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基,保护好生态环境是政府
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
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力推进生态环
境保护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
下:
一、工作成效显著,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一)大气环境质量稳步提升。通过实施一系列大气污染防
治攻坚行动,我市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加强工业污染源
治理,对全市重点排污企业进行全面排查和整治,督促企业安装
并正常运行污染治理设施,确保达标排放。加大对“散乱污”企
业的清理力度,坚决取缔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企业,有
效减少了工业废气排放。同时,强化机动车尾气排放管控,严格
落实机动车尾气检测制度,加大对高排放车辆的限行和淘汰力度,
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减少机动车尾气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加强
扬尘污染防控,严格落实建筑施工工地“六个百分百”要求,加
大对道路清扫保洁和渣土运输车辆的管理力度,有效降低了扬尘
污染。经过努力,我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逐年提高,主要污
染物浓度持续下降,蓝天白云成为常态。
(二)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坚持系统治水、源头治水,全
面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划定并
严格保护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加强对保护区内的环境监管,取缔
了一批违规建设项目和排污口,确保了饮用水安全。加大河流湖
泊治理力度,实施了一系列河道清淤、生态补水、水生态修复等
工程,改善了河流湖泊的水质和水生态环境。加强工业废水和生
活污水治理,推进污水处理厂建设和提标改造,提高污水处理能
力和标准,确保污水达标排放。同时,加强对企业废水排放的监
管,严厉打击偷排偷放等环境违法行为。经过综合治理,我市地
表水水质优良比例显著提高,黑臭水体基本消除,水生态系统功
能逐步恢复。
(三)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积极开展土壤污染防治行动,
加强土壤环境监测和调查评估,掌握全市土壤环境质量状况。严
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对拟开发利用的地块进行土壤环境质量调
查和风险评估,确保土地开发利用符合土壤环境质量要求。加强
土壤污染源头管控,加大对重金属、危险废物等污染源的监管力
度,严厉打击非法排放、倾倒、处置有毒有害物质等环境违法行
为,防止土壤污染扩散。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探
索适合我市的土壤污染治理技术和模式。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
我市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未发生重大土壤污染事件。
(四)生态环境状况不断优化。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推进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实施大规模国土绿化行
动,加强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提高森林覆
盖率和草原植被盖度。加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生态敏感
区域的保护和管理,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推进生
态文明示范创建,积极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和“绿
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工作,通过创建活动带
动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整体提升。目前,我市
生态环境状况指数持续向好,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系
统服务功能不断增强。
二、多措并举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扎实开展
(一)强化组织领导,构建协同推进工作格局。成立了由市
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统筹协调全市生态
环境保护工作。定期召开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会议,研究解决生
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
制,将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任务分解到各部门、各地区,明确责任
分工,加强考核评价,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
公众监督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格局。同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队
伍建设,充实基层环保力量,提高环保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执法能
力,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完善政策法规,提供坚实制度保障。结合我市实际,
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和政策文件,如《市
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市水污染防治条例》等,为生态环境保护
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经济政策,加大
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对生态保
护地区给予适当补偿。推行绿色金融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
环保产业和绿色项目的信贷支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生态环境保
护和治理。加强生态环境标准体系建设,制定严格的地方污染物
排放标准,以高标准引领生态环境质量提升。
(三)严格监管执法,保持环境执法高压态势。加强生态环
境监管执法队伍建设,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