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干部学习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
汇编(3 篇)
目录
1.普通干部学习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 ....2
2.普通干部学习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 ....5
3.普通干部学习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 ....8
普通干部学习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
7 月 14 日至 15 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强调要
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
为目标,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城,所以盛民也;民,乃城之
本也”,城市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活动的中心,
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党员干部要把“以
人民为中心”作为建设人民城市的关键,做实做精城市规划、推
动城市绿色转型、优化城市功能分区,让人民的生活品质得到改
善、生态颜值得到提升、家园安全得到保障。
提高科学规划水平,让人民城市更宜居宜业。规划是城市发
展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考察一个城市首先看规划,规划
科学是最大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忌讳。
从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到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京津
冀协同发展;从“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长江经济带建设,
到粤港澳大湾区、雄安新区、成渝城市群等蓝图擘画,党中央始
终以“致广大而尽精微”的政治智慧谋篇布局,以“一张蓝图绘
到底”的战略定力精耕细作。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新时
代城市建设要求我们“先布棋局再落子,先诊脉象再开方”。党
员干部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在准确把握历史规律、
时代大势、发展条件的基础上科学谋划、反复打磨、高效落实,
将“含金量”十足的城市规划具象化为宜居宜业、生机勃勃的现
代化城市。
加强生态环境治理,让人民城市更和谐美丽。城市既是经济
发展的“主战场”,更是人民生活的重要“栖息地”。随着我国城
市化的快速演进,城市人口逐年增多、城市负载压力越来越大,
一些大中城市的“城市病”日益显现,人民群众对蓝天、碧水、
净土的呼声愈加迫切。近年来,我国坚持生态优先、科学发展,
扎实走好节约集约、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上海黄浦江边
的“工业锈带”蝶变为“生活秀带”、雄安新区郁郁葱葱的“千
年秀林”、杭州清新怡人的西溪湿地等案例,都是“绿水青山就
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阐释。本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要巩
固生态环境治理成效,着力建设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党员干部
要心怀“国之大者”,切实平衡好发展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
系,织牢织密城市生态安全屏障,推动城市全面绿色转型,为高
质量发展积蓄动能。
优化城市空间结构,让人民城市更安全可靠。人民是城市发
展的坐标原点,也是城市空间优化的核心导向。本次中央城市工
作会议指出,我国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
质增效为主的阶段,要切实转变城市发展理念,着力建设安全可
靠的韧性城市。近年来,各地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务实功、谋实效,
从老旧小区改造到打造海绵城市、智慧城市、“无废城市”,从新
能源汽车充电桩增设、老旧楼房电梯加装到“口袋公园”“城市
更新”建设,城市在不断迭代更新的过程中也变得越来越宜居安
居。但同时也要看到,各地在纾解新老城区交通压力、响应突
发自然灾害等方面工作仍需不断改进。党员干部要拿出“只争朝
夕”的干劲,在城市基础设施、管线改造、建筑风貌、灾害防治、
治安防控等方面持续发力、精准施策,细化城市功能分区,精准
配置各类资源要素,答好“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命题。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城市承载着人民对美好
生活的期盼与向往,千头万绪捋下来,就是千家万户的事。只有
不断提高科学规划水平、提升城市环境“颜值”、优化城市空间
结构,才能真正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绣出城市治理新图景。
普通干部学习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
近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以宏阔视野擘画了中
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蓝图。会议深刻阐释的“人民城市人民建、
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为新时代城市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城
市发展的宏大叙事,最终要落脚在一条条街巷的治理提升、一户
户居民的幸福感知上。作为基层干部,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就是
要让它在基层土壤里生根发芽,在街巷烟火中开花结果。
践行在精微处,让“人民理念”扎根街巷。会议部署的“七
个着力”重点任务,是在当前城市从“增量扩张”向“存量提质”
的深刻转型背景下,为我们提供的清晰行动指南。在优化城市体
系时,既要思考如何提升城区综合承载能力,更要细致规划“15
分钟生活圈”的毛细血管;在推进城市更新时,既要谋划城中村
改造的宏大图景,也需关切一砖一瓦的修补、一草一木的养护。
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就是要把宏伟的理念“蓝图”,化为密实的
治理“针脚”,一针一线绣出街巷的整洁有序、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