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书记在区纪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纪检监察工
作成效和经验》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
同志们:
按照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安排,近期我系统研读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纪检
监察工作成效和经验》专题汇编材料,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
治党的重要论述,深刻感悟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的历史性成就和制度性成果。下
面,我结合工作实际,从三个方面汇报学习体会。
一、学深悟透,深刻把握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的历史性成就
(一)政治监督的精准性实现新突破。党的十八大以来,纪检监察机关始终
把“两个维护”作为政治监督根本任务,探索形成“清单化明责、常态化督责、精准
化问责”的监督闭环。从脱贫攻坚到疫情防控,从“六稳六保”到共同富裕示范区建
设,纪检监察机关紧扣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跟进监督,创新开展“嵌入式”“驻点式”“巡
回式”监督,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以我区为例,近年来围绕长三角一体化
发展、数字化改革等重大战略,建立“一项目一专班”监督机制,发现并整改政策落
地“中梗阻”问题127个,问责履职不力干部23人,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二)正风肃纪的系统性取得新成效。从中央八项规定破题,到纠治“四风”树新
风,纪检监察机关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局”。数据显示,党的十九大以来,全国共查
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62.6万件,党纪政务处分55.8万人。我区在实践中构
建“大数据筛查+群众监督+专项治理”立体化监督模式,开发“四风”问题预警平台,整
合税务、公车管理等数据资源,精准发现隐形变异“四风”问题。针对基层反映强烈
的“文山会海”问题,推动建立发文开会负面清单,全区性会议同比减少37%,让干部
有更多时间抓落实。
(三)反腐惩恶的震慑力形成新常态。“打虎”“拍蝇”“猎狐”多管齐下,反腐败斗
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立案审查调查中管干部624人,处
分厅局级干部2.6万人、县处级干部23.9万人。我区坚持“全周期管理”理念,构建“受
贿行贿一起查”的联合惩戒机制,建立行贿人“黑名单”制度,对5家涉案企业实施市
场准入限制。在基层治理领域,开展村级集体“三资”管理专项整治,追回资金1.2亿
元,推动建立“三资”智慧监管平台,相关做法获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推介。
二、以案为鉴,清醒认识当前纪检监察工作的短板不足
(一)“四风”问题隐形变异亟待破解虽然“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腐败”得到有
效遏制,但新变种不断出现。有的以“专家评审费”名义违规发放津补贴,有的借“招
商引资”之名组织变相公款旅游。我区在监督检查中发现,某单位将超标准接待费用
转嫁至下属企业报销,某街道通过虚列会议支出套取资金购买高档烟酒。这些现象
表明,作风建设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坚决防止老问题复燃、新问题萌发、小
问题坐大。
(二)监督执纪“最后一公里”仍需打通基层监督存在“熟人社会”掣肘,个别纪检
监察干部存在“老好人”思想。我区在村社巡察中发现,某村书记利用职务便利,在
工程招投标中暗箱操作,连续5年未被发现。这暴露出基层监督存在“上级监督远、
同级监督软、群众监督弱”的问题。必须创新监督方式,推广运用“小微权力”监督平
台,让群众动动手指就能参与监督,真正实现“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
(三)干部队伍能力素质面临新挑战随着监督对象数字化转型,纪检监察干部
本领恐慌问题日益凸显。我区在查办某平台经济领域腐败案件时,因缺乏大数据取
证能力,导致关键证据固定滞后。这警示我们,必须加强纪检监察干部数字化监督
能力培训,建立“实战实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