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常务副县长在2025年全县重点项目谋划储备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常务副县长在2025年全县重点项 目谋划储备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利用半天时间召开全县重点项目谋划储备工作推 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 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市 委五届五次全会部署要求,聚焦“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关键 节点,围绕“强基础、补短板、增动能”目标,系统梳理当前 项目谋划储备现状,找准问题症结,动员全县上下以更高站 位、更实举措、更严作风抓项目、谋发展,为2025年下半年乃 至“十四五”末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牢坚实基础。 刚 才,县发改局通报了1—7月重点项目谋划储备总体情况,县住 建局、农业农村局、文旅局分别作了发言,讲得很实在、很具 体,既有经验总结,也有问题反思,还有下一步打算,我都赞 同。下面,结合近期调研和思考,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强信心,更要直面问题找差距,在“对标对 表”中认清项目谋划储备的紧迫性 今年以来,全县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项 目为王”理念,紧扣“产业升级、城市提质、乡村振兴、民生 改善”四大主线,扎实推进项目谋划储备工作。从数据看,截 至7月底,全县共谋划储备重点项目XX个,总投资XX亿元,较去 年同期增长XX%;其中,产业类项目占比XX%,基础设施类占 比XX%,民生类占比XX%,结构逐步优化;特别是XX新能源装备 制造产业园、XX现代农业产业园、XX文旅综合体等12个项目纳 入省、市重大项目库,实现了“量”的增长和“质”的提升。 从实践看,大家的辛苦付出有目共睹:有的同志“5+2”“白加 黑”跑省进市对接政策,有的乡镇干部蹲在田间地头调研产业 需求,有的部门主动联合高校院所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比 如,XX镇围绕“一村一品”特色农业,谋划的XX设施蔬菜基地 项目,不仅填补了全县冬季鲜菜供应缺口,还带动周边3个村集 体年增收超50万元;再比如,县交通局牵头谋划的XX至XX旅游 公路项目,将沿线5个景区串珠成链,预计建成后年游客量可增 长30%。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县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值得充 分肯定。 但必须清醒看到,我们的项目谋划储备工作还存在不少短板 弱项,与上级要求、发展需要、群众期盼还有差距。一是谋划 的“前瞻性”不足。 部分单位对政策研究不深,对产业趋势把 握不准,项目停留在“老套路”“旧模式”上。比如,有的乡 镇谋划农业项目,还停留在“种玉米、养牛羊”的传统思 路,对智慧农业、预制菜加工等新业态关注不够;有的部门申 报基建项目,只算“当前账”,不谋“长远势”,管网、绿化 等配套设施设计标准偏低,建成后不久就面临升级改造,造成 资源浪费。二是储备的“含金量”不高。 从项目库看,真正能 支撑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大块头”“高附加值”项目偏 少,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占比仅XX%(低于全市平均水 平XX个百分点);有的项目前期论证不充分,“可行性研 究”变成“可批性研究”,土地、环评、资金等要素保障没提 前落实用地指标、环评手续不全等问题,导致项目“一报就卡 壳、一批就搁浅”。三是推进的“协同性”不强。 部分单位存 在“重谋划、轻落地”倾向,项目储备与前期推进“两张 皮”;有的部门之间信息不通、配合不畅,比如在园区项目落 地中,自然资源部门核土地指标、生态环境部门审环评报告、 住建部门办施工许可,本应环环相扣,但个别环节出现“踢皮 球”,导致项目落地周期延长2—3个月;还有的乡镇对上级政 策“一知半解”,争取项目时“眉毛胡子一把抓”,资源分 散,难以形成合力。 同志们,项目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更是民生改善 的“支撑点”。当前,我县正处于“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 关键期、产业转型的攻坚期、城市能级提升的突破期,无论是 完成全年GDP增长XX%的目标,还是实现“建设XX区域中心城 市”的定位,都需要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来拉动。特别是下半 年,中央将出台新一轮稳增长政策,省、市也将集中谋划一批 跨区域、跨领域重大项目,如果我们不抢抓机遇、主动作 为,就会错失发展窗口期。各级各部门必须以“坐不住、等不 起、慢不得”的紧迫感,把项目谋划储备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 之重,以高质量项目储备支撑高质量发展。 二、聚焦重点强谋划,更要精准发力提质效,在“谋深谋 实”中把握项目谋划储备的关键点 项目谋划储备不是“闭门造车”,而是要“跳出XX看XX、跳 出部门看全局”,紧扣上级政策导向、市场需求趋势、本地发 展实际,重点在“三个围绕”上下功夫,切实提高项目谋划的 针对性、科学性和可行性。 第一,围绕“政策风口”谋项目,把准“国之大者”的方 向。 政策是项目的“指南针”,抓住了政策机遇,就抓住了项 目落地的“金钥匙”。各级各部门要深入学习研究中央预算内 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资金支持方 向,以及省委“XX”战略、市委“XX”工程等部署要求,精准 对接“两重”(重大工程、重点项目)、“两新”(新型基础 设施、新型城镇化)等领域,谋深谋实一批符合政策导向的项 目。一要盯紧“新质生产力”培育。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 出“发展新质生产力”,这是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抓手。我们 要结合本县产业基础,重点谋划新能源、新材料、数字经济等 领域的延链补链项目。比如,在新能源方面,可依托我县丰富 的风电、光伏资源,谋划“风光储一体化”示范项目;在数字 经济方面,可围绕“智慧农业”“工业互联网”,谋划县域数 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