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市就业局机关党支部书记2025年上半年履行一岗双责情况报告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市就业局机关党支部书记2025年 上半年履行一岗双责情况报告 半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及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本人始终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 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 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将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与推 动全市就业事业高质量发展紧密结合,恪尽职守,勤勉工 作,团结带领支部全体党员干部,在服务大局、服务群众的实 践中践行初心使命。根据上级党组织的统一部署与要求,现将 本人2025年上半年作为*市就业局机关党支部书记,在履行党建 工作与业务工作“一岗双责”方面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上半年主要履职情况 本人深刻认识到,“一岗双责”是党章赋予的重要职责,是 检验党员领导干部党性与担当的试金石。为此,始终坚持党建 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确保责任 落实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一)聚焦政治引领,从严从实履行管党治党责任。一是深 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始终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 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 政治任务。上半年,牵头组织支部党员开展集中理论学 习6次,专题研讨2次,重点学习了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 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就业工作的重要论述。通过原 原本本学、联系实际学,引导全体党员干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 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 心,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本人带头撰写学 习心得体会2篇,并在支部党员大会上作专题党课辅导,推动理 论学习走深走实。二是夯实组织基础,提升支部战斗力。严格 对标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要求,全面提升支部组织力。认 真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主题党日 等基本制度。上半年,主持召开支部委员会6次,党员大 会2次,组织生活会1次。特别是在四月份,结合优化营商环境 要求,组织开展了“洁净办公环境、服务提质增效”主题党日 活动,党支部党员干部共同对办公区及服务窗口进行彻底清 扫,以实际行动展现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注重加强 党员教育管理,与支部委员及关键岗位党员开展谈心谈话10余 人次,及时掌握党员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 作,营造了团结向上、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三是严明纪律规 矩,涵养清正政治生态。深刻认识到党风廉政建设是生命 线,是推动一切工作的前提与保障。本人带头严格遵守中央八 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认真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 律处分条例》,组织支部党员观看警示教育片2部,赴*市廉政 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学1次,以案为鉴,警钟长鸣。坚持把勤廉 清正摆在首位,要求全体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 线,以自身清带动身边清,以条线清保障全局清。在干部任 用、资金使用、项目审批等关键环节,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和 相关程序规定,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上半年支部未发生任 何违纪违法问题,有力维护了就业局机关风清气正的政治生 态。 (二)围绕中心大局,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本人始终 坚持党建工作服务于中心工作,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 势,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就业事业高质量发展,努力在服务经济 社会发展大局中展现担当作为。一是以党建引领就业服务提质 增效。面对当前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 作用,设立“党员先锋岗”,组织党员干部冲在就业服务第一 线。上半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完成1.8万人,完成年度任务 的6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低于省定控制目标。 组织开展了“*专项行动”“*市民营企业服务月”等系列公共 就业服务活动,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35场,提供就业岗位超 过2万个。特别是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牵头组织党员业务骨 干成立服务专班,主动赴省内多所高校开展政策宣讲和现场招 聘,成功吸引了百余名优秀毕业生来我市就业创业,为城市发 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二是以党建赋能创业带动就业新局面。为 充分激发市场活力,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党支部组织党员深入研 究政策,推动我市创业担保贷款政策优化升级,简化申请流 程,扩大扶持范围。上半年,全市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2亿 元,直接扶持创业800余人,带动就业近3000人。成功举办 了“*创业嘉年华”系列活动,为广大创业者搭建展示交流、资 源对接的平台。支部党员干部主动对接*市鼎润文化创意产业园 等创业孵化基地,提供“一对一”政策辅导和跟踪服务,有效 解决了初创企业面临的困难,营造了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三 是以党建聚力化解企业群众急难愁盼。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 的发展思想,将解决企业用工难题和群众就业困难作为履职的 重要着力点。借鉴先进地区经验,探索建立了“问题清单、责 任清单、落实清单”三单联动工作机制。支部党员干部带头深 入全市50余家重点企业进行用工需求调研,形成问题清 单12项,逐一明确责任人与整改时限。通过精准匹配、定向输 送,成功为多家企业解决了结构性用工短缺问题。同时,针对 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开展了多场专场招聘 会,提供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三)突出严实导向,不断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