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支持大学生创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支持大学生创业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
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创业创造的重要论述,总结前期全市支持大学生创业工
作的进展与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进一步完
善政策措施、优化创业环境,推动大学生创业工作在我市落地见效,为高质量发展
注入 “青春动能”。参加今天的会议有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市教育局、市人
社局、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发改委等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各县(市、区)政
府主要领导及分管负责同志,在衡高校分管创业工作的校领导,部分大学生创业企
业代表,共计 350 余人。刚才,市人社局、市教育局、* 区人民政府、* 高校创
业指导中心先后作了汇报发言,既分享了在支持大学生创业工作中的创新做法和成
功经验,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讲得都很贴合实际、富有成效,我都同
意,希望大家结合各自职责,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
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支持大学生创业的重大意义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支持大学
生创业,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成长成才和价值实现,更关系到城市的活力激
发、创新动能的培育和高质量发展的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激发各
类市场主体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
我们做好支持大学生创业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
学生创业工作,将其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出
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2024 年,全市新增大学生创业实体 850
个,带动就业 3200 余人;发放大学生创业补贴 1200 万元,惠及创业大学生 600
人;建成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25 个,入驻创业项目 380 个,孵化成功项目 150
个;在各类创业赛事中,我市大学生创业项目获奖 45 项,其中省级以上奖项 18
项。例如,* 高校的几名大学生团队研发的 “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系统” 项目,在
省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金奖,并成功入驻我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目前已与 3 个
小区签订合作协议,市场前景广阔。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市支持大学生创业工作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
足。一是政策知晓率不高,部分大学生对我市支持创业的政策不了解、不熟悉,导
致政策红利未能充分释放,据调查,仅有 40% 的在校大学生清楚我市的大学生创
业补贴政策;二是创业资金获取难度大,虽然有创业补贴和贷款政策,但审批流程
繁琐、额度偏低,难以满足大学生创业初期的资金需求,2024 年,全市申请大学生
创业贷款的通过率仅为 65%;三是创业孵化平台功能不完善,部分孵化基地服务单
一,仅能提供办公场地,在技术指导、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支持不足;四是部门协同
不够紧密,各部门在政策落实、资源整合等方面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未能形成工
作合力。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我市大学生创业工作的深入推进,必须采取有效
措施加以解决。
(一)支持大学生创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创新,而大学生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活力,是创新的重要
源泉。支持大学生创业,能够催生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产
业结构优化升级,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从我市情况来看,2024 年大学
生创业项目中,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占比达到 60%,其中不少项目具有较高
的科技含量和市场潜力。例如,* 县的一名大学生创办的 “农业物联网技术服务公
司”,为当地 500 多户农户提供智能灌溉、病虫害监测等服务,不仅提高了农业生
产效率,还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同时,大学生创业还能促进人才集聚,吸引
更多的大学生来我市创业就业,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据统计,2024 年
通过创业留在我市的大学生达到 800 人,较上年增长 25%。因此,我们必须从推动
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支持大学生创业的重要性,切实把这项工作抓紧
抓实。
(二)支持大学生创业是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有效途径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持续增大,2025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预计达到 1179
万人,我市高校毕业生也将达到 3.5 万人,就业形势严峻。支持大学生创业不仅
能实现大学生自身就业,还能带动更多人就业,是缓解就业压力、促进大学生高质
量就业的重要举措。2024 年,我市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人数与创业人数的比例达
到 1:4.5,即 1 名大学生创业平均能带动 4.5 人就业,远高于传统就业岗位的带
动效应。例如,我市 * 高校一名大学生创办的 “校园文化传媒公司”,不仅解决
了自身就业问题,还吸纳了 20 名高校毕业生就业,年均收入达到 6 万元以上。
此外,创业还能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抗压能力,提升其就业竞争
力,为其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因此,支持大学生创业对于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
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支持大学生创业是提升城市活力和竞争力的关键举措
一个城市的活力和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创新创业生态。大学生创业
群体的活跃程度,是衡量一个城市创新创业生态好坏的重要标志。支持大学生创
业,能够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吸引更多的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向我市
集聚,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近年来,国内许多城市都在加大对大学生创
业的支持力度,形成了激烈的竞争态势。例如,* 市通过实施 “大学生创业引领
计划”,每年投入 2 亿元支持大学生创业,吸引了大量大学生前往创业,城市活
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与这些先进城市相比,我市在支持大学生创业方面还有不小
的差距。我们要通过优化创业环境、完善支持政策,让更多的大学生选择在我市创
业,不断提升我市的城市活力和竞争力。
二、聚焦关键环节,全面落实支持大学生创业的保障措施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支持大学生创业工作的总体目标是:以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优化创业环
境、完善政策体系、强化服务保障为重点,到 2026 年底,全市新增大学生创业实
体 2000 个以上,带动就业 8000 人以上;大学生创业补贴发放金额达到 3000 万
元,创业贷款发放额度达到 5 亿元;建成省级以上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5 个,市
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30 个;大学生创业项目在省级以上赛事中获奖达到 80 项
以上,形成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大学生创业品牌。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聚焦关键环节,精准施策,全面落实各项保障措施。
(一)完善政策体系,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是制定出台专项政策。市人社局、市教育局要牵头组织相关部门,结合我
市实际,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业的若干措
施》,从资金支持、场地保障、创业培训、人才引进等方面提出具体政策措施。政
策要突出针对性,针对大学生创业过程中遇到的痛点、难点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
解决办法。例如,在资金支持方面,要提高创业补贴标准,简化审批流程;在场地
保障方面,要明确孵化基地建设标准和补贴政策。专项政策要在 2025 年 6 月底前
出台,并向社会公布。
二是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建立多渠道、全方位的政策宣传机制,通过政府网
站、新闻媒体、校园宣讲、创业沙龙等形式,将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措施送到
每一位大学生手中。要编制《大学生创业政策手册》,内容要通俗易懂、简明扼
要,明确政策适用范围、申请条件、办理流程等。2025 年,要组织开展校园宣讲活
动不少于 50 场次,覆盖所有在衡高校;制作政策宣传视频不少于 20 个,在各类
媒体平台播放。同时,要建立政策咨询热线和在线咨询平台,及时解答大学生的政
策疑问,确保政策知晓率达到 90% 以上。
三是强化政策落实督查。建立政策落实督查机制,定期对各县(市、区)和市
直相关部门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督查。督查内容包括政策宣传情况、资金发放情况、
服务提供情况等。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通报并督促整改;对政策落实不
力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约谈问责。2025 年,要开展政策落实专项督查不少于 2
次,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二)加大资金支持,破解大学生创业融资难题
一是扩大创业补贴覆盖面。提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