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铭记苦难辉煌,赓续红色血脉,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奋勇担当——观看电影《南京照相馆》心得体会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铭记苦难辉煌,赓续红色血脉,在新时代新征 程上奋勇担当——观看电影《南京照相馆》心 得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 的清醒剂。”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电影《南京照相馆》以其深沉的历史 笔触和震撼的艺术表现力,将我们带回了 1937 年那个山河破碎、 血雨腥风的寒冬。影片聚焦南京沦陷后一群普通百姓在“吉祥照 相馆”内,为保存日军暴行铁证而展开的惊心动魄的“罪证保卫 战”。他们手无寸铁,却在民族危亡的至暗时刻,以惊人的勇气、 智慧和牺牲精神,点燃了传递真相、守护民族尊严的微光,谱写 了一曲荡气回肠的生命壮歌。作为一名“90 后”年轻干部,观 影之后,心灵受到极大震撼与洗礼,对伟大的抗战精神、厚重的 民族苦难、沉甸甸的历史责任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以下,结合 年轻干部工作实际,谈几点深刻体会。 一、以史为镜之明,烛照初心使命,在铭记历史中筑牢理 想信念根基 “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南京大屠 杀是人类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南京照相馆》以个体命运映 射宏大历史,通过邮差阿昌、照相馆老板娘毓秀、老板老金等普 通人的视角,逼真再现了侵略者的野蛮暴行和同胞们的深重苦难。 那些在暗房中逐渐显影的暴行底片,是铁证如山的国家伤痕,更 是民族集体记忆的永久烙印。这部影片以其独特的方式警示我们: 历史的硝烟虽已散去,但血的教训不容忘却,历史的镜子必须永 远擦拭明亮。 (一)铭记民族伤痛,砥砺复兴志向。电影中,照相馆狭小 空间里集结的众生相,是当时四万万同胞挣扎于日军铁蹄下的真 实缩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以爱国 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伟大胜利。”这份沉痛的历史记忆,正 是激发我们年轻一代深刻理解“落后就要挨打”、深切认同“国 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的铁的事实依据。作为年轻干部, 要深刻认识到我们今日和平安宁、发展繁荣的来之不易,时刻警 醒民族苦难,将历史屈辱感转化为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毕生奋斗的崇高志向。要常怀忧患 意识,深刻认识到我国在前进道路上依然面临各种风险挑战,唯 有自身强大方能赢得尊严。 (二)感悟抗争伟力,坚定理想信念。在日军严密封锁和疯 狂搜捕下,照相馆内的普通人从最初的恐惧自保,到被底片揭露 的真相所震撼、觉醒,最终选择团结起来,用生命与智慧守护真 相,传递希望。这种在绝境中迸发出的勇气和凝聚力,正是中华 民族不屈不挠、视死如归的抗战精神的生动写照。习近平总书记 指出:“革命理想高于天。”影片中人物的选择深刻昭示,正是基 于对正义必胜的信念、对家国前途的担当、对民族未来的希望, 支撑着他们在至暗时刻做出如此壮举。作为年轻干部,我们要从 中汲取精神滋养,不断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要将个 人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无论面临何种风浪考验,都要始 终保持政治定力,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三)传承斗争基因,勇于攻坚克难。影片中的“罪证保卫 战”,是一场没有硝烟却同样凶险的斗争,是手无寸铁的平民运 用智慧与敌人进行的特殊较量。从阿昌假扮学徒、学习冲印技艺, 到他们精心伪装、巧妙周旋,再到最终冒险传递底片的方案,无 不体现了在极端困难下不屈的斗争意志和创造性的斗争智慧。习 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依靠斗争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斗 争赢得未来。”年轻干部成长在和平年代,缺乏重大斗争的严峻 考验,但新时代新征程上依然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 征服。我们要传承好这份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基因,在面 对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急难险重的严峻挑战、意识形态领 域的复杂斗争时,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练就“踏平 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钢铁意志。 二、以民为心之挚,涵养公仆情怀,在传承精神中强化使 命担当 影片的核心人物——邮差阿昌、毓秀、老金以及更多在“吉 祥照相馆”内外寻求庇护的普通百姓,他们不是天生的英雄,却 在民族危难之际展现出了人性最光辉的一面。他们的行动彰显了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这一朴素真理。习近平总书记谆谆教导: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影片深刻启示我们,正是无 数这样默默无闻的个体所汇聚的力量,才是民族存续、国家振兴 的根本依托。年轻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必须深 刻体悟“人民至上”的分量,将为民服务融入血脉、化作行动。 (一)强化宗旨意识,坚守人民立场。阿昌冒充学徒、毓秀 假扮夫妻、老金冒险教学,他们的行为最初源于求生本能,但最 终升华为保护国家、守护同胞的民族大义。其行为转变的根本动 力,在于内心深处那份朴素的、对同胞命运相连的情感。习近平 总书记要求:“干部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同人民风雨同 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年轻干部要时刻铭记自己是“人民 公仆”的身份定位,无论身处何种岗位,都要站稳人民立场,深 刻认识到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 要带着真挚感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 疾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