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XX市公共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 XX 市公共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 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公共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工作推 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卫生健康工作的系列决 策部署,分析当前我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 安排部署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 凝聚共识、压实责任,全力推动我市公共卫生服务从事向“质” 的深刻转变,为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健康 XX”筑牢坚实根基。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挑战,深刻认识推进公共卫生服务高质量 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公共卫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人民健康、 保障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石。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 领导下,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和广大医务工作者恪尽职守、奋力拼 搏,我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人民群众的健康 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显著增强。 我们欣喜地看到,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网络日益健全,基 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网底”作用愈发凸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 目逐步普及深化,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持续提高。 在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我们的疾控体系、医疗救治体 系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展现了强大的韧性和战斗力。在慢性病综 合防控、职业病防治、妇幼健康保障、老年健康服务等领域,各 项工作稳步推进,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持续向好,为全市经济社会发 展提供了有力的健康保障。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上下共同努 力的结果,凝聚着每一位公共卫生工作者的心血与汗水。在此,我 代表市委、市政府,向长期奋战在卫生健康战线的全体同志们,致 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对标新时代人民 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对标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的战略要 求,我们的工作仍存在不少短板和弱项。从调研和督导情况看,主 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 城乡之间、不同区域之间的服务能力和水平还有差距,服务的公 平性和可及性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是服务内涵和质量有待深化, 部分基层服务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实效”的现 象,居民健康档案的规范性、真实性和动态使用率不高,慢性病患 者的随访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服务记录的规范化管理亟待加强。 三是医防协同机制不够顺畅,“重医轻防”的观念尚未从根本上 扭转,医疗机构与疾控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 业务联动存在壁垒。四是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瓶颈,特别是基层公 共卫生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优、待遇偏低、流失率较高等问题, 成为制约服务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五是智慧化、数字化赋能不 足,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水平与大数据时代的要求不相适应,“健 康大脑”的建设和应用尚在起步阶段,数据孤岛现象依然存在。 这些问题,既是挑战,也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着力点。党的二 十大报告将“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作为重 要部署,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公共卫生服务是保障群众健康 的“第一道防线”,是实现“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 中心”转变的战略支点。抓好公共卫生工作,不仅是重大的民生 问题、社会问题,更是重大的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全市各级各 部门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推进公共卫生服务高质 量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以 “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铁有痕、踏石留印,把这件关乎千 家万户福祉的大事、实事办好办实。 二、聚焦关键,精准发力,系统构筑公共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 新格局 推动公共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问 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相统一,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 要方面,精准施策、重点突破。根据国家和省里的最新要求,结合 我市实际,下一阶段要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预防为主,在健全体制机制上实现新突破。要坚定 不移地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推动工作重心 从“治已病”向“治未病”前移。一要强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 “核心”地位。要按照“整体重塑、系统再造”的原则,深化疾 控体系改革,理顺体制机制,明确功能定位,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市、 县两级疾控中心的标准化建设,提升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 应急处置等核心能力,确保其在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 能够“一锤定音”。二要构建高效顺畅的医防协同机制。要打破 医疗机构与公共卫生机构之间的壁垒,建立健全人员通、信息通、 资源通的协同联动机制。推动二级以上医院设立公共卫生科室, 明确其参与公共卫生工作的职责。探索建立公共卫生医师制度, 鼓励临床医生参与公共卫生工作。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枢 纽”作用,使其真正成为健康管理的“守门人”。三要筑牢群防群 控的社会基础。要完善动员响应和组织运行机制,坚持专群结合, 将爱国卫生运动与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构建起横向到边、纵 向到底的社会动员网络,让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健康理念深入 人心。 (二)坚持数据驱动,在夯实健康档案根基上展现新作为。居 民健康档案是实施精准健康管理、评价服务效果的基础性工程。 档案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公共卫生服务的质量。必须下大力气解决 当前存在的档案不规范、不真实、不鲜活的问题。一要严格规范 化管理。要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及后续更新 要求,对健康档案的建立、使用、更新、质控等环节进行全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