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XX 市“十五五”规划专题协商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十五五”规划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专
题协商会,正当其时,意义重大。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
彻中央和省委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听取市政协的专题
调研成果,集思广益、凝聚共识,共同谋划我市未来五年乃至更
长时期城市发展的宏伟蓝图。
刚才,XX 同志代表市政协调研组,详细介绍了《关于“十
五五”中心城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调研报告》的主要内容。这
份报告聚焦市中心城区路网规划、地下管网、城市更新等关键领
域,问题导向鲜明,分析研判深刻,提出的意见建议具有很强的
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为此次调研
付出辛勤努力的市政协领导、各位委员和专家同志们,表示衷心
的感谢!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
局,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十四五”以来,我们坚持以人民
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加大投入,着力补齐短板,城市面貌和
功能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特别是去年以来,我们大力实施城市
更新行动,全年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 513 个,惠及居民超过
6.8 万户,改造建筑面积超过 500 万平方米;同时,新改建排水
管网 52.3 公里、燃气管网 41.9 公里,一批群众急难愁盼的基础
设施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
的结果,也为我们谋划“十五五”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志们,“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
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五年,也是推动我市城市发展转型升级、实
现能级跃升的攻坚五年。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对标新时代新
要求,对标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我市的城市规划建设
管理工作仍然面临诸多挑战。比如,城市基础设施的系统性、完
整性仍有不足,特别是地下管网等“里子工程”历史欠账较多,
内涝治理、管网老化等问题仍需下大力气解决;城市路网体系尚
不完善,对照全省提出的建成区路网密度达到 8 公里/平方公里
的目标,我们还有一定差距;城市治理的精细化、智慧化水平有
待提高,从“管理”向“治理”的转变尚未完全到位。这些问题,
既是挑战,更是我们未来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市政协的调研报告,为我们精准“把脉”,开出了良方。接
下来,各相关部门要认真研究、主动吸纳报告提出的宝贵意见。
借此机会,围绕科学编制和实施“十五五”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专
项规划,我讲五点意见。
一、坚持前瞻引领,以高水平规划指导高质量发展
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是城市发展的“第一粒扣子”。“十
五五”期间,我们必须把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权威性摆在更
加突出的位置。
首先,要提升规划的战略高度。我们的规划,不能再是简单
的项目清单和指标汇总,而应是体现城市发展哲学和治理理念的
战略性文件。要主动对标国家提出的韧性城市、低碳发展、创
新驱动等重大战略将这些新理念、新要求全面融入到城市空间结
构、功能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的各个环节。要系统思考城市在区
域发展格局中的定位,强化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确保一张蓝
图干到底。
其次,要增强规划的科学内涵。市政协报告中提到,要加快
电力、交通、消防等专项规划的编制进度,力争实现控制性详细
规划全覆盖,这是非常中肯的建议。我们不仅要加快“编”,更
要注重“研”,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手段,提升
规划编制的科学性。要建立“以人定房、以房定地”的技术逻辑,
科学预测人口规模和结构变化,合理配置各类生产生活生态空间,
让城市发展更有序、更可持续。
最后,要维护规划的刚性约束。规划一经法定程序批准,就
具有法律效力,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严格遵守。要进一步完善
市规划委员会的决策机制,可以借鉴外地经验,探索推行重大事
项票决制,提高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水平。要坚决杜绝“规划
跟着项目走、领导一句话就改规划”的现象。对于违反规划的行
为,特别是违法建设,必须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发现一起、查处
一起,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二、聚焦强基固本,以高标准建设筑牢城市之基
如果说规划是蓝图,那么建设就是将蓝图变为现实的关键一
环。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短板弱项,全面提升城市基础
设施的承载能力和安全韧性。
第一,全力织密畅通高效的“城市路网”。交通是城市的命
脉。我们要下定决心,在“十五五”期间打一场交通基础设施提
质升级的攻坚战。要以建成区路网密度达到 8 公里/平方公里为
目标,加快打通各类“断头路”,畅通城市微循环。要系统优化
主次干道和支路的级配,提升道路通达性。同时,要科学规划公
共交通线路,优化站点布局,实现中心城区公交站点 500 米覆盖
率的持续巩固和提升,倡导绿色出行,缓解中心城区的交通拥堵
问题。
第二,系统重构安全可靠的“地下管网”。地下管网是城市
的“生命线”,是看不见的“里子工程”。我们不能只重“面子”
不顾“里子”。“十五五”期间,要启动对全市地下管网的全面
“体检”,摸清家底,建立数字档案。要加大投资力度,全面推
进老旧破损、材质落后的供水、排水、燃气等管道的更新改造。
要学习借鉴 XX、XX 等先进城市的经验,在城市新区建设和旧
城改造中,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地推进综合管廊建设,将电力、
通信、给排水等多种管线集于一体,从根本上解决“马路拉链”
问题,提升城市运行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