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市档案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档案工作座谈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
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档案工作“四个好”“两个服务”的重
要指示精神和“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的根本要求,全面贯
彻全省档案工作座谈会部署及市委领导批示精神,系统总结成
绩,科学研判形势,精准部署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重点任务。
刚才,几家单位的交流发言各具特色、成效显著,展现了全市
档案系统的积极作为。档案工作是维护党和国家历史真实面
貌、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事业。站在新的历史起
点,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档案工作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切实增
强“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
和行动自觉,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推动全市档案事业高质量
发展,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篇章贡献兰台力量。
一、明辨形与势:在肯定成绩中直面挑战,科学把握档案事
业发展新方位
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省委、市委高度重视下,全市档案系统
紧紧围绕中心大局,忠诚履职,锐意进取,档案工作服务经济
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支撑性作用日益凸显。习近平总书记强
调,“经验得以总结,规律得以认识,历史得以延续,各项事
业得以发展,都离不开档案”。这深刻揭示了档案工作的重大
意义。进入新发展阶段,对标“走在前、做示范”的高标准和
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存在的短板弱项,既要
坚定信心,更要保持赶考的清醒与坚定,精准施策,推动档案
事业行稳致远。
(一)强化政治引领,把稳绝对忠诚“方向盘”
档案工作的政治属性是其根本属性。全市档案系统始终坚持
把讲政治摆在首位,持续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特别是总书记关于档案工作重要论述的学习贯彻,深
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通过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教育引导广大档案工作者不断提
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档案工作始终
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严格执行档案工作各项政治纪律和保
密规定,健全完善档案安全风险防控机制,坚决筑牢意识形态
阵地,严防失泄密事件发生。着力锻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
强的“兰台铁军”,将党的领导贯穿于档案资源建设、安全管
理、开发利用等各环节全过程,确保档案工作姓“党”的政治
本色永不褪色,确保党和国家宝贵的历史财富绝对安全、万无
一失。
(二)提升服务效能,拓展资政为民“覆盖面”
服务是档案工作的永恒主题和生命力所在。全市档案系统积
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
务模式、提升服务效能。在服务党委政府决策方面,紧紧围绕
全市重大战略部署、重点工程项目、重要改革事项,深度挖掘
馆藏资源,加强档案信息编研与分析研判,形成了一批具有参
考价值的资政报告,为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的历史依据和实证
支撑。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聚焦优化营商环境、产业转
型升级、科技创新驱动等关键领域,主动对接需求,精准提供
档案凭证与信息支持,助力破解发展难题。在服务民生福祉方
面,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在档案领域的具体实践,大力推
进“互联网+档案服务”,优化完善“在X查档”等便民平台功
能,着力打破信息壁垒,推动档案查询利用向基层延伸,努力
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在就
业、社保、房产、权益维护等方面的查档用档需求,有效增强
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三)筑牢基础根基,夯实事业发展“压舱石”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档案基础业务建设是事业发展的根基
所在。全市各级档案部门持续用力,不断夯实档案工作的根
基。在资源建设上,坚持应收尽收、应归尽归原则,依法加大
各类档案特别是涉及国计民生、具有地方特色和重大历史价值
档案的接收征集力度,不断优化馆藏结构,丰富档案门类,努
力构建覆盖广泛、内容丰富的档案资源体系。在规范化管理
上,严格执行国家档案业务标准和技术规范,强化对文件材料
收集、整理、归档、移交等关键环节的全程管控和质量检
查,着力提升档案管理标准化、精细化水平,确保档案实体管
理有序、目录清晰准确、利用便捷高效。在安全保障上,始终
将安全作为档案工作的底线和红线,严格落实档案库房“八
防”(防火、防盗、防高低温、防潮、防水、防光、防尘、防
有害生物)和“十防”(在前八防基础上增加防磁、防辐射等
针对电子档案)要求,持续改善档案保管保护条件,配齐配强
安防设施设备,常态化开展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构建人
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综合防范体系,坚决守住档案实体与
信息的绝对安全。
二、统筹破与立:在聚焦重点中攻坚克难,全力推动档案事
业转型升级新跨越
当前,档案工作正处于转型发展、提质增效的关键期。我们
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以“筑
基提升”八大领域集中攻坚为抓手,勇于改革,敢于创新,奋
力开创全市档案工作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历史说
话,用史实发言”,这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档案工作提供了根本
遵循。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以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
务、替未来着想的担当,在守正中创新,在改革中突破。
(一)深化法治保障,构建协同高效新格局
法治是档案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石。必须坚定不移走依法治档
之路,全面提升档案治理现代化水平。一是健全法规制度体
系。以新修订的《档案法实施条例》全面施行为重大契机,深
入开展全市档案系统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分层分类组织学习培
训,精准解读法律条文内涵与适用要求,着力提升各级领导干
部和档案工作人员的法治素养与依法行政能力,推动形成尊法
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加快完善配套地方性档案规章制
度,细化档案收集范围、移交程序、开放审核、安全管理等关
键环节的操作规范,为基层实践提供清晰指引和有力支撑,确
保档案法律法规在全市范围内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执行。二是
完善协同工作机制。深化档案工作体制机制改革,重点优化市
档案局与市档案馆的协同联动机制。进一步强化市档案局在全
市档案事业中的宏观管理、监督指导和行政执法职能,统筹规
划、协调各方。充分发挥市档案馆在档案资源集中保管保护、
深度开发利用、社会公共服务方面的专业优势和主阵地作用。
建立健全局馆联席会议、信息互通、联合督查等工作制度,推
动形成职责明晰、衔接顺畅、运行高效的“大档案”工作格
局,凝聚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三是攻坚专项治理任务。
将“档案集中进馆”专项工作作为当前法治建设的硬任务和检
验治理能力的试金石。各相关单位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主要
负责人亲自部署、亲自督办,坚决克服机构改革遗留、档案归
属复杂等困难。对照“十四五”规划确定的任务清单和时间
表,实行挂图作战、销号管理。强化部门协作,优化工作流
程,严格移交标准,确保各类到期档案、涉改单位档案依法依
规、保质保量、应进尽进,如期实现“存量清零”目标,彻底
解决档案资源分散、管理风险突出等问题。
(二)加速数字转型,抢占智慧发展新高地
数字化智能化是档案事业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将数字
化转型作为引领未来的战略工程,全力突破瓶颈,实现弯道超
车。一是全面推进存量数字化。科学制定并强力实施存量档案
数字化攻坚计划。坚持“安全第一、质量为先、效率并重”原
则,优化工作流程,引入先进技术与设备,优先推进利用频
繁、关系民生、濒危珍贵档案的数字化。加大财政投入保
障,探索多元化投入机制。强化过程监管与成果质检,确保数
字化成果真实、完整、可用。设定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集
中力量攻坚克难,确保“十四五”期末馆藏传统载体档案数字
化率达到或超过全省领先水平,为深度开发利用奠定坚实基
础。二是规范管理增量电子化。将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作为数
字转型的关键环节和源头工程。全面贯彻实施《电子文件归档
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GB/T18894),推动电子文件归档要求
嵌入各领域各行业业务系统,实现电子文件形成、办理、归
档、移交、保存、利用的全流程在线管理。建立健全电子档案
真实性、完整性、可用性、安全性保障体系,完善元数据管
理,推广使用可靠的电子签名和可信时间戳。强化对市直机
关、企事业单位电子文件归档工作的监督指导,确保各类电子
档案及时、规范、安全归档,实现电子档案的长期有效保存和
便捷利用。三是探索赋能智慧化应用。积极拥抱大数据、人工
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档案管理从数字化存储向知识化服务跃
升。探索运用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知识图谱构建等技
术,在档案自动著录、智能分类、内容深度标引、知识关联挖
掘等方面开展应用试点。研究建设智慧档案知识服务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