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组织部专题党课:加强基层公务员
队伍建设,锻造新时代基层执政骨干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将热情关心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对基
层干部给予充分理解、信任与关爱。基层公务员身处党治国理
政的最前沿,锻造一支政治坚定、适应现代化建设需求的基层
公务员队伍,不仅关乎干部队伍整体建设成效,更关乎党的执
政能力与执政基础。去年5月,中央办公厅印发《全国公务员队
伍建设规划纲要(2024—2028年)》,明确要求坚持大抓基层
的导向,更加注重充实、稳定与关爱基层力量。我们要深入学
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实新时
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与组织路线,持之以恒夯实基层基础,推动
人员力量下沉、教育培训服务基层、树立正确导向激励基层、
用心用情关爱基层,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基层执政骨干队伍。
一、正确认识加强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这是巩固执政根基的战略基石。基层公务员作为党和
政府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力量,其能力素质直接关系党
的执政基础是否牢固。作为公务员队伍的“神经末梢”,他们
身处农村乡镇与城市街道社区等基层治理一线,肩负着落实政
策、化解矛盾、服务群众的核心职责。基层稳则社会安,基层
兴则国家强,这支队伍的战斗力直接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民
生改善与社会和谐的成效。特别是在城乡发展不平衡、基层矛
盾复杂多样的现实背景下,只有锻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
的基层公务员队伍,才能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转化为群众看得
见、摸得着的发展成果,真正实现“基层好则人民富”的治理
目标。
(二)这是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核心引擎。基层公务员队伍
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抓手。当前
基层治理面临人口结构多元、利益诉求分化、数字化转型等新
挑战,对公务员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系统的能力
建设,能够显著提升基层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既要当好政
策“宣传员”,又要做好矛盾“调解员”;既要成为产业“领
航员”,又要胜任民生“服务员”。近年来,持续深化的基层
减负工作正是通过优化工作流程、强化能力培训等举措,让基
层公务员从冗余事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破解治理难题。实
践证明,基层公务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越高,基层治理的精细
化程度就越深,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也随之提升。
(三)这是推动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的关键支撑。在全面推
进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基层公务员队伍是连接城
乡资源、激活基层发展动能的重要纽带。他们既是农村产业发
展的规划者,通过培育特色农业、推动三产融合带领群众致
富;也是城乡公共服务的供给者,在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等领
域促进资源均衡配置。特别是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过渡
期,基层公务员需要具备更强的政策理解能力和资源整合能
力,精准落实帮扶措施,防止返贫致贫。通过专项招录、定向
培养等方式加强基层队伍建设,能够为乡村振兴注入“人才活
水”,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的新型城乡关系。
(四)这是锻造服务型政府形象的实践窗口。基层公务员的
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其队伍建设成效关乎
政府公信力的塑造。在“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的今天,基层
公务员的服务意识和办事效率成为衡量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
标尺。通过职业道德教育强化为民情怀,通过业务培训提升服
务效能,通过激励机制激发工作热情,才能让基层公务员真正
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当每一名基
层公务员都能以专业的素养回应群众期待,以务实的作风解决
民生难题时,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将更加牢固,社会
共识的凝聚也将更加顺畅。
二、充分肯定我市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成效
(一)强化政治把关,筑牢思想根基。我们始终将政治建设
贯穿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全过程,在“选”上严把政治
关,在“育”上突出政治能力,在“管”上注重政治训
练,在“用”上坚持政治标准,对政治上不合格者坚决挡在门
外。通过深入实施凝心铸魂工程,建立健全“第一议题”制
度,完善理论学习与教育培训长效机制,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
育成果。坚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公务
员培训的核心内容,有计划、分层次地开展专题培训与“提
级”培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与指
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
(二)优化能力结构,提升履职水平。我们坚持招录、培训
等政策资源向基层一线倾斜,不断优化基层公务员队伍的知
识、能力与专业结构。聚焦服务大局,实行乡镇机关空编缺
员“应招尽招”,用好艰苦边远地区招录倾斜政策,确保基层
力量得到有效充实。近3年,通过“四级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