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社区书记在基层党建品牌创建工作交流会上的发言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社区书记在基层党建品牌 创建工作交流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仁们: 大家好,非常荣幸能有这个机会,在这里和大家交流我们社 区在基层党建品牌创建工作中的一些探索和实践。基层党建品 牌创建,是加强党的建设、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重要抓手。这 些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为指导,紧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这条主线,用心用情用力 打造具有我们社区特色的党建品牌,努力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高 高飘扬,让群众感受到党的温暖就在身边。下面,我就具体做 法向大家作一汇报。 一、织密红色网络,筑牢党建“桥头堡”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我们深刻认识 到,要做好基层党建品牌创建工作,首先必须把党组织的根基 打牢,织密红色网络,让党建“桥头堡”更加坚固。基于 此,我们从支部建设、党员作用发挥、制度完善和区域联动等 方面入手,不断强化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支部建在网格上,服务沉到家门口 社区是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而网格则是打通这“一 公里”的关键节点。将支部建在网格上,能让党建工作更贴近 群众、更精准高效。一是科学划分网格,确保覆盖无死角。我 们根据社区实际情况,按照地理位置、人口分布、楼院布局等 因素,将社区划分为12个网格,每个网格平均涵盖居民320户左 右,最大程度保证了管理的精细化。同时,为每个网格配备 了1名网格长和2-3名网格员,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 格管理体系。二是合理设置支部,强化组织引领力。每个网格 都成立了党支部,由政治素质高、群众威信好、工作能力强的 党员担任支部书记,选拔有热情、有精力、有责任心的骨干党 员担任支部委员。目前,12个网格党支部共有党员450名,平均 每个支部37名党员,为网格党建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 保障。三是明确支部职责,提升服务实效性。网格党支部承担 着政策宣传、民情收集、矛盾调解、便民服务等多项职责。今 年以来,各网格党支部累计开展政策宣讲活动86场次,收集群 众意见建议320余条,成功调解邻里纠纷、物业矛盾等150余 起,为群众代办各类事项280余件,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网 格,大事不出社区”。 (二)党员亮明身份来,责任扛在肩膀上 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只有让党员主动亮明身份、扛起责 任,才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党建品牌创建注入活力。 一是推行党员挂牌制度,增强身份认同感。我们为社区每名党 员制作了“党员家庭”挂牌,悬挂在党员家门口;在党员参加 社区活动时,佩戴“党员志愿者”徽章。通过这种方式,让党 员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目前,社区党员 挂牌率达到了100%,党员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二 是建立党员责任区,压实工作担子。按照“就近、就便、全覆 盖”的原则,将社区划分为48个党员责任区,每个责任区 由3-5名党员负责,主要承担责任区内的政策宣传、环境整治、 困难帮扶等工作。今年上半年,各责任区党员共帮助困难群众 解决实际问题120余件,清理卫生死角60余处。三是开展党员先 锋岗创建,激发干事热情。在社区服务中心、物业服务站等窗 口单位设立“党员先锋岗”,要求党员在工作中亮明身份、作 出承诺、比拼服务。通过定期评选表彰优秀“党员先锋 岗”,营造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截至目前,已评选出优 秀“党员先锋岗”15个,有效提升了窗口单位的服务质量。 (三)制度建设抓得实,工作开展有章法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健全完善的制度是确保党建工作规范 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党建品牌创建的坚实基础。一是建 立健全学习制度,提升党员素质。制定了党员学习计划,每月 组织一次集中学习,每季度开展一次专题研讨,每年组织一次 党员培训。学习内容涵盖党的理论、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方 面。今年以来,已组织集中学习12次,专题研讨4次,党员培 训2次,参训党员达1200余人次,党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综合素 质得到了显著提升。二是完善议事决策制度,凝聚集体智慧。 严格执行“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制度,重 大事项实行集体研究、民主决策。同时,建立了社区党组织、 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四方联动”议事机制,定期召开 联席会议,共同商议社区事务。今年以来,通过“四方联 动”机制解决了社区停车位不足、垃圾分类推进难等18个难点 问题。三是健全考核评价制度,压实工作责任。制定了党员考 核评价办法和网格党支部考核细则,将党员参与社区活动、服 务群众情况以及网格党支部的工作成效纳入考核范围,考核结 果作为党员评先评优和网格党支部书记绩效奖惩的重要依据。 通过严格的考核评价,有效激发了党员和网格党支部的工作积 极性和主动性。 (四)区域联动聚合力,资源共享促发展 社区党建不能“单打独斗”,必须整合区域内各类资源,形 成党建合力,才能为党建品牌创建提供强大支撑。一是与驻区 单位党组织结对共建。我们积极与社区内的学校、医院、企业 等20家驻区单位党组织签订了共建协议,开展了“党建共建、 资源共享、服务共推”活动。例如,与社区医院共建了“健康 服务站”,每月安排医生为居民免费体检;与社区学校共建 了“四点半课堂”,为放学后的孩子提供托管服务。二是整合 区域内党建资源。建立了区域党建资源库,将驻区单位的会议 室、活动场地、专业人才等资源进行整合,实现资源共享。今 年以来,利用驻区单位的场地举办各类党建活动30余场次,邀 请驻区单位的专业人才为居民开展技能培训15次,受益居民 达800余人。三是开展区域联合党建活动。每逢重要节日,组织 驻区单位党组织和社区党组织共同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文艺汇 演等。“七一”期间,我们联合驻区单位党组织举办了“颂歌 献给党”文艺晚会,吸引了1000余名居民观看,进一步增强了 区域内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深耕为民服务,架起党群“连心桥”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在党建品牌创建 过程中,我们始终把群众的需求放在首位,从精准服务、解决 难题、关爱特殊群体、提升服务设施等方面入手,架起党 群“连心桥”,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 (一)需求清单摸得准,服务供给有方向 只有精准掌握群众的需求,才能提供更加贴心、有效的服 务。我们通过多种方式收集群众需求,形成需求清单,为服务 供给找准方向。一是开展入户走访调研。组织社区党员、网格 员每月进行入户走访,与居民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状 况、实际需求和意见建议。今年以来,累计走访居民12000余 户,收集到各类需求信息800余条。二是设立意见箱和热线电 话。在社区各楼院、服务中心等场所设立意见箱,公布热线电 话,方便居民随时反映问题和需求。安排专人负责意见箱的开 启和热线电话的接听,及时整理汇总相关信息。三是召开居民 代表座谈会。每季度召开一次居民代表座谈会,邀请不同年龄 段、不同职业的居民代表参加,围绕社区建设、服务管理等方 面进行深入讨论,广泛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座谈 会,解决了居民提出的热点难点问题30余件。 (二)难题清单列得细,破解攻坚有力度 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就是我们工作的着力点。我们将收集 到的难题列成清单,逐项制定解决方案,加大攻坚力度,确保 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一是针对物业管理难题。部分小区存在物 业公司服务质量不高、业主与物业矛盾突出等问题。我们成立 了物业纠纷调解委员会,由社区党组织牵头,吸纳党员、居民 代表、法律工作者等参与调解。今年以来,成功调解物业纠 纷60余起,督促物业公司整改问题40余项,居民对物业的满意 度从原来的65%提升到了85%。二是针对环境整治难题。社区内 部分老旧楼院存在垃圾乱堆乱放、楼道杂物堆积等问题。我们 组织党员志愿者和居民开展了“环境整治攻坚行动”,每周集 中清理一次卫生死角,每月开展一次楼道清理活动。累计清理 垃圾150余吨,清理楼道杂物80余车,社区环境面貌得到了明显 改善。三是针对就业创业难题。部分居民面临就业难、创业缺 资金缺技术等问题。我们联合人社部门、驻区企业开展了就业 技能培训和招聘会,为居民提供就业岗位信息。今年以来,举 办技能培训班10期,培训居民300余人,举办招聘会5场,达成 就业意向120余人;为创业居民申请小额贷款80余万元,帮 助15名居民成功创业。 (三)关爱清单落得实,温情服务有温度 对于社区内的特殊群体,我们建立了关爱清单,提供个性 化、精准化的服务,让他们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一是关 爱空巢老人。建立空巢老人档案,为每位空巢老人配备一 名“爱心帮扶员”,定期上门看望,提供代购、代缴、陪同就 医等服务。同时,在社区服务中心设立“日间照料室”,为老 人提供休闲娱乐、餐饮等服务。今年以来,“爱心帮扶员”累 计上门服务800余次,“日间照料室”接待老人2000余人次。二 是关爱困境儿童。对社区内的孤儿、留守儿童、困境家庭儿童 等建立关爱档案,组织党员志愿者与他们结成帮扶对子,开展 学业辅导、心理疏导、亲情陪伴等活动。今年“六一”儿童 节,为20名困境儿童送去了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组织他们 参加了“快乐成长”主题活动。三是关爱残疾人。为社区内的 残疾人建立信息库,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和生活需求,为他们 提供康复训练、就业帮扶、无障碍设施改造等服务。今年以 来,为5名残疾人进行了无障碍设施改造,帮助3名残疾人找到 了合适的工作,组织残疾人参加康复训练100余次。 (四)设施清单建得全,服务保障有基础 完善的服务设施是做好为民服务工作的基础。我们不断完善 社区服务设施,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服务环境。一是 建设综合服务中心。投资200余万元建成了面积达1500平方米的 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设置了服务大厅、党员活动室、阅览室、 健身室、儿童乐园等功能区,为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和多样化 的活动场所。服务大厅日均接待居民50余人次,各功能区日均 接待居民100余人次。二是完善文化体育设施。在社区内建设 了2个文化广场、5个健身路径,配备了篮球架、乒乓球台、健 身器材等设施。同时,成立了社区合唱团、舞蹈队、篮球队 等10支文体队伍,定期开展活动,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是优化便民服务设施。在社区内设置了24小时自助服务终 端、快递柜、便民超市等设施,方便居民办理各类业务和日常 生活。与周边的药店、餐馆等签订了合作协议,为居民提供优 惠服务。 三、厚植文化沃土,激活社区“动力源” 文化是社区的灵魂,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重要纽带。我 们注重挖掘和传承社区文化,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开展丰富多 彩的文化活动,为党建品牌创建注入文化活力。 (一)红色文化聚人心,理想信念筑根基 红色文化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的宝贵精 神财富,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我们通过多种形式传承 和弘扬红色文化,筑牢居民的理想信念根基。一是建设红色文 化阵地。在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设立了“红色记忆馆”,收集了 革命时期的照片、文献、实物等200余件,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 奋斗历程和革命先辈的感人事迹。“红色记忆馆”开放以 来,接待居民和中小学生参观5000余人次。二是开展红色文化 活动。定期组织居民观看红色电影、聆听红色故事、演唱红色 歌曲等活动。今年以来,组织观看红色电影20场次,邀请老党 员讲述红色故事15场次,举办红色歌曲演唱会5场次,参与居民 达3000余人次。三是传承红色家风家训。开展“传承红色家 风,争做文明家庭”活动,组织居民分享自家的家风家训故 事,评选表彰“红色家风示范户”。今年共评选出“红色家风 示范户”20户,通过他们的带动,在社区内形成了良好的家风 家训氛围。 (二)民俗文化显特色,社区底蕴更深厚 民俗文化是社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内 涵和地域特色。我们注重挖掘和保护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