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项目推进中心副主任 2025 年度上半年工作
总结
2025 年上半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中心领
导班子的团结带领下,我始终以“服务全县发展大局”为核心目
标,紧扣“项目为王、产业为基、实效为要”工作主线,立足项
目推进中心副主任职责,聚焦重点项目攻坚、要素保障协调、营
商环境优化等重点任务,在一线摸实情、破难题、促落实,推动
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现将上半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以学铸魂强根基,在思想淬炼中锚定项目推进“坐标系”
今年上半年,我深刻认识到,面对县域经济发展新形势、新
任务,唯有持续强化理论武装,才能在复杂局面中把准方向、找
准路径。为此,我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将政治理
论学习与项目实践紧密结合。
一方面,紧扣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安排,系统学习党的二十
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
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等重要论述,结合《政府投资条例》《优
化营商环境条例》等政策法规,累计参与专题学习 12 次、撰写
学习笔记 2 万余字、心得体会 5 篇。特别是在学习“因地制宜发
展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时,我结合本县“新能源、新材料、绿
色食品”三大主导产业,深入思考“如何通过项目招引培育新质
生产力”,形成《以项目攻坚推动新质生产力落地生根》调研报
告,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另一方面,注重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项目推进的实际行动。
例如,在推进 XX 新能源电池材料生产项目(总投资 50 亿元,
年度计划投资 15 亿元)时,我牵头组织发改、资规、生态环境
等部门召开专题研讨会,运用“系统观念”分析项目落地的难点
——用地指标紧张、能耗双控约束、配套管网建设滞后。通过反
复研读中央关于“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政策文件,我们创新
提出“跨乡镇指标调剂+园区集中供能+政府代建配套”组合方案,
仅用 1 个月就完成用地预审,较常规流程缩短 2/3 时间。这一实
践让我深刻体会到:理论学习不是“空中楼阁”,而是解决实际
问题的“金钥匙”,只有学深悟透政策精神,才能在项目推进中
“破局解题”。
二、实干担当促发展,在攻坚一线中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
项目推进中心是全县项目建设的“中枢部门”,既要当好“指
挥员”,更要做好“战斗员”。上半年,我全程参与“重大项目突
破年”活动,重点围绕“签约项目抓落地、落地项目抓开工、开
工项目抓竣工”全链条发力,推动项目建设提质增效。
(一)抓重点强攻坚,激活发展“主引擎”。建立“县级领
导包联+专班推进+定期调度”机制,对 15 个省、市重点项目实
行“一项目一档案”,动态跟踪投资进度、形象进度、问题进度。
截至 6 月底,42 个县级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 72.3 亿元,占年
度计划的 68.5%,超时序进度 13.5 个百分点;其中 15 个省、市
重点项目完成投资 48.6 亿元,占年度计划的 72%,超时序进度
17 个百分点。XX 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项目(总投资 30 亿元,
年度计划投资 8 亿元)。该项目是我县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标
志性工程,但因原计划供地的 XX 地块存在历史遗留权属纠纷,
一度面临“落地难”。我带领项目专班连续 10 天蹲点调研,走访
自然资源所、村委会、原土地使用权人等 12 家单位,梳理出 3
类 7 项矛盾点,创新提出“权属置换+补偿协议+分期供地”解决
方案。6 月 18 日,项目正式奠基,比原计划提前 2 个月。开工
仪式上,企业负责人感慨:“没想到你们的效率这么高,从问题
暴露到解决只用了 10 天,这让我们对在 XX 投资更有信心了!”
(二)破瓶颈强保障,打通要素“肠梗阻”。针对项目推进
中普遍存在的“用地难、融资难、用工难”问题,我们坚持“问
题导向”,主动对接职能部门,推动要素向重点项目倾斜。用地
保障:联合资规局开展“项目用地需求大起底”,建立“用地指
标池”,优先保障省市重点项目。上半年共争取新增建设用地指
标 1200 亩,其中 60%用于工业项目;推动“标准地”改革向园
区延伸,XX 经济开发区完成 3 宗共 280 亩“标准地”出让,项
目拿地即开工率达 100%。融资支持:联合金融服务中心举办“重
点项目银企对接会”,促成 12 家银行与 23 个项目签订意向授信
协议,总金额达 45 亿元。其中,XX 绿色食品加工项目通过“应
收账款质押+政府风险补偿”模式,获得 2000 万元低息贷款,解
了设备采购的燃眉之急。用工保障:针对企业反映的“技术工人
短缺”问题,联合人社局开展“春风行动·技能进企”专项活动,
组织职业院校与 XX 新能源、XX 纺织等企业签订“订单式”培
养协议,上半年为企业输送技术工人 800 余人,其中高级工占比
达 30%。
(三)优服务强效能,打造营商“软环境”。坚持“企业的
事就是自己的事”,推行“一线工作法”,变“坐等审批”为“上
门服务”。上半年累计走访企业 68 家次,收集并解决问题 42 个,
企业满意度达 98.6%。3 月的一天,我在走访 XX 生物医药企业
时,听到财务总监王女士抱怨:“我们的研发设备进口报关流程
太长,已经耽误了 2 个月的实验进度。”当天下午,我便联系海
关部门了解情况,发现是企业未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