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XX系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现场专题推进会上的讲话稿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 XX 系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现场专题推进会 上的讲话稿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 XX 系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现场专题 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 府关于“XX”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 检视前一阶段的工作成效,精准研判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并 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刚才,我们实地察 看了几个重点重建项目的进展情况,听取了相关负责同志的汇报, 总体感觉是,大家的工作是扎实的,成效是显著的,精神面貌是 昂扬的。 这次会议,既是一次现场观摩会,也是一次问题分析会,更 是一次攻坚克难的誓师会。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不足,在回顾总结中坚定必胜信心 自今年 1 月 7 日,我县不幸遭受 6.8 级强烈地震以来,已经 过去了半年多的时间。在这 200 多个日夜里,我们共同经历了一 场严峻的考验。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省、市党委政府的坚强领 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 上”的根本原则,迅速从应急救援抢险阶段,平稳过渡到受灾群 众安置和灾后恢复重建的新阶段。全县上下万众一心,广大干部 群众、援建单位和工程建设者们不畏艰险、日夜奋战,谱写了 一曲感天动地的抗震救灾和家园重建的英雄赞歌。 回顾前一阶段的工作,我们主要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显著 成效: 一是应急救援和群众安置高效有序。面对突如其来的天灾, 我们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各级救援力量火速驰援,解放军、 武警官兵、消防救援队伍、医疗卫生人员冲锋在前,与时间赛跑, 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在极短时间内,我们妥 善转移安置了 4.65 万名受灾群众,设立了多个集中安置点,确 保了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临时住所、有干净水喝、有病 能及时医治。安置点的管理服务不断优化,水质净化设备全面安 装,生活垃圾和医疗废弃物得到日产日清和无害化处理,累计转 运生活垃圾超过 411 吨,有效防止了“大灾之后有大疫”。 二是恢复重建规划科学务实。我们深刻认识到,重建不仅仅 是简单的恢复,更是发展的机遇。我们坚持“科学规划、有序推 进、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迅速启动了灾后恢复重建的 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编制工作。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广泛听取 群众意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将灾后重建与新型城镇化建设、 新农村建设、边境地区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力求通过重建,全面提升我县的基础设施水平、公共服务能力和 城乡发展格局。 三是项目建设进度稳步推进。我们把民房重建作为重中之重、 急中之急来抓。截至 7 月 26 日,全县统规统建民房主体结构已 完成 2878 户,部分援建项目如 XX 援建的 1.7 万平方米项目, 已有 50 户民居率先封顶,预计 8 月中旬即可实现竣工交付。在 XX 乡 XX 村,首批 83 栋民房单体在开工后短短 40 天内全部实 现主体结构封顶,创造了高原建设的奇迹。统规分建模式同样进 展顺利,截至 5 月中旬,基槽开挖率已超过 81%。同时,交通、 水利、电力、通信等生命线工程已基本恢复功能,珠峰沿线的旅 游服务设施也逐步恢复运营,珠峰大本营帐篷营地试运营以来已 接待游客近千人,为群众增收和地方经济复苏注入了活力。 四是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在抗灾救灾和恢复重建的特殊 时期,我们始终绷紧维护稳定这根弦。各级党组织发挥了战斗堡 垒作用,广大党员干部冲在一线,深入群众,耐心细致地做好思 想政治工作,及时化解矛盾纠纷。社会各界踊跃捐款捐物,汇聚 起强大的社会暖流。我们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救 灾款物和重建政策阳光透明,杜绝了优亲厚友和违规操作现象, 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县的灾 后恢复重建工作正处在“啃硬骨头”的关键阶段,任务依然艰巨 繁重,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短板。主要表现在:一是个 别项目进度不均衡,部分工程的推进速度没有达到预期;二是工 程质量监管需要持续加压,个别工地的建材管理、施工规范还存 在薄弱环节;三是资金保障压力依然较大,后续资金的筹措和高 效使用需要我们付出更大努力;四是部分干部存在松劲心态和畏 难情绪,攻坚克难的锐气有所减弱。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 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统一思想,提高站位,在深刻领悟中把握重建核心要义 灾后恢复重建,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是一项重大的民生 工程,更是一项深刻的发展课题。我们必须从政治、民生和发展 三个维度,深刻领悟和把握其核心要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 到中央和省、市的决策部署上来。 第一,这是一场必须打赢的政治大考。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直接关系到灾区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民族地区的繁荣稳 定,充分体现着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彰显着 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能不能在承诺的时间内, 高质量地完成重建任务,让受灾群众住上安全房、放心房、满意 房,是对我们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执政能力、工作作风和 责任担当的直接检验。我们必须把这项工作摆在压倒一切的位置, 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 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全力以赴,坚决完成任务。 第二,这是一项必须办好的民生实事。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重建的核心是“人”,是让每一个受灾群众都能重建家园、重拾 信心、重获幸福。我们的所有工作,都必须围绕“人”来展开, 紧扣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住房安全是头等 大事,我们必须确保在今年年底前,所有受灾群众都能搬入新居, 温暖过冬。同时,还要同步抓好就业、就学、就医等配套服务, 让群众不仅“住得进”,还要“稳得住、能致富”。要通过重建, 全面补齐民生短板,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让灾区群众的获得感、 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第三,这是一次必须抓住的发展机遇。我们不能就重建抓重 建,而要把灾后重建作为推动我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宝贵契 机。要坚持“着眼长远”的科学理念,把重建工程与我县的国土 空间总体规划(2019-2035 年)、“十四五”发展规划、乡村振 兴战略和生态文明高地建设等重大战略部署深度融合。要通过高 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优化城乡布局,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