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县重点项目服务中心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县重点项目服务中心 2025 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2025 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也是我县 “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攻坚之年。上半年以来,县重点项目 服务中心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 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市关于项目建设的决策部署,紧扣“稳增长、 促改革、惠民生”主线,以“服务项目建设就是服务发展大局” 的责任担当,聚焦“前期攻坚、要素保障、服务提质、民生赋能” 四大重点,统筹协调各方资源,全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提质增效。 现将上半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锚定目标强统筹,在谋篇布局中筑牢发展根基 年初以来,我们坚持“谋定后动、精准施策”工作理念,围 绕县委“工业强县、农业兴县、文旅活县”战略部署,以“开局 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的奋进姿态,系统谋划全年重点项目 推进工作。一是摸清底数强基础。结合全县“十四五”规划中期 评估和年度重点项目清单动态调整机制,牵头组织发改、工信、 交通、农业农村等 12 个部门召开专题研讨会 3 次,全面梳理 2025 年拟实施重点项目。通过“现场踏勘+资料比对+企业访谈”相结 合的方式,对 137 个储备项目进行逐一核查,最终确定县级重点 项目 42 个(较去年增加 6 个),总投资 186.7 亿元,年度计划投 资 68.2 亿元,其中产业类项目占比 59.5%(较去年提升 8 个百分 点),民生类项目占比 28.6%(新增义务教育扩容、乡镇卫生院 升级等 12 个项目),为全年项目建设划定了“作战图”。二是压 实责任促协同。制定《2025 年县重点项目责任分工方案》,明确 每个项目的责任单位、分管领导、推进节点和考核指标,建立 “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 “五个一”工作机制。联合县督查室成立专项督导组,于 3 月中 旬、5 月下旬开展两轮集中督查,通过“四不两直”方式深入项 目一线,实地查看工程进度、协调解决堵点问题,累计下发督办 通知 18 份,约谈推进滞后责任单位 4 家,推动形成“比学赶超” 的项目建设氛围。三是动态监测保进度。依托“智慧项目管理平 台”,将 42 个重点项目纳入数字化管理,实时更新投资完成率、 形象进度、要素需求等关键数据,形成“周调度、月通报、季考 评”的闭环管理体系。截至 6 月底,平台累计录入各类数据 2300 余条,发布进度预警 12 次,协调解决跨部门问题 27 个,重点项 目年度投资完成率达 60.6%(超时序进度 10.6 个百分点),其中 17 个项目提前完成半年目标任务,为全年投资目标完成奠定了 坚实基础。工作中我们深刻体会到:项目建设的“先手棋”在于 统筹谋划,只有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相统一, 才能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特别是在储备项目核查阶段,我 们改变以往“重数量轻质量”的做法,重点筛选符合国家产业政 策、带动性强、群众受益面广的项目,既保证了项目库的“含金 量”,也增强了各部门推进项目的责任感。 二、精准发力抓前期,在破难攻坚中加速项目落地 项目前期工作是项目建设的“先手棋”,也是决定项目能否 顺利落地的关键环节。针对以往部分项目存在的“前期论证不深、 审批周期过长、要素保障不足”等问题,我们创新工作方法,集 中力量打通“堵点”、破解“难点”。一是聚焦“卡脖子”问题抓 协调。针对工业项目用地指标紧张的共性问题,主动对接市自然 资源和规划局,争取到 300 亩专项用地指标,并建立“用地指标 动态调配机制”,优先保障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绿色食品加 工基地等 8个省市级重点项目,目前已有 5个项目完成土地摘牌。 针对环保审批耗时较长的问题,联合生态环境局成立“环评服务 专班”,提前介入指导企业编制环评报告,推行“容缺受理+并联 审批”模式,将平均审批时限从 45 个工作日压缩至 28 个工作日, 上半年累计完成 32 个项目环评审批,较去年同期提速 30%。二 是围绕“全流程”服务抓指导。编制《县重点项目前期工作操作 指南》,梳理立项、规划、用地、施工许可等 12 个关键环节的政 策要求和办理流程,通过“线上培训+线下辅导”方式,组织项 目单位负责人、经办人员开展专题培训 4 场,覆盖 200 余人次。 针对部分企业对政策不熟悉的问题,安排专人“一对一”跟踪服 务,例如帮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解决“光伏储能项目备案与 电网接入衔接”问题,仅用 7 个工作日就完成全部前期手续;协 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设计方案, 避免了因水土保持方案不达标导致的重复修改。三是强化“要素 保障”抓支撑。建立“资金、用工、技术”三张需求清单,定期 召开要素保障联席会议。在资金方面,加强与县金融服务中心、 各银行的对接,推动“项目贷”“绿色贷”等专项金融产品落地, 上半年为 15 个项目争取到银行授信 4.2 亿元,发放贷款 2.8 亿元; 在用工方面,联合人社部门开展“春风行动”“重点项目专场招 聘会”,为 12 个项目输送产业工人 800 余人;在技术方面,推动 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例如促成**机械制造有限 公司与**理工大学共建“智能装备研发中心”,有效提升了项目 技术含量。通过前期工作的精准发力,我们明显感受到:项目落 地的速度,取决于服务的温度;前期推进的效率,取决于协同的 力度。过去一些“卡壳”问题之所以能快速解决,关键在于变 “被动等”为“主动帮”,变“各自为战”为“协同作战”。例如, 在**高速公路连接线项目建设中,我们提前协调交通、水利、电 力等部门,同步完成管线迁移、河道改道等配套工程,使项目开 工时间比原计划提前了 2 个月。 三、全程护航优服务,在提质增效中厚植营商沃土 服务是项目建设的“生命线”。今年以来,我们坚持“企业 需求在哪里,服务就跟进到哪里”,以“保姆式”“店小二”式服 务,全力打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 营商环境。一是创新“项目管家”服务模式。为 42 个重点项目 各配备 1 名“项目管家”(由中心业务骨干担任),实行“包联到 人、全程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