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XX市农业农村局关于近期内审工作情况的报告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XX 市农业农村局关于近期内审工作情况的报 告 尊敬的 XX 副市长: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审计监督工作的决策 部署,进一步规范内部管理,提升涉农政策执行效能与资金项目管 理水平,根据年度工作安排,市农业农村局于近期组织开展了内部 审计工作。本次内审聚焦涉农政策落实和涉农资金项目两大核心 领域,旨在全面检视工作短板,防范化解风险隐患,确保各项强农 惠农富农政策不折不扣落到实处,财政资金安全高效运行。现将 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内审工作开展基本情况 本次内审工作坚持以服务全市“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为中 心,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作部署展开。为保障审计工 作的专业性和权威性,我局成立了由主要领导牵头的内审工作领 导小组,并抽调骨干力量组建了内审工作专班。专班成员共计 8 人,专业背景涵盖财务会计、农业经济、工程管理等多个领域,其 中包含注册会计师 1 人,中级审计师 2 人,形成了专业互补、协同 作战的复合型团队。 在审计方法上,我们积极借鉴先进经验,坚持“科技强审”理 念,推动审计工作从传统模式向现代化、数据化转型。审计期间, 充分利用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管理系统等 信息化工具,对海量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进行关联比对和深度挖 掘。例如,通过对惠农补贴发放数据与农户基础信息数据的交叉 验证,精准排查补贴发放中的异常情况。通过运用地理信息系统 (GIS)和无人机遥感影像,对部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工程进度 和建设质量进行非现场核查,有效提升了审计工作的广度和深度, 实现了由“抽样审计”向“总体分析”的转变,为精准发现问题、 客观公正评价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二、围绕核心领域,审计监督的主要发现 本次内审紧扣农业农村工作特色,以问题为导向,深入政策执 行末端和项目建设一线,力求织密织牢审计监督网络。 (一)聚焦政策执行,评估惠农政策落实成效 内审工作组系统梳理了 20XX 年以来我市出台和执行的 25 项重点涉农政策,选取了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置与应用补 贴、高标准农田建设、乡村产业发展扶持等关键政策作为审计重 点,深入 XX 县、XX 区等 4 个区县的 15 个乡镇进行穿透式审计。 审计发现,我市各项惠农政策总体执行情况良好,政策的覆盖 面和群众的知晓度不断提升,为稳定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发 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部分基层单 位对政策的理解和把握存在偏差。个别乡镇在执行农机购置补贴 政策时,对补贴机具的核验流程不够严谨,存在将部分不符合条件 的机具纳入补贴范围的风险。二是政策宣传引导的精准性有待加 强。审计走访中发现,部分偏远地区的农户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扶持、农业保险等政策的知情率不高,未能充分享受政策红利,影 响了政策效能的最大化发挥。三是政策执行的协同机制尚需完善。 在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整治工作的审视中发现,部 分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盘点、登记和财务公开程序不够规范, 存在与相关监管部门信息共享不及时、联动不足的现象,削弱了 监管合力。针对上述问题,审计组提出了强化政策培训、创新宣 传方式、健全联动机制等 6 条具体建议。 (二)紧盯资金监管,筑牢财政资金“安全阀” 资金是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血液”。本次审计将涉农资金 管理使用情况作为重中之重,对 20XX 至 20XX 年度中央及省级 下达的转移支付资金、市级财政安排的专项资金共计 1.8 亿元的 管理使用情况开展了专项审计。审计过程中,创新采用了“账目 核对+项目现场+农户走访”的三维审计法,对资金从预算编制、 指标下达、拨付使用到绩效评价的全链条进行追踪。 审计结果表明,我市涉农资金管理制度体系基本健全,资金拨 付流程总体规范,未发现重大违法违纪问题。但审计也揭示出一 些管理上的薄弱环节。一是部分项目预算执行进度不理想。在对 我局负责的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基地改造提升等 6 个项目的部门 评价复核中发现,个别项目因前期勘察设计不够充分、外部施工 条件变化等原因,导致资金支付进度滞后于计划进度,影响了财政 资金的使用效益。二是资金整合与统筹效能有待提升。审计发现, 部分区县在涉农资金的统筹整合使用上,仍存在“撒胡椒面”的 现象,未能完全做到集中力量办大事,个别领域的资金投向与本地 农业主导产业发展的契合度不高。三是末端支付环节存在风险点。 在对部分乡镇的账务检查中发现,存在少量以现金形式发放劳务 费、采购款项未使用对公转账的情况,虽然金额较小,但存在廉政 风险和监管漏洞。对此,审计组已提出加快预算执行、优化资金 投向、规范支付行为等 9 条审计建议。 (三)护航项目建设,打好风险防控“组合拳” 重大项目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