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论述、谈体会、抓落实”活动的学习心
得体会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今天能有这个机会,与在座的各位领导和战友们一
起交流学习心得,我感到十分荣幸。按照会议安排,我就近期参
加“学论述、谈体会、抓落实”活动,结合我们公安交管工作的
实际,谈几点个人不成熟的思考和感悟。这更多的是一次自我剖
析和思想梳理,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不妥之处,还请大
家批评指正。
一、从“置顶”到“置心”:对“人民至上”的再认识与情
感重塑。“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这八个字我们每天都在讲,各
项工作的部署和文件中,它总是被放在最醒目、最重要的位置。
可以说,它早已成为我们工作的“置顶”项。但这次学习,让我
深刻反思一个问题:我们是否真正将这八个字从文件里的“置
顶”,转化为了我们内心深处的“置心”?作为一名基层交通警
察,我们每天面对的是川流不息的道路、形形色色的群众和复杂
多变的警情。坦白说,我们常常会陷入一种职业性的疲惫和压力
之中。面对群众的不理解、不配合,甚至是恶意的投诉与舆论炒
作,我们内心也曾有过委屈和无奈。有时候,高强度的勤务、繁
重的考核任务,会让我们不自觉地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完成任务”
上,而不是“服务人民”上。我们会担心执法程序是否规范,担
心言语是否得当,担心每一个细小的环节会不会引发舆情,这种
“如履薄冰”的执法恐惧,有时会让我们与群众之间产生一道无
形的墙。然而,通过这次对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的再学习、再领悟,
我仿佛重新回到了从警的起点。当一个个触目惊心的事故案例摆
在面前,当总书记那句“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的嘱托
在耳边回响,我内心的触动是巨大的。我意识到,我们肩上的责
任,连接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和美满的家庭。每一次简单的纠
违,每一次耐心的劝导,每一次深夜的坚守,其最终的指向,都
是为了守护那份最朴素的平安幸福。这种认识的转变,带来的是
一种情感上的重塑。过去,看到不断攀升的违法查处数据,比如
今年以来全市查处的 14.14 万起交通违法,包括 429 起酒醉驾,
内心更多的是一种完成任务的成就感。但现在,我看到这些数字
背后,是 429 个可能破碎的家庭被我们及时挽回,是无数个潜在
的事故风险被我们成功化解。这种从“执法者”到“守护者”的
心态转变,让工作的意义变得更加厚重。我们不再仅仅是规则的
执行者,更是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坚定捍卫者。这种发自内心的
价值认同,比任何考核指标都更能激励我们前行。
二、从“惯性”到“革新”:在时代变局中求索交通治理新
解。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深刻变革的时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
会为我们擘画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其中,完善公共
安全治理机制是重要一环。这对我们传统的交通管理工作提出了
前所未有的新挑战,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我们不能再简
单依赖“人海战术”和经验判断,必须打破路径依赖的“惯性”,
主动拥抱变革,寻求“革新”。我深刻体会到,这种革新首先是
思想观念的革新。过去我们习惯于“哪里出事堵哪里”的被动应
对,但安全生产的本质要求是“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核心
在于预防。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将工作的重心从事后处置,向事前
预防转型。以我市正在推进的农村交通安全治理为例,这是一个
老大难问题。全市 625 个行政村,农用三轮车存量高达 8946 辆,
道路条件复杂,群众安全意识薄弱,管理难度极大。如果按照老
办法,仅仅是上路查车、进村宣传,效果往往是“雨过地皮湿”。
但现在,我们学习并参照今年刚刚实施的我省地方标准《农村道
路交通安全风险分级分类管理规范》,对全市 625 个行政村进行
了风险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