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2025年全省党委社会工作部长座谈会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2025年全省党委社会 工作部长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省委社会工作部长座谈会,主要任务 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 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总结上半年 工作,分析当前形势,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今年 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我们谋划“十五五”发展 的关键之年,开好这次会议,对于我们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刚才,几位市委社会工作部的同志作了很好的交流发言,介 绍了各自的经验做法和工作思考,听了很受启发。总的来 看,今年以来,全省社会工作系统坚决扛起新时代社会工作的 职责使命,凝心聚力、奋发有为,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 进,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阶段性目标,全省社会 工作呈现出稳中有进、向新向好的良好态势。在此,我代表省 委社会工作部,向辛勤工作在全省社会工作战线的同志们,表 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在服务大局中彰显社会工作新作 为 今年上半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繁重艰巨的改革发 展稳定任务,全省社会工作系统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 动担当、积极作为,推动社会工作体系性重塑和功能性重构取 得实质性进展,为我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赋能聚 力。 (一)党建引领的政治优势持续彰显。我们始终把加强党的 领导作为社会工作的根本保证,以“双融双强”工程为总牵 引,推动党建工作与社会治理、经济发展深度融合。非公有制 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质量持续提升,我们 不仅巩固了长期以来超过95%的党组织组建率,更在“有效覆 盖”上做文章、下功夫。一些地区探索的“红链领航”模 式,将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上,党的政治优 势、组织优势源源不断地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和产业的竞争 优势。特别是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建工 作上,我们取得了新的突破。通过推广“小哥码”、建设“小 哥学院”、打造超过1万个功能齐全的“小哥驿站”等创新做 法,我们正努力解决新就业群体的急难愁盼问题,把他们更紧 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 (二)基层治理的体系效能持续释放。我们坚持和发展新时 代“枫桥经验”,以系统观念、强基导向,加快迭代完 善“141”基层治理体系。县级社会治理中心已从过去单一 的“矛调中心”迭代升级为集运行监测、分析研判、应急指 挥、督查考核于一体的实战枢纽,其过滤分拨和预测预警能力 显著增强。乡镇(街道)“基层治理四平台”的功能定位和运 行机制得到进一步优化,综合信息指挥室的中枢作用更加凸 显,赋予了基层更多的指挥权、督导权和考核权,真正实现 了“大脑”赋能、“基层”减负。全省8.5万个网格和45万个微 网格得到优化调整,专职网格员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基层智 治综合应用”系统作为数字化支撑,贯通市、县、乡、村、网 格五级,实现了“一图全面感知、两指数动态评估、三台协同 联动”,让基层治理装上了“智慧引擎”,大量风险隐患在萌 芽状态就被发现和处置,基层治理的精准化、科学化、智能化 水平迈上了新台阶。 (三)服务群众的品牌温度持续传递。我们倾力打造“*最 暖”省域志愿服务总品牌,推动志愿服务从“盆景”向“风 景”转变。目前,全省注册志愿者已近2000万人,其中活跃志 愿者近1200万人,占常住人口比例达到18%,这支庞大的队伍 是我省最宝贵的社会资源和最温暖的文明力量。我们成功举办 了“共富同行*最暖”主题月活动,创新推出“十百千万”特色 项目,特别是聚焦“一老一小一新”等重点群体,开展了系列 暖心志愿服务行动。上线的“暖‘新’志愿服务地图”,为新 就业群体提供了精准、便捷的服务指引。全省各地涌现出“*大 妈”“*管家”等一大批具有地方辨识度的志愿服务品牌,他们 在化解矛盾、服务邻里、守护平安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们还积极畅通人民建议征集渠道,深化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 展,引导更广泛的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建设和治理,让社会工作 的成果惠及更多群众,让“*最暖”成为人民群众可感可知的幸 福实景。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和省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省 社会工作系统干部职工团结拼搏、开拓创新的结果。但我们必 须清醒地认识到,成绩属于过去,未来仍需努力。 二、认清形势、正视挑战,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社会工作的 责任感和紧迫感 当前,我省社会工作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既面临着前所 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不少风险挑战。我们必须保持清醒 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做好应对形势任务变化的思想准备 和工作准备。 第一,社会结构深刻变革带来的新挑战。随着我省经济社会 的快速发展,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就业形态多样化、社 会阶层分化等趋势日益明显。特别是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催生 了规模庞大的新就业群体,他们的劳动关系、社会保障、利益 诉求、组织方式都呈现出新特点,如何将他们有效地组织起 来、服务起来、凝聚起来,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全新课题。 第二,社会矛盾复杂交织带来的新挑战。当前,我省正处于 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深刻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类利益诉佐呈现 多样化、复杂化趋势。征地拆迁、劳资纠纷、环境污染、金融 风险等传统矛盾与网络侵权、数据安全、算法歧视等新型矛盾 交织叠加,对我们防范化解社会风险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我们的“141”体系虽然初步建成,但在跨部门、跨层级、跨业 务的高效协同上,在运用数字技术进行风险精准画像和前瞻性 预警上,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第三,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向往带来的新挑战。我省在高质量 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进程中,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的需 求已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呈现出多层次、个性 化、品质化的新特征。如何通过社会工作,提供更加精准、专 业的服务,满足群众在养老、育幼、助残、健康、文化等方面 的新期待?如何让“*最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