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农民现代化的实践探索报告
农民作为乡村振兴的主体,其现代化程度直接关系到乡村振
兴的成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产业链延伸和农民收入增长,
都需要农民具备与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相适应的知识、技能和素
质。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强烈,
追求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和更高的生活质量,农民现代化成
为实现个人价值、提升生活品质的迫切需求。因此,推进农民现
代化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
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所在。
一、农民现代化的内涵和特征
(一)观念现代化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在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更新观念、提
高思想认识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关键。农民现代化首先体现
在思想观念的转变上,包括树立现代市场观念、法治观念、创新
意识、环保意识和公民意识等。
(二)知识技能现代化
知识技能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
提升劳动者的知识水平和生产技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农民知识技能现代化主要是指农民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
现代农业技术,能够运用现代科技和管理方法进行农业生产,提
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三)生产方式现代化
生产方式现代化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采用高科技、高效率、可
持续的生产方式,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农民现代化要求
农业生产方式从传统的小农经济向规模化、集约化、社会化的大
农业生产转变,实现农业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农业新
质生产力。
(四)生活方式现代化
生活方式现代化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衡量
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它反映了社会在经
济、文化、科技、政治等多个领域的进步和发展。农民生活方式
现代化是指农民的生活习惯、居住环境、休闲娱乐等逐步与城市
接轨,提高生活品质,实现城乡生活方式的融合。
(五)组织形式现代化
农民组织形式现代化是指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为了更好地适
应市场经济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维护农民权益和实现乡村
振兴,对传统的组织形式进行改革和创新的过程。农民组织形式
应从分散的家庭经营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转变,提高农民在市场中的议价能力和抗风险
能力。农民组织形式现代化不仅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经济
效益,而且还能够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质量的提升。
农民现代化的深刻内涵体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是农民
在思想、知识、生产、生活、组织和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全面进步,
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
二、xx 市农民现代化的现状
近年来,作为农业大市,xx 省 xx 市以农业农村现代化为目
标,在加快推进农民现代化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不断加快
推进农民现代化进程。
(一)农民现代观念不断增强
近年来,xx 市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通过创新举措,创新
形式,不断强化对农民的宣传引导,农民现代化观念不断增强。
一是科技接受度不断提高。农民更愿意接受和采用现代农业技术。
例如,智能农机、无人机喷洒、精准农业技术等。二是经营理念
不断转变。农民开始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转向市场化、产业化的
经营模式,并且开始关注品牌建设,提高了市场竞争力。三是对
教育培训比较重视。农民更加重视自身及子女的教育,加大教育
投入,特别是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利用互联网等获取市场信
息、农业知识。四是环保意识有所增强。农民逐步认识到环境保
护的重要意义,采取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如实施秸秆还田、
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等。五是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农民更加了解
和重视自身合法权益,积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和矛盾。
(二)农民知识技能不断提高
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大力组织和农民积极参与各种培训学习,
农民的知识技能不断提高。一是农业生产效率有所提升。农民能
够运用先进的种植或养殖技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或产出。采用
科学的管理方法,减少病虫害,降低生产成本。二是科技应用
普及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农民能够熟练操作各种农业机械设
备,使用智能农业技术,如遥感监测、智能灌溉等。三是教育
培训参与度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通过参加培训获得职业资格证
书或专业技能认证。
(三)农民生产方式不断改进
一是农业科技装备不断升级。xx 市加快了农业科技的推广
应用,大力推进种业振兴和先进农机装备的研发推广。二是园区
化进程不断加快。xx 市顺应农业规模化生产要求,大力加快农
业园区建设,现代化示范园区数量逐年增长。如东台国家农业现
代化示范区、射阳省级农业现代化先行区等,这些示范区的建设
提升了农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三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步伐加快。
深入开展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例如优质粮油、绿色蔬
菜等重点产业链的发展,促进了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提
高了农业品牌的影响力和农业劳动生产率。
(四)农民生活方式不断改变
随着城乡融合步伐加快,xx 市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不断提高。一是居住环境不断改善。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
验,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截至 20xx 年,全市累计改善农民
住房 xx 万余户,超额完成省定 x.x 万户目标任务,改善总户数
位居苏北第一。二是消费习惯不断转变。农民消费结构升级,从
基本的衣食住行向高品质、多样化的消费转变。越来越多的农民
开始购买家电、汽车等耐用消费品。例如,20xx 年,xx 市乡村
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达到 xx.x 辆。三是休闲娱乐多样
化。农村文化活动中心、体育健身设施建设不断加快,为农民
提供了更多的娱乐选择。四是信息获取渠道不断拓宽。互联网和
智能手机的普及,农民能够更方便地获取信息,了解外部世界。
更多的农民利用社交媒体、在线教育平台等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或
娱乐。
(五)农民组织形式不断完善
一是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支持农民成立专业合作
社,不断提高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组织化程度。截至 2023
年 xx 月,xx 市拥有农民专业合作社 xxxx 余家。二是新型农村
集体经济稳步发展。20xx 年,xx 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推动新型
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