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2025年经开区防汛工作专题会议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 2025 年经开区防汛工作专题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防汛工作专题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 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严格落 实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的最新部署要求,结合当前我区 面临的严峻形势,对全区的防汛工作进行再分析、再动员、再压 实。时间紧迫,任务艰巨,我们必须立刻行动起来。 当前,我们已经进入了“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这是一年 之中降雨最集中、强度最大、风险最高的时期。气象部门预测, 今年的极端天气事件可能多发频发。XX 经开区作为全市乃至全 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地理位置临海,地势低洼,域内河网 水系复杂;同时,我们这里产业高度集聚,特别是石化、精细化 工等重点企业星罗棋布,管廊纵横交错。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和 产业布局,决定了我们的防汛工作,不仅是一项常规性的季节性 工作,更是一场必须打赢的硬仗。它直接关系到我们区内数十万 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直接关系到数百家企业的正常生产经 营,更直接关系到我们来之不易的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大局。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防汛工作是天大的事,容不得半点 疏忽和懈怠。全区上下要立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的 决策部署上来,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深刻 汲取近年来国内外因极端天气造成重大损失的惨痛教训,以“时 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将防汛备 汛工作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重大政治任务和头号民生工程,抓紧、 抓细、抓实。 一、肯定成绩,更要正视问题,深刻认识当前防汛工作的极 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过去一段时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区的防汛工作取得 了一定成效。我们开展了防台风综合演练,检验了应急响应机制; 推进了一系列基础设施改造工程,比如备受关注的中华路排水改 造工程和雨水管网、污水管线工程这些都在为提升我区整体防洪 排涝能力打下基础。各部门、各单位也按照部署,开展了隐患排 查、物资储备和队伍建设等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 但是,同志们,我们绝不能躺在过去的成绩簿上沾沾自喜。 我们必须用最挑剔的眼光审视自身,清醒地看到存在的短板和弱 项。这些问题,有些是历史遗留的“旧账”,有些是发展过程中 出现的“新忧”,如果我们不能正视它们、解决它们,它们就可 能在关键时刻成为冲垮我们防线的“蚁穴”。根据近期排查和有 关分析,我认为当前我区的防汛工作至少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 薄弱环节: 第一,思想认识上存在“麻痹点”。随着前几年汛期平稳度 过,部分干部群众中产生了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认为“极端天 气是小概率事件,不会就那么巧发生在我们这里”。这种思想非 常危险!一些企业的负责人,重生产、轻安全,对防汛工作的极 端重要性认识不足,责任落实不到位。更有甚者,对发布的预 警信息不以为然,应急预案形同虚设。我们必须认识到,在大 自然的力量面前,任何的侥幸都是对人民生命财产的极端不负 责任。 第二,基础设施上存在“薄弱点”。虽然我们实施了一些改 造工程,但必须承认,我区部分区域的防洪排涝体系仍有欠账。 一些老旧城区的排水管网标准偏低,排涝能力依然不足;一些历 史形成的险工险段、砂基砂堤等隐患,尚未得到根治;部分跨汛 期施工项目点多面广,管理难度大,自身就构成了防汛风险源。 特别是,辽宁省内过去一些水毁工程修复不彻底的教训,我们必 须引以为戒,确保我们的工程建设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 第三,应急准备上存在“风险点”。一是物资储备体系不够 完善。虽然我们储备了 11 大类、89 种救援物资,但还存在“最 后一公里”的问题。这些物资具体存放在哪里?GPS 坐标是否清 晰明确应急调运的优先路线图是否制定并为所有单位熟知我们 的储备是否做到了动态管理、按需更新部分物资是否存在老化问 题。二是隐患排查整改不够彻底。在我们 2024 年的安全生产检 查中,虽然整改了大量隐患,但我们必须扪心自问:针对防汛的 专项检查是否覆盖了所有角落低洼地带、地下空间、危化品储罐 区、在建工地深基坑等高风险点位的巡查是否真正做到了“横向 到边、纵向到底”排查出的隐患是否建立了闭环整改销号制度是 否存在因各种原因未能及时整改的问题。 第四,责任落实上存在“中空点”。“党政同责、一岗双责” 的口号我们年年讲,但有没有真正做到压力层层传导特别是企业 的主体责任,是我们防汛链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目前,我们 对企业防汛责任的考核和奖惩机制还不够具体、不够有力。一些 企业仅仅是为了应付检查,应急预案一锁柜中、演练走个过场, 缺乏实战能力。我们有没有对责任不落实的企业进行过严肃通报 和处理。如果责任这根链条在企业这个环节松动甚至断裂,我们 整个防汛体系的效能就会大打折扣。 同志们,这些问题绝非危言耸听,而是我们必须立刻着手解 决的现实课题。我们必须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风险思考 得更深入一些,把措施准备得更周全一些,坚决克服麻痹思想、 侥幸心理、畏难情绪,以万全之策应对万一可能,以万分努力确 保万无一失。 二、聚焦关键,精准发力,以全链条闭环管理筑牢防汛“铜 墙铁壁” 打赢防汛这场硬仗,必须坚持系统思维,全链条发力。按照 “预字当先、实字托底、责字压实”的总体要求,我强调三个方 面的工作: (一)在“预”字上下真功夫,掌握信息主动权,坚决打好 防汛“主动战”。防汛救灾,信息是生命,预警是关键。我们不 能被动地等雨来、等水涨,必须把工作重心前置,实现从“被动 抗灾”向“主动防灾”的根本性转变。 一要让监测预警“耳聪目明”。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 段,提升预报预警的精准度和时效性。要与气象、水文、自然资 源等部门建立更加紧密的联动机制,实现信息共享、实时会商。 要加快推进我区水文监测系统的现代化升级,积极探索应用基于 物联网(IoT)、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的“3S” 一体化监测技术实现对降雨量、河道水位、管网流速、洼地积水 深度等关键数据的实时、自动、精准监控。我们的目标是,气象 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