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市领导干部警示教育会
暨党章党规党纪教育培训班上的讲话
同志们: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
的战略高度,围绕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解决大党独有难
题、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了
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党的纪律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
问题,为我们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指
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加强
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也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
走向新的胜利的宝贵经验。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
须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刻领会加强纪律建设的极端重要
性,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今
天,我们召开这次全市领导干部警示教育会暨党章党规党纪教
育培训班,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加
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上级市关于警示教育和
党纪学习教育的部署要求,以案为鉴、以案明纪,教育引导全
市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纪律意识、筑牢思想防线,为奋力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提供坚强有力的纪律保障。下面,我
讲几点意见。
一、深化思想认识,筑牢政治忠诚,深刻把握新时代加强作
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作风问题无小事,其本质是党性问题,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
的关系问题。作风正则人心齐,人心齐则事业兴。我们必须清
醒地认识到,加强作风建设,不仅是党的要求、人民的期
盼,更是我们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
(一)深刻认识作风建设是淬炼党性、永葆先进的根本要
求。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作风问题的本质是党性问
题”。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一个
党员干部的作风好不好,归根结底是其党性强不强的外在表
现。回顾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史,正是因为有一大批具有坚定党
性的优秀党员前赴后继、身体力行,才铸就了我们党理论联系
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等一系列优良作风。当
前,我们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面临
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将长期存在。我们每一位领导干
部,都必须把加强党性修养作为终身课题,持之以恒强化自我
修炼、加强自我约束、持续自我改造。要勤掸“思想尘”,时
常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清除思想上的灰尘和污垢,补足
精神之“钙”,坚定理想信念。要多思“贪欲害”,在任何时
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
白,算好政治账、经济账、名誉账、家庭账,时刻警惕贪婪和
欲望的侵蚀。要常破“心中贼”,深刻认识到最大的敌人是自
己,最大的诱惑在内心,必须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坚决同自身
存在的不良思想和行为作斗争,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
有所止。
(二)深刻认识作风建设是践行宗旨、赢得民心的关键之
举。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作风问
题,说到底就是我们对人民群众的感情问题、态度问题、立场
问题。人民群众看我们党,首先就是看党员干部的作风。一个
干部作风好,群众就信赖、就拥护;反之,作风败坏,就会严
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动摇党的执政根基。刚才,市纪委监
委主要负责同志通报了近年来我市查处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
神的典型案例,其中不少问题就发生在群众身边。这些案件警
示我们,脱离群众的危险比任何时候都更加现实地摆在我们面
前。我们必须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保持党同人民
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加强作风建设的重中之重。要牢固树
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
最重要的政绩,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今年
是我市确定的“基层基础年”,更要推动干部下沉、资源下
沉、服务下沉,坚决纠治在服务群众中存在的生冷硬推、吃拿
卡要等问题,特别是要严厉惩治群众身边的“蝇贪蚁腐”,让
人民群众在反腐“拍蝇”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深刻认识作风建设是护航发展、开创新局的坚强保
障。作风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竞争力。一个地方的作风好
坏,直接决定其发展环境的优劣,影响其发展潜力和后劲。当
前,*市正处在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2025年是“十
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我们谋划“十五五”发展的关键
之年,各项工作任务异常繁重艰巨。越是在这样的时候,越需
要过硬的作风来保驾护航。如果我们的干部队伍作风漂浮、纪
律松弛,存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问题,那么再好的发
展蓝图也只能是空中楼阁。我们必须把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
实施细则精神作为改进作风的切入口和动员令,坚持严的基
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常抓不懈、紧抓不放。要以优良的
作风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以高效的服务赢得企业家的信任和
投资者的青睐,以务实的举措推动重大项目落地见效、重点工
作攻坚克难,以作风建设的实际成效,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
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二、坚持以案为鉴,深刻对照反思,坚决守住清正廉洁的政
治底线
刚才市纪委监委通报的案例,以及近年来我们查处的各类违
纪违法案件,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活教材”。这些案件中
的主角,曾经也是手握权力的领导干部,也曾为党和人民做过
一些工作,但他们因为理想信念动摇、纪律意识淡薄、个人私
欲膨胀,最终滑向了犯罪的深渊,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每一个
案例都是一面镜子,我们必须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
把工作摆进去,深刻检视反思,做到警钟长鸣。
(一)要对照政商关系要求,深刻检视政商交往中的“亲而
不清”问题,当好服务企业的“贴心人”。构
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是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健
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亲”,就是要坦荡真诚同企业接触、交
往,真心实意为企业排忧解难;“清”,就是同企业家的关系
要清白、纯洁,不能有贪心私心,不能搞权钱交易。然而,从
通报的案例来看,有的干部却在“亲”与“清”的界限上栽了
跟头。某镇原副镇长*,在负责项目审批和工程监管过程中,多
次收受项目承包商赠送的礼品礼金,并心安理得地接受其安排
的宴请和旅游活动。某单位原馆长*,利用职务便利,在设备采
购、殡葬服务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将手中的公权异化为个
人的“提款机”。这些行为,看似是“人情往来”,实则是以
权谋私,严重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污染了本地的政治
生态和营商环境。全市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刻汲取教训,在与企
业家打交道时,必须把握好尺度,做到亲而有度、清而有为。
要把功夫下在提高办事效率上,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
政务服务;要把精力用在规范权力运行上,确保权力在阳光下
运行,让所有市场主体都能感受到公平公正。我们要理直气壮
地为企业站台、为项目服务,但绝不能以服务之名,行交易之
实。要真正成为懂企业、爱企业、护企业的“贴心人”,而不
是成为寻租设租、雁过拔毛的“拦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