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集团)公司 2025 年度防汛工作总结报告
2025 年,我国气候形势异常复杂,北方地区进入主汛期以来,
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多发,防汛抗洪救灾工作面临严峻考验。面对
这一形势,XX(集团)公司坚决贯彻国家及 XX 省关于安全度汛的
各项决策部署,始终秉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
方针,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极端负责的态
度,超前谋划、周密部署、狠抓落实,扎实有效开展了本年度的防
汛工作,确保了公司在多轮强降雨过程中生产经营秩序的总体稳
定和人员设备的安全,现将全年防汛工作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科学研判,精准部署:构建防汛工作的宏观战略布局
进入 2025 年,公司高层密切关注国家气象部门发布的年度气
候趋势预测。根据预测,本年度夏季我国气候年景总体偏差,呈现
“北涝南旱”格局的风险较高,尤其在“七下八上”的关键时期,
公司所在的 XX 地区可能面临持续性强降雨和流域性洪水等多
重挑战。基于此严峻预测,集团公司迅速响应,将防汛工作提升至
全年安全生产工作的核心议程。
年初,集团公司便召开了防汛工作专题启动会,对全年工作进
行顶层设计与全面动员。会议明确指出,必须克服麻痹思想和侥
幸心理,将防汛备汛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做到“宁可备而
无汛,不可汛而无备”。集团层面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挂帅的防汛工
作领导小组,下设防汛指挥部,形成了统一指挥、分级负责、权责
明晰的指挥体系。同时,公司结合 XX 省应急管理部门及水利部
门的汛情通报与风险提示,制定并下发了《XX(集团)公司 2025 年
度防汛工作总体方案》,该方案从组织体系、责任落实、风险排
查、应急准备、监测预警等多个维度,为全公司各单位的防汛工
作提供了纲领性的指导和行动准则。
二、夯实基础,压实责任:织密全覆盖的防汛责任网络
为确保防汛工作各项措施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公司着力构建
了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
首先 ,在组织层面 ,公司建立了“集团—子公司—分厂(车
间)—班组—岗位”五级联动的防汛责任机制。集团防汛指挥部
负责统筹全局,制定整体策略,协调关键资源。各子公司、直属单
位相应成立防汛工作小组,其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防汛工作的第
一责任人,全面负责辖区内的防汛任务。各分厂、车间则将责任
细化分解,明确了关键区域、重点设施的防汛责任人,确保每一处
风险点都有人盯、有人管。
其次,在制度层面,公司强化了责任追究机制。将防汛工作成
效纳入各单位及负责人的年度安全生产绩效考核体系。为此,我
们设计了一套包含过程性指标与结果性指标的考核细则。过程性
指标包括隐患排查整改率、应急预案完善度、防汛演练覆盖率、
物资储备完好率等;结果性指标则直接与汛期是否发生安全事故、
是否造成财产损失挂钩。通过这种方式,将“软任务”变为“硬
指标”,极大地激发了各级单位和人员的主动性与责任心。
三、深挖细查,闭环管理:实现风险隐患的动态清零
隐患排查是防汛工作的基石。公司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
在汛前、汛中持续开展拉网式、全覆盖的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行动。
第一,明确排查重点。结合公司生产区域的地理环境和工艺
特点,排查工作聚焦于以下几个关键领域:一是地势低洼区域,如
XX 分厂南侧的 XX 路段,该路段历来是暴雨天气的重点积水区;
二是厂区排水系统,对所有的排水管网、窨井、明渠进行全面清
淤和检测,确保排水通畅;三是地质灾害风险点,重点检查各厂区
的护坡、挡墙、地基的稳固性,严防因雨水浸泡引发滑坡、塌陷;
四是关键生产设施与仓储区,对配电室、控制室、原料库、成品
库的防雨、防淹措施进行再加固、再确认,确保核心资产安全;五
是应急设备设施,对防汛水泵、发电机、沙袋、防水挡板等物资
进行逐一清点和功能测试。
第二,规范排查流程。各单位在排查过程中,严格执行“谁检
查、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建立详细的《防汛隐患排查台
账》。台账中不仅记录隐患的具体位置、表现形式和风险等级,还
明确了整改责任单位(人)、整改措施、资金来源和完成时限。
第三,强化闭环管理。对于排查出的所有隐患,公司防汛指挥
部办公室进行统一调度和跟踪督办。整改完成后,由检查单位组
织复核验收,确认隐患彻底消除后方可销号。这种“排查—登记—
整改—复核—销号”的闭环管理模式,有效保证了隐患整改工作
的质量和效率,实现了风险的动态清零。以 XX 焦化一车间为例,
该车间在汛前就对区域内的窨井和护坡进行了专项排查,发现 3
处窨井存在淤堵,1 处护坡有轻微渗漏迹象,车间立即组织力量进
行处置,于汛期来临前一周全部整改完毕,为后续的安全生产提供
了坚实保障。
四、备战结合,以练为战:提升应急处置的实战能力
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应急队伍的战斗力,是衡量防汛准备工
作成效的核心标准。公司高度重视应急能力的建设,坚持“练为
战、战必胜”的原则,全面加强应急准备和实战演练。
在应急预案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