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全县教育系统党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全县教育系统党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召开教育系统党建工作会议,这既是一 次总结过往、凝聚共识的"复盘会",更是一场锚定目标、加压 奋进的"动员会"。刚才,听了基教股、人事股和三位学校党组 织负责人的发言,我深切感受到基层党建工作的温度与力 度——有乡村教师蹲在田埂上给孩子补课的坚守,有党员骨干 教师熬夜打磨精品课的执着,有学校党支部把党课开在红色教 育基地的鲜活。这些细节让我更加坚信:教育系统的党建工 作,从来不是挂在墙上的标语,而是融入血脉的担当;不是束 之高阁的理论,而是扎根泥土的实践。 借此机会,我讲三点意见,既是工作部署,更是肺腑之言。 一、回望来路,以党建之魂铸教育之基,要读懂"三个为什 么" 过去一年,是教育系统党建工作"提质增效"的一年。我们欣 喜地看到,全县42个学校党组织中,38个达到"五星党支部"标 准,党员教师牵头完成省级课题12项,17名党员骨干教师主动 申请到乡村学校支教,学生家长对"党员示范岗"教师的满意度 达98.6%。这些数据的背后,是无数教育人的默默付出,更需要 我们从本质上把握党建与教育的关系。 第一,为什么要坚持党建引领?因为这是教育事业的政治属 性决定的。 教育是"国之大者",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 人的根本事业。去年秋季学期,我们在中学调研时发现,该校 党支部创新开展"晨读+党史微课堂"活动,每天早自习前15分钟 由党员教师领学党史,三个月后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的认知测 试优秀率提升了27%。这不是偶然——当党组织成为学校发展 的"主心骨",当党员教师成为课堂上的"红色播种者",教育的 方向就不会偏、根基就不会虚。就像XX镇中心小学的老党员李 老师常说的,"教孩子知识是本分,教孩子做人更是责任,而党 建就是帮我们把准这个责任的标尺。" 第二,为什么要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因为这是破解教 育难题的现实需要。 过去我们有过教训,有的学校把党建和教 学割裂开来,"两张皮"现象导致党建活动流于形式,教学质量 也上不去;有的党员教师把自己等同于普通教师,在急难险重 任务前"往后缩"。但去年以来,这种状况正在改变。比如XX实 验小学的"红烛工作室",由12名党员骨干教师牵头,针对留守 儿童心理问题开发了"心灵信箱+定期家访"工作机制,一年来累 计疏导学生心理问题200余例,相关经验被《XX教育》杂志专题 报道。这说明,当党建的"根"扎进业务的"土",就能长出解决 问题的"枝",结出育人成效的"果"。 第三,为什么要突出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因为这是回 应群众期待的直接体现。 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最看重的是什 么?是教学质量,是校园安全,是教师的责任心。而党员教师 恰恰是这些方面的"标杆"。去年冬天,XX乡遭遇暴雪,XX村小 通往县城的道路中断,党员教师王老师连续一周住在学校,每 天背着生病的小宇走5公里山路去乡卫生院打针,自己却冻出了 老寒腿。这件事被家长发在朋友圈后,阅读量超过10万,评论 区满是"这样的老师,把孩子交给她放心"的留言。这让我深刻 认识到,党员教师的"先锋性",不在口号里,在雪地里;不在文 件里,在家长的口碑里。 二、聚焦当下,以融合之力破发展之题,要抓牢"三个关键 点" 2025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也是我县推 进教育强县建设的攻坚之年。面对"双减"政策深化、教育数字 化转型、教师队伍结构优化等新挑战,党建工作必须找准切入 点、发力点,真正成为教育事业发展的"红色引擎"。 关键点一,在"铸魂"上再深化,让理论武装从"入脑"向"走 心"升级。理论学习不是"完成任务",而是"滋养初心"。去年我 们开展"校长讲党课"活动,有的校长照本宣科念文件,教师反 映"听着像催眠曲";但XX中学张校长结合学校发展史,用"从漏 雨的土坯房到标准化教学楼,每块砖都刻着党的领导"的鲜活案 例讲党课,教师们听得眼眶发热。这说明,理论学习要"接地 气"。今年,我们要重点抓好"三个结合",结合重要时间节 点,比如"七一""十一",组织党员教师重走红色足迹、参观教 育基地;结合教育工作实际,比如开学季讲"为党育人初 心",毕业季讲"立德树人使命";结合教师个人成长,通过"我 的教育初心"分享会、"党员成长档案"等形式,让理论学习真正 转化为职业信仰。 关键点二,在"融合"上再突破,让党建品牌从"有形"向"有 效"提升。党建品牌的价值,在于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