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XX 区党校系统骨干教师教学能力培训班上
的研讨发言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
非常荣幸能有这样一个宝贵的机会,站在这里与大家交流学
习。首先,请允许我表达最诚挚的感谢,感谢区委党校为我们搭建
了如此高水平的学习平台,也感谢各位领导和老师们这一个月来
的辛勤付出。
为期一个月的培训,日程满满,内容充实,从区委党校的精心
授课,到赴 XX 市委党校的提升学习,再到跨区域的现场教学,每一
段经历都让我收获良多、感触颇深。站在这里,与其说是汇报成
绩,我更愿意把它看作是一次学习过程中的梳理和反思,分享一点
我个人浅薄的体会,希望能引发大家的共鸣,也借此机会向各位同
仁学习请教。
一、思想的“再充电”:从“教书匠”到“布道者”的身份
再认识
培训班开班仪式上,XX 校长的讲话对我触动很大。他提到的
“一家人”思维和苦练“内功”的要求,为我们这次培训定下了
基调,也让我从一开始就带着问题去思考:作为新时代的党校教师,
我们到底应该“教什么”和“怎么教”?我们的价值究竟体现在
哪里?
过去,我有时会不自觉地陷入一种“知识传递者”的惯性思
维中,认为只要把教材上的理论、文件里的政策讲清楚、说明白,
就算完成了任务。但这次培训,特别是通过一系列关于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专题授课,让我深刻认识到,党校教
师绝不能仅仅满足于做一个“教书匠”,更应该成为一个坚定的
“布道者”和思想的引领者。党校的讲台,是传播党的声音、锤
炼干部党性的神圣殿堂。我们的职责,不仅仅是“授业解惑”,更
是“铸魂育人”。
这次培训就像一个思想上的“加油站”,让我重新审视了自
己的知识结构和理论储备。面对日新月异的形势和干部队伍能力
提升的迫切需求,我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本领恐慌。我反思自
己,在理论的系统性、学理的深刻性以及政策解读的前瞻性上,都
还存在不小的差距。这促使我下定决心,必须把学习作为一种生
活态度和工作责任,不仅要向书本学,更要向实践学,向在座的各
位同仁学,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真正
做到“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无愧于党校教师这份光荣的
使命。
二、方法的“再革新”:从“单向灌输”到“多元互动”的
路径再探索
如果说思想的重塑是“为什么”的问题,那么教学方法的革
新就是回答“怎么办”的问题。这次培训安排的案例教学、现场
教学和学员上讲台等环节,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新型教学模式的
大门。
首先,是对案例教学的全新理解。过去我对案例教学的理解
比较肤浅,总觉得就是讲个故事,然后做个点评。但培训班开设的
三节高质量案例课,让我看到了一堂好的案例课是如何通过精心
设计,实现“以案导学、以学促用”的。一个好的案例,本身就是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它不是让教师单向输出观点,而是通过创
设情境,引导学员代入角色、分组研讨、交锋思想。在这个过程
中,教师的角色从一个“讲授者”转变为一个“引导者”和“点
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