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全区2025年暑期校外培训治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全区 2025 年暑期校外培训治理工作会议上 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区暑期校外培训治理工作专题会议, 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及*市关于“双减”工作的最新决 策部署,分析研判当前我区校外培训治理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 全面部署 2025 年暑期专项治理行动。刚才,相关部门通报了*市 的会议精神,并就我区后续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的联评联审工作进 行了交流,我都同意。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暑期校外培训治理的极端重要 性 “双减”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经过近几年的不懈 努力,我区校外培训市场秩序得到显著改善,学科类培训大幅压 减,非学科类培训逐步规范,人民群众的教育焦虑有所缓解。但 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治理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 巨性。暑期长假,历来是校外培训需求的集中爆发期,也是各类 风险隐患的易发高发期。一些机构和个人受利益驱使,违规办学 的冲动依然强烈,隐形变异的培训行为花样翻新,安全生产和预 收费风险不容忽视。 这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更是一个严肃的民生问题和政治问 题。抓好暑期治理工作,是巩固“双减”成果、防止问题反弹的 必然要求,是维护学生身心健康、保障家庭合法权益的迫切需要, 也是确保社会大局安全稳定的重要举措。全区各相关部门、各街 镇必须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这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 现实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时时放心不下”的 责任心,把暑期治理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二、聚焦核心任务,以雷霆之势打好暑期治理攻坚战 暑期治理工作头绪多、任务重,必须突出重点、精准发力。 根据市里的统一部署和我区的实际情况,今年的暑期“监管护苗” 专项行动,要紧紧围绕三大核心任务,打好三场攻坚战。 (一)坚守安全底线,打好“安全风险”歼灭战。安全是 “1”,其他一切都是后面的“0”。没有安全,一切规范发展的成 果都无从谈起。校外培训机构作为人员密集场所,特别是承载着 我们最宝贵的下一代,其安全问题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我们必须 以“零容忍”的态度,对安全隐患进行一次彻底的、地毯式地排 查整治。一是要严格执行预收费管理规定。必须重申并严格执行 “一次性收费不得超过 3 个月或 60 课时”的硬性规定。所有培 训机构必须将这一规定在收费场所、合同文本、网站首页等显著 位置进行公示,让家长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消费。二是要全面深 化资金银行托管。要将预收费资金银行托管机制,作为机构年检 年审和日常监管的硬性指标。督促所有机构必须与商业银行签订 协议,开设唯一的预收费专用账户,将预收费用与机构自有资金 实行分账管理。核心是要实现资金“一课一划扣”,即由银行根 据课程进度,按课次将费用划转至机构账户,并且划扣时间不得 早于对应培训服务开始前的 5 个工作日。这种模式从根本上保障 了资金安全,也是我们重点推广的方向。三是要健全争议处理机 制。要全面推广使用《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 将退费办法、违约责任、争议处理等关键条款进行明确约定。一 旦出现资金争议,要引导家长依据合同,通过协商、调解等方式 解决。对于协商不成的,要告知家长可以依法向*仲裁委员会等 机构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 益。我们的监管部门也要建立与银行的风险预警联动机制,一旦 发现账户资金异动,必须第一时间介入调查,指导机构妥善处置。 (二)规范办学行为,打好“合规经营”持久战。合规是校 外培训行业健康发展的生命线,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要以 标准化建设为抓手,推动培训机构从“粗放发展”向“规范运营” 转型,让每一项教学活动都经得起检验。一是要严格资质审核与 公示管理。全面核查培训机构办学许可证、营业执照(或民办非 企业单位登记证书)的有效性,对超范围经营、虚假宣传等行为 “零容忍”。所有机构必须在办学场所显著位置悬挂资质证书, 公示教师信息(含教师资格证编号)、课程大纲、收费标准等内 容,严禁聘用无资质人员任教,严禁使用未经审定的教材。对不 符合资质的机构,一律责令停业整改,整改不到位的坚决予以取 缔。二是要强化教学行为全过程监管。聚焦培训内容、时长、进 度等关键环节,严禁开展学科类培训超纲教学、提前教学,严 禁组织任何形式的学科类等级考试、竞赛。非学科类培训机构要 严格按照审批范围开展培训,不得变相开展学科类培训。推行 “一课一备案”制度,培训机构需提前将课程内容、教学计划报 监管部门备案,监管人员可随机进入课堂巡查,确保教学活动合 规有序。三是要规范广告宣传与招生行为。严厉打击虚假宣传、 夸大培训效果等违规行为,严禁在中小学、幼儿园内开展商业广 告活动,严禁利用中小学和幼儿园的教材、教辅材料、练习册、 文具、教具、校服、校车等发布或变相发布广告。培训机构的招 生简章和广告内容必须真实、准确,不得含有误导性信息,发布 前需报监管部门审核备案,从源头上遏制虚假招生乱象。 (三)强化协同共治,打好“综合治理”组合拳。校外培训 监管不是单一部门的“独角戏”,而是需要多方联动、齐抓共管 的系统工程。要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家校参与、社会监 督”的治理格局,形成监管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