县社会治安形势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各类违法 犯罪活动进入高发、易发期,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任务愈 发艰巨。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召开这次夏季社会治安形势分析会,就是要深入分 析当前我县社会治安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明确下一步工作方向和重点,动员全 体同志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全力维护我县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一、准确研判形势,正视问题挑战 当前,我县夏季社会治安总体保持平稳,但仔细分析,各类问题和挑战依然存 在,不容我们有丝毫懈怠。从整体来看,随着气温升高,人员流动加大,社会活动 增多,社会治安的不确定性因素也随之增加。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全面、客 观地看待当前的形势,既要看到取得的成绩,更要正视存在的问题,为接下来的工 作找准靶心、精准发力。 (一)刑事犯罪呈多发态势 夏季特殊的气候和社会环境,使得刑事犯罪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发案 数量有所上升,给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带来了一定影响。一是侵财犯罪频发,街头扒 窃案件增多,犯罪分子利用夏季人们衣着单薄、警惕性降低的特点,在商场、集 市、公交站点等人员密集场所频频作案,涉案金额虽不大,但严重影响群众出行安 全感。入室盗窃案件时有发生,部分小区安保措施不到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 机,尤其是老旧小区,被盗现象较为突出。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持续高发,作案手段 不断翻新,群众防不胜防,财产损失较大。二是暴力犯罪时有发生,因琐事纠纷引 发的故意伤害案件增多,夏季人们情绪容易激动,一些小矛盾很容易升级为暴力冲 突。寻衅滋事案件在娱乐场所、夜市等区域较为常见,少数人员无视法律法规,扰 乱公共秩序,对群众人身安全构成威胁。个别恶性刑事案件偶有发生,虽然数量不 多,但社会影响恶劣,严重冲击群众的安全感。三是新型网络犯罪增多,网络诈骗 手段层出不穷,除了常见的刷单返利、冒充客服等,又出现了一些新的诈骗形 式,如虚假投资、网络交友诱导赌博等,迷惑性更强。网络赌博活动屡禁不止,一 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平台开设赌场,吸引群众参与,不仅危害群众财产安全,还引 发一系列社会问题。网络谣言传播迅速,夏季一些社会热点事件容易被别有用心之 人利用,通过网络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四是涉黑涉恶势力仍有滋生土壤,个 别地方存在黑恶势力的残余势力,他们暗中进行敲诈勒索、欺行霸市等违法犯罪活 动,对当地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影响。一些黑恶势力“保护伞”尚未完全清 除,为黑恶势力的滋生提供了条件,给打击工作带来难度。 (二)治安案件防控压力大 夏季各类治安案件发案率上升,防控工作面临较大压力,需要我们采取更加有 效的措施加以应对。一是公共场所秩序混乱,夜市、大排档等场所人员密集,酗酒 闹事、打架斗殴等事件时有发生,影响公共秩序。大型活动、节庆期间,人员聚 集,容易发生拥挤踩踏、财物丢失等问题,给治安管理带来挑战。网吧、KTV等娱乐 场所内,寻衅滋事、吸食毒品等违法活动偶有出现,需要加强监管。二是流动人口 管理难度大,夏季外来务工人员增多,流动人口流动性强,底数难掌握,给治安管 理带来困难。部分流动人口聚居区环境复杂,治安隐患较多,容易发生各类案件。 流动人口中违法犯罪人员比例较高,增加了治安防控的压力。三是出租房屋监管不 到位,一些出租房屋出租人不按规定登记承租人信息,导致出租房屋成为违法犯罪 的温床。部分出租房屋安全条件差,存在消防安全、治安隐患等问题,容易引发安 全事故。城乡接合部出租房屋密集,管理混乱,是治安防控的薄弱环节。四是校园 及周边治安问题突出,校园周边网吧、游戏厅等场所违规接纳未成年人,影响学生 身心健康。放学时段,校园周边交通拥堵,人员混杂,存在拐骗、抢劫学生财物等 安全隐患。个别不法分子在校园周边进行滋扰、敲诈勒索等活动,对师生安全构成 威胁。 (三)公共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公共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夏季由于天气等原因,公共安全隐患 更加突出,必须高度重视。一是交通安全隐患多,夏季雨天、高温等恶劣天气增 多,影响道路交通安全,容易引发交通事故。部分驾驶员交通安全意识淡薄,超 速、超载、酒驾、疲劳驾驶等违法行为屡禁不止,增加了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农 村地区道路设施不完善,农用车辆违法载人现象时有发生,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二 是消防安全形势严峻,夏季气温高,火灾隐患增多,居民家庭用火、用电、用气不 当容易引发火灾。一些企业、商铺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消防设施配备不足、老 化,消防安全通道堵塞,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农村地区消防基础设施薄 弱,灭火救援难度大,火灾事故易造成较大损失。三是溺水事故风险高,夏季是溺 水事故的高发期,河流、湖泊、水库等水域成为危险区域,尤其是未成年人溺水事 故频发。一些水域缺乏安全警示标志和防护设施,给群众游玩、戏水带来安全隐 患。野外游泳、垂钓等活动增多,增加了溺水事故的发生概率。四是生产安全事故 时有发生,部分企业在夏季高温天气下违规生产,忽视安全生产管理,容易引发生 产安全事故。建筑施工工地在高温时段施工,工人容易疲劳中暑,且施工安全措施 不到位,易发生高空坠落、物体打击等事故。危险化学品企业在夏季高温环境 下,易出现泄漏、爆炸等安全事故。 (四)社会矛盾纠纷较为突出 夏季社会活动频繁,各类矛盾纠纷也随之增多,若处理不当,容易引发不稳定 因素。一是邻里纠纷增多,夏季天气炎热,居民情绪容易烦躁,因噪声、漏水、占 地等琐事引发的邻里纠纷明显增加。一些邻里纠纷处理不及时,矛盾逐渐升级,甚 至引发治安案件或刑事案件。二是劳资纠纷时有发生,夏季是建筑、制造等行业的 生产旺季,也是劳资纠纷的高发期,部分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引发农民工讨薪事 件。企业与员工之间因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福利待遇等问题产生的纠纷增多,处 理不当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三是医患矛盾依然存在,夏季各类疾病高发,医院就 诊人数增多,医患之间因诊疗效果、医疗费用等问题产生的矛盾时有发生。个别患 者及家属采取过激行为表达诉求,如医闹、伤医等,严重影响医院正常秩序。四 是土地征用及房屋拆迁纠纷复杂,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土地征用和房屋拆迁工 作中,因补偿标准、安置方案等问题引发的纠纷较为突出。部分群众对补偿不 满,采取上访、阻挠施工等方式维权,给社会稳定带来影响。一些不法分子趁机煽 动群众,制造事端,加剧了矛盾的复杂性。 二、坚持严打方针,筑牢安全防线 打击犯罪是维护社会治安的重要手段,面对当前夏季社会治安的严峻形势,我 们必须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以强有力的打击行动,震慑犯罪嫌疑人,筑牢社会安 全防线。 (一)严厉打击侵财犯罪 侵财犯罪直接侵害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群众反映强烈,必须加大打击力 度,坚决遏制其高发态势。一是加大街面巡逻防控力度,科学调配警力,增加重点 时段、重点区域的巡逻频次和密度,提高街面见警率、管事率。采取步巡与车巡相 结合、公开巡逻与便衣巡逻相结合的方式,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巡逻防控网 络,对街面侵财犯罪实施精准打击。加强与群众的互动,及时接受群众报警求 助,快速处置街面突发警情。二是加强重点区域排查整治,对商场、集市、车站、 公园等人员密集场所进行常态化排查,及时发现和消除侵财犯罪隐患。对侵财犯罪 高发区域进行集中整治,组织开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扒窃、抢夺、盗窃等违法犯 罪活动。督促相关单位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安装监控设备,加强内部安保力量。三 是快侦快破现行案件,接到侵财犯罪报警后,快速出警,及时固定证据,全力开展 侦查工作。加强刑侦、技侦等部门的协作配合,运用大数据等科技手段,提高案件 侦破效率。对系列性、团伙性侵财犯罪案件,成立专案组,集中优势兵力,力争一 网打尽,追回赃款赃物,及时返还受害人。四是强化追逃工作,对在逃的侵财犯罪 嫌疑人,加大追捕力度,利用各种侦查手段,摸清其活动轨迹,适时开展抓捕行 动。加强与周边地区公安机关的协作,建立联动追逃机制,形成追逃合力,不让犯 罪嫌疑人有可乘之机。对抓获的犯罪嫌疑人,依法严惩,形成强大震慑。 (二)坚决遏制暴力犯罪 暴力犯罪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社会影响恶劣,必须采取果断措 施,坚决予以遏制。一是强化情报信息搜集研判,建立健全情报信息搜集网络,广 泛搜集涉暴力犯罪的线索信息,及时进行分析研判,掌握暴力犯罪的动态和趋势。 加强对重点人员的管控,对有暴力倾向、前科劣迹的人员进行重点关注,及时发现 和处置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及时获取可能引发暴力犯罪的 矛盾纠纷信息,提前介入,妥善处置,防止矛盾激化引发暴力犯罪。二是快速反应 处置暴力案件,接到暴力犯罪报警后,第一时间调集警力赶赴现场,果断采取措 施,制止犯罪行为,救助受害人。对正在实施的暴力犯罪,要依法使用武器警 械,坚决将犯罪嫌疑人制服,避免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加强现场勘查 和证据固定工作,为案件侦破和后续处理奠定基础。三是深挖彻查暴力犯罪团 伙,对发现的暴力犯罪团伙,要深挖彻查,查明其组织结构、活动规律、涉案人员 等情况,坚决打掉其头目和骨干成员。加强对暴力犯罪团伙的审讯工作,查清其所 有违法犯罪事实,做到除恶务尽。对为暴力犯罪团伙提供庇护、帮助的人员,依法 严肃处理,坚决铲除其滋生的土壤。四是加强宣传教育警示,通过新闻媒体、社区 宣传栏等多种渠道,宣传暴力犯罪的危害和法律后果,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和自我 防范意识。选取典型暴力犯罪案例进行公开曝光,发挥案例的警示作用,震慑潜在 的犯罪嫌疑人。组织开展反暴力犯罪宣传活动,鼓励群众积极举报暴力犯罪线 索,形成全社会共同抵制暴力犯罪的良好氛围。 (三)全力整治涉黄涉赌毒违法犯罪 涉黄涉赌毒违法犯罪不仅败坏社会风气,还容易引发其他违法犯罪活动,必须 保持高压态势,全力进行整治。一是开展常态化清查行动,定期组织警力对娱乐场 所、宾馆、出租房屋、网吧等重点场所进行清查,及时发现和查处涉黄涉赌毒违法 犯罪活动。对清查中发现的问题,依法从严处理,对涉案场所坚决予以停业整顿或 吊销相关证照。建立健全重点场所管理档案,加强日常监管,防止涉黄涉赌毒违法 犯罪活动反弹。二是严厉打击组织者和骨干分子,对涉黄涉赌毒违法犯罪的组织 者、经营者、获利者等骨干分子,要坚决依法严惩,追究其刑事责任。加强对涉黄 涉赌毒团伙的侦查打击,深挖幕后组织者和保护伞,彻底摧毁其犯罪网络。对为涉 黄涉赌毒违法犯罪提供资金、场地、工具等帮助的人员,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三 是加强源头管控,加强对黄赌毒物品的管理,严格控制其生产、运输、销售等环 节,从源头上遏制涉黄涉赌毒违法犯罪。加大对网络涉黄涉赌毒信息的监测和打击 力度,及时封堵、删除有害信息,查处违法网站和账号。加强对易制毒化学品的管 理,防止其流入非法渠道。四是做好教育挽救工作,对涉黄涉赌毒的违法人员,除 依法处罚外,要加强教育挽救,帮助其认识到自身行为的危害性,树立正确的价值 观。开展戒毒康复工作,为吸毒人员提供戒毒治疗和康复服务,帮助其戒除毒 瘾,回归社会。加强对涉黄涉赌毒人员的帮扶管控,防止其再次违法犯罪。 (四)严厉打击新型网络犯罪 新型网络犯罪隐蔽性强、蔓延速度快、危害范围广,给打击工作带来很大难 度,必须创新打击手段,提高打击效能。一是加强网络安全监管,加大对网络运营 者的监管力度,督促其落实网络安全主体责任,加强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及时发现 和处置网络安全隐患。加强对网络接入服务、域名注册服务等的管理,规范网络服 务市场秩序,防止网络被用于违法犯罪活动。定期开展网络安全检查,对存在安全 漏洞的单位和个人,责令限期整改。二是提升技术侦查能力,投入专项资金,加强 网络技术侦查装备建设,培养专业的网络侦查人才,提高对新型网络犯罪的技术侦 查能力。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对网络犯罪线索进行分析研判,精准 锁定犯罪嫌疑人。加强与网络安全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攻克技术难题,提 升打击新型网络犯罪的水平。三是开展专项打击行动,针对当前新型网络犯罪的突 出问题,组织开展专项打击行动,如打击网络诈骗、网络赌博、网络谣言等专项行 动,形成强大打击声势。对重大网络犯罪案件,实行专案攻坚,集中优势警力,快 侦快破,依法严惩犯罪嫌疑人。加强与金融、通信等部门的协作,及时冻结涉案资 金,挽回群众损失。四是加强宣传防范工作,通过多种渠道开展新型网络犯罪防范 宣传教育活动,向群众普及网络安全知识和防范技能,提高群众的防范意识和能 力。发布网络犯罪预警信息,及时揭露新型网络犯罪的作案手法和特点,提醒群众 注意防范。建立健全群众举报奖励机制,鼓励群众积极举报新型网络犯罪线索,形 成全民参与、共同打击的良好局面。 三、织密防控网络,提升管控效能 社会面防控是维护社会治安的基础工程,只有织密防控网络,才能有效预防和 减少违法犯罪活动的发生,提升社会治安管控效能。 (一)强化街面巡逻防控 街面是社会治安的前沿阵地,强化街面巡逻防控是提高社会治安掌控能力的关 键。一是优化巡逻警力配置,根据辖区治安状况和人口密度,科学划分巡逻区域和 路段,合理调配警力,确保警力向重点区域、重点时段倾斜。实行警力下沉,将更 多的警力投入到街面巡逻防控工作中,提高基层一线警力比例。整合公安、武警等 力量,形成巡逻防控合力,增强巡逻防控的威慑力。二是延长巡逻时间,针对夏季 夜间人员活动频繁、案件高发的特点,适当延长夜间巡逻时间,特别是加强凌晨等 重点时段的巡逻防控。在节假日、重大活动期间,增加巡逻警力,延长巡逻时 长,确保社会面的安全稳定。建立弹性巡逻机制,根据治安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巡 逻时间和频次。三是突出巡逻重点路段,将商业街区、娱乐场所集中区、车站、学 校周边等案件高发路段列为重点巡逻路段,加大巡逻力度。对重点路段实行定人、 定岗、定责巡逻,确保及时发现和处置各类治安问题。加强对重点路段周边环境的 整治,清除治安隐患,改善治安状况。四是创新巡逻方式方法,除了传统的步巡、 车巡外,积极运用自行车巡、摩托车巡等灵活多样的巡逻方式,提高巡逻的机动性 和覆盖面。利用无人机等高科技设备进行空中巡逻,实现对重点区域的全方位监 控。建立巡逻民警与社区网格员、志愿者等的联动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巡逻防控 格局。 (二)加强重点场所管控 重点场所是社会治安的重要节点,加强对重点场所的管控,能够有效预防和减 少违法犯罪活动的发生。一是落实场所安全主体责任,督促各类重点场所经营者、 管理者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内部安全管理制度,配备必要的安全防范设施 和人员。加强对场所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其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 力。对未落实安全主体责任的场所,依法予以处罚,并督促其限期整改。二是强化 日常监督检查,加大对重点场所的日常监督检查力度,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和治安检 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对场所内的治安状况进行动态评估,根据评估结果 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建立重点场所黑名单制度,对多次违法违规的场所进行重点 监管和整治。三是推广技防设施建设,督促重点场所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入侵报警 系统等技防设施,并确保其正常运行。将重点场所的技防设施接入公安机关监控平 台,实现对场所内治安状况的实时监控和远程调度。对技防设施建设不达标的场 所,责令限期整改,逾期未整改的,依法予以处罚。四是加强从业人员管理,对重 点场所从业人员进行实名登记和背景审查,及时发现和清除有违法犯罪前科的人 员。组织从业人员开展治安防范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其协助公安机关维护场所治 安秩序的能力。建立从业人员信息库,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动态管理,及时掌握其活 动情况。 (三)做好社区农村防控 社区和农村是社会治安的基本单元,做好社区农村防控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根 基。一是加强社区警务建设,进一步规范社区警务室建设,配齐配强社区民警,确 保每个社区都有专门的民警负责治安防控工作。社区民警要深入社区,了解社情民 意,组织开展治安防范工作,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建立社区民警与居民的常态化联 系机制,畅通沟通渠道,提高居民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二是发展壮大群防群治力 量,积极发动社区居民、村民参与治安防范工作,组建义务巡逻队、治安志愿者等 群防群治组织,形成专群结合、群防群治的防控格局。加强对群防群治组织的培训 和指导,提高其治安防范能力和水平。建立健全群防群治激励机制,对在治安防范 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三是推进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针 对农村地区治安特点,加强农村警务室建设,落实驻村民警制度,提高农村治安防 控能力。在农村地区推广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加强对主要路口、重点部位的监控。 组织开展农村治安整治活动,严厉打击农村地区的违法犯罪活动,维护农村社会稳 定。四是加强社区农村技防设施建设,在社区和农村地区推广安装单元门对讲系 统、电子围栏、视频监控等技防设施,提高治安防范的科技含量。整合社区和农村 的技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提高防控效能。加强对技防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 其正常运行。 (四)推进科技防控建设 科技是提升社会治安防控效能的重要支撑,必须加快推进科技防控建设,运用 科技手段构建智能化、信息化的防控网络。一是完善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加大视频 监控系统建设投入,在城市道路、公共场所、社区农村等区域新增一批高清视频监 控摄像头,实现监控全覆盖、无死角。对现有视频监控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提高监 控图像质量和传输速度,确保其能够满足治安防控工作的需要。建立统一的视频监 控平台,实现对各类监控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提高视频图像的应用效率。二是推广 智能门禁系统应用,在居民小区、企事业单位等场所推广应用智能门禁系统,实现 对人员、车辆的智能化管理。智能门禁系统要与公安机关信息平台对接,及时上传 相关信息,便于公安机关掌握人员流动情况。通过智能门禁系统,有效防止陌生人 随意进入,提高场所的安全防范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