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分公司中心组第八次集体学习会上的研讨发言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分公司中心组第八次 集体学习会上的研讨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非常荣幸能参加这次中心组学习会。刚才,我们一 同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前 天,公司党委召开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警示教 育会,通报的一系列案例,至今仍然在我脑海中回响,可以说每 一例都令人警醒,每一句剖析都发人深省。作为办公室主任,身 处承上启下、协调内外的关键位置,感受尤为强烈。借此机 会,我不想谈工作成绩,只想结合我的岗位,以一名普通党员干 部的身份,和大家交流一些我个人在“加强作风建设、严禁违规 吃喝”这个主题下的学习感悟和反思。说得不对的地方,恳请各 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思想的再洗礼:从“舌尖上的味道”到“心头上的分 量” 长期以来,我们可能都有一种惯性思维,觉得吃喝问题 是“小节”,是人情世故,是为工作“铺路架桥”的润滑剂。然 而,警示教育会上的那些案例,如同一记记重锤,彻底敲碎了这 种麻痹和幻想。我深刻地认识到,一顿饭、一杯酒,看似寻 常,但一旦越过纪律的红线,其性质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它 不再是简单的“人情往来”,而是腐蚀干部、败坏风气的“政治 问题”,是包裹着生活作风外衣的“糖衣炮弹”。 正如会议所强调的,违规吃喝的政治危害是极其深远的。它 损害的是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侵蚀的是我们艰苦奋 斗、干事创业的根基。特别是当前,违规吃喝出现了许多“隐形 变异”的新形式,从过去的“大张旗鼓”转为现在的“由明转 暗”,比如在高档小区里搞“一桌餐”,在单位内部食堂搞违规 接待,或者通过虚列名目、变通报销等方式暗度陈仓。这些行为 更具迷惑性和隐蔽性,也对我们的辨别力和免疫力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作为办公室主任,办公室是公司的“门面”和“窗 口”,日常工作中,接待安排、会务用餐、差旅协调等事务都与 我们息机相关。可以说,我们是直面各种“人情”考验、抵 御“饭局”诱惑的“第一道防线”。过去,我可能更多地将这些 工作看作是服务保障,思考的是如何把事情办得“圆满”,让各 方“满意”。但现在,我的认识发生了质的转变。我认识到,办 公室的工作不仅仅是流程和标准,更是责任和立场。每一次接待 安排,都是对我们政治站位、纪律意识的一次检验。我们守住的 不仅是公司的经费,更是公司的风气和形象。这种从“舌尖上的 味道”到“心头上的分量”的转变,是我这次学习最核心的收 获。 二、岗位的再审视:在“人情世故”与“党性原则”间深刻 自省 对照分公司党委提出的“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 工作摆进去”的要求,我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反思,也确实发现了 一些需要警惕和改进的“风险点”和“薄弱点”。 一是存在“习惯性思维”的惰性。办公室的工作千头万 绪,迎来送往是常态。在处理一些接待事务时,我反思自己是否 有时会不自觉地陷入“惯例”的舒适区?是否为了追求所谓 的“周到”和“热情”,在标准把握上不够严格,甚至存在 打“擦边球”的想法?比如,面对一些多年的合作伙伴或上级单 位的同志,会不会觉得“按部就班”显得有些“不近人情”,从 而在接待标准上有所放松?这种思想上的“微小松动”,正是作 风堤坝上最危险的“蚁穴”,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坚决予以 纠正。 二是存在“人情关系”的盲区。办公室主任这个岗位,决定 了我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时间长了,工作关系中难免会掺 杂一些个人情谊。我扪心自问,当面对一些熟人、朋友以“私下 聚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