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全县2025年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全县2025年推动高质 量转型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县高质量转型发展大会,主要任务是深入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 市委关于高质量发展的系列决策部署,总结上半年工作成 效,分析当前发展形势,动员全县上下以“闯”的精 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奋力推动转型发展迈上新 台阶。刚才,县发改局、科工局、农业农村局分别作了发 言,讲得很实在、很有针对性;几个乡镇作了表态,态度坚 决、措施具体,希望大家相互学习、对标赶超。下面,结合近 期调研和对全县发展的思考,我讲三点意见。 一、全县干部要在承压奋进中交出合格答卷,必须坚定转型 发展的信心决心 今年以来,面对宏观经济复苏波动、要素制约趋紧、区域竞 争加剧等多重挑战,全县上下深入贯彻“疫情要防住、经济要 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紧扣“XX生态文旅融合发展示 范区”定位,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 工作,交出了一份“难中求进、干中有为”的半年答卷。 这份答卷里,有“稳”的基础在加固。 上半年,全县地区 生产总值完成XX亿元,同比增长X%,高于全市平均水平X个百分 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X%,较一季度回升X个百分点;固定资 产投资增长X%,其中产业投资占比达X%,同比提高X个百分点。 特别是夏粮再获丰收,总产量达XX万吨,实现“十九连 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X%,高于全省X个百分点,消费 市场持续回暖。这些数据背后,是广大干部群众“白加 黑”“5+2”的坚守——比如,在XX新能源项目落地过程中,园 区管委会组建“一对一”服务专班,仅用45天就完成土地审 批、环评等全流程手续,比常规时限缩短60%;在XX水库除险加 固工程中,施工队冒高温抢进度,提前1个月完成主体工程,为 下游3个乡镇1.2万亩农田筑牢了“安全屏障”。 这份答卷里,有“进”的动能在积蓄。 我们坚持以“链长 制”为抓手,推动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新兴产业“小苗 成大树”。煤炭产业方面,XX煤矿智能化改造一期项目投 产,单班作业人数从32人减少至12人,生产效率提升40%,安全 事故率下降75%;XX焦化企业配套建设的干熄焦余热发电项目投 用,年可节约标煤XX吨,减少碳排放XX吨。新兴产业方 面,XX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签约入驻企业8家,其中XX风电主 机厂首台机组下线,填补了我县高端装备制造空白;数字经济 产业园新增入驻企业15家,跨境电商交易额同比增长210%,成 为新的增长极。特别令人欣喜的是,我们的“XX高山云雾 茶”成功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通过电商直播单场销售额突 破500万元,带动2000余户茶农增收,真正把“绿水青山”变成 了“金山银山”。 这份答卷里,有“暖”的底色在彰显。 我们始终把民生福 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的78%,10件民生实事完成年度任务的82%。教育方面,XX中学 新校区9月将投入使用,新增学位1500个;医疗方面,县人民医 院与省人民医院建立“远程会诊”平台,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 看“专家号”;养老方面,建成社区养老服务中心12个,农村 互助幸福院覆盖80%的行政村,惠及老年人1.2万名。更让我感 动的是,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XX镇党员干部自 发组建“助农先锋队”,利用周末帮助留守老人抢收玉 米,用“脚底板”的温度换来了群众的“满意度”。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县 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要向大家道一声:辛苦 了! 但也要清醒看到,我们的转型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 战:经济总量偏小,规上工业企业数量仅占全市的X%,龙头企 业带动力不足;产业结构不优,传统产业占比仍超60%,高新技 术产业产值占比仅为X%,低于全省平均水平X个百分点;创新能 力较弱,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仅X%,低于全国X个百分点;民生 领域还有不少短板,比如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不足、城区义务教 育阶段“大班额”问题尚未彻底解决,等等。对此,我们必须 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全县干部要在把握大势中明确主攻方向,必须把准转型 发展的关键重点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深入发展,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的基本面没有改 变,特别是党中央出台一系列支持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 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为我们转型发展提供了重大 机遇。省委、市委明确提出“XX县要在县域经济转型中打头 阵、当先锋”,这是信任更是责任。全县上下要深刻认识 到:转型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不是“要不要 转”,而是“怎么转得快、转得好”。 第一,聚焦产业提质,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上求突破。 产 业是发展的根基,转型首先是产业转型。要坚持“传统产业升 级”与“新兴产业培育”双轮驱动,着力打造“2+1”现代产业 体系(即:能源化工、特色农业2个主导产业,数字经济1个新 兴产业)。 一要做强传统产业“压舱石”。能源化工是我县的“当家产 业”,但不能停留在“挖煤卖煤、炼焦卖焦”的初级阶段。要 以“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为方向,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延 伸。煤炭产业要全面推进智能化改造,年内完成XX、XX等5处矿 井智能化升级,力争到2026年全县煤矿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占比 达60%以上;焦化产业要严控新增产能,重点发展煤焦油深加 工、粗苯精制等项目,推动从“燃料型”向“材料型”转变。 特别是要盯住XX集团在我县布局的煤制烯烃项目,成立工作专 班,全力做好要素保障,力争年内开工建设,投产后年产值可 达200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XX工业”。 二要培育新兴产业“新引擎”。数字经济是我县转型发展 的“后发优势”。要以XX数字经济产业园为核心,重点培育跨 境电商、大数据应用、智能制造等新业态。要加快5G基站建 设,年内实现城区全覆盖、重点乡镇50%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