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委常委(扩大)会上关于学习贯彻中央城
市工作会议精神的研讨交流发言
同志们: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是在我国城市发展进入新时代关键节点
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内
涵深邃,系统总结了新时代以来我国城市工作取得的辉煌成就,
深刻阐释了做好城市工作的全局性、战略性意义,全面擘画了未
来城市发展的宏伟蓝图,为我们深刻认识城市发展规律、准确把
握工作方向、奋力开创城市工作新局面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
南。下面,根据会议安排,结合近期深入学习领会中央城市工作
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核心要义,立足我县发展实
际和分管工作,我谈几点认识和体会,与大家交流。
一、深刻领悟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的精髓要义
(一)深化对新时代城市工作重大意义的战略认识。习近平
总书记指出,“城市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活动
的中心,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必
须深刻认识到,做好城市工作,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路径、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关
键实践。会议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刻回答
了城市发展“为了谁、依靠谁”的根本性问题。当前,城市发展
已深刻转向内涵式增长阶段,由注重规模扩张转向聚焦品质提升、
结构优化、安全韧性。我县正处于城镇化加速、产业升级转型
的攻坚期,深刻理解这一历史方位转变,有助于我们破除传统路
径依赖,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城市发展规律的科学判断
和战略部署上来。必须摒弃单纯追求速度规模的旧思维,牢牢把
握“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
核心内涵,将城市工作置于服务国家战略全局、助力**省市发展
大局、推动**跨越赶超的高度去谋划推进。
(二)把握新时代城市工作核心思想的精髓实质。会议强调,
要坚持党对城市工作的全面领导,这是确保城市发展正确方向的
政治保障;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这是城市发
展的根本价值取向;坚持把城市作为有机生命体系统谋划,这是
提升城市治理科学化水平的方法论精髓。三者有机统一、不可偏
废。特别是“人民城市”理念,要求我们必须把满足人民群众对
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一切城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
会议提出“六个坚持”“六个着力”的工作要求,即坚持稳中求
进、坚持因地制宜、坚持内涵式发展、坚持城市更新、坚持绿色
低碳、坚持共建共享;着力优化城市体系、着力建设创新城市、
着力建设宜居城市、着力建设美丽城市、着力建设韧性城市、着
力建设文明城市、着力建设智慧城市。这为我们提供了具体路径
和行动指南。我们必须将总书记关于城市“生命体”“有机体”
的重要论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强化系统
思维、底线思维,统筹规划、建设、管理的全链条和各环节。
(三)聚焦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要求。会议明确将“推
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作为主题,将“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作为
主线,将“推进城市更新”作为重要抓手。这深刻指明了新阶段
城市发展的根本路径。内涵式发展要求我们摒弃“摊大饼”模式,
更注重存量挖潜、品质提升和动能转换,追求结构更优、功能更
强、效率更高、环境更好、人民更满意的发展成果。城市更新是
实现内涵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其核心在于解决城市发展中的不
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空间重构、功能完善、活力再造和环境改
善。我们要深刻理解总书记强调的“城市发展要更注重提升发展
质量和效益”的重要论述,牢牢聚焦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品质
提升、绿色转型、文脉赓续、治理增效的核心任务,尤其是要
“牢牢守住城市安全底线”。对照我县实际,这意味着在城市规
划建设中,必须更加突出节约集约用地,更加注重历史风貌保护
和功能修补,更加关注基础设施安全特别是生命线工程的强健,
更加用力于公共服务均衡化优质化供给。
二、精准把握城市工作重点任务的内在要求
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关键在于将顶层设计与地方实践紧
密结合,精准对标会议部署的七项重点任务,结合实际找准切入
点和着力点,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我县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系统规划筑基,构建协同高效的县域城镇新格局。会
议指出,“要着力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特别强调“分类推进以
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这为我县指明了核心定位与努
力方向。具体推进中,一是城乡融合促协调。完善县域发展新
体系。必须深刻把握“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战略要求,强化县
城对县域的辐射带动作用。要优化空间布局,科学划定“三区三
线”,推动形成核心城区、重点镇、特色小镇、美丽乡村梯次衔
接、功能互补的城乡格局。强化基础设施一体规划、建设、管护,
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二是县城载体强能级。提升综合承载和服务
能力。聚焦县城补短板强弱项,在服务功能完善、市政设施提档、
人居环境改善上狠下功夫。着重提升产业承载能力,打造特色化、
集群化产业平台;提升人口承载能力,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和公共
服务网络,吸引人口集聚安居乐业;提升经济承载能力,打造高
效便捷的营商环境。三是产城人文深互动。注入县域发展新动能。
推动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深度融合,以特色产业集聚人口、带动
就业、繁荣城镇。同时,将本地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融入城市规
划和建设,塑造具有鲜明辨识度的城市风貌,增强文化吸引力和
归属感。
(二)宜居韧性提质,建设人民满意的幸福安全家园。会议
强调要“着力建设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和“着力建设安全可靠
的韧性城市”。这是我们一切城市建设工作的核心目标。一是民
生为本强服务。筑牢幸福生活保障网。坚决贯彻“牢牢兜住民生
底线”的要求。重点推进高质量保障性住房供给和新一轮“平急
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系统推进老旧小区、城中村、危旧房
改造。大力发展社区生活性服务业,健全普惠便捷的“一老一小”
服务体系,推动教育医疗资源优质扩容下沉,让发展成果更多更
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二是生命工程固根基。铸牢城市安全防护盾。
牢记总书记“城市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的谆谆告诫。加快
实施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全面推进老旧供水、排水、燃气、热
力、电力、通信等管网管线改造升级和智能化监测。严格工程建
设标准,狠抓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加强排水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