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5 年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推进会议上
的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非常荣幸能够代表 X 乡,在此次会议上就我乡在
道路交通安全领域的探索与实践作经验汇报。农村道路交通安全
是安全生产体系的基石,更是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影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成效的重大民生工程。面对新形势、新挑
战,我乡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初步构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理
模式,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下面,我将我乡的主要做法和体
会向各位作一简要汇报。我们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深刻认识到农
村地区道路等级低、安全设施不完善、群众安全意识相对薄弱等
客观现实。为此,我们聚焦“责任、源头、管控、宣教”四大关
键环节,以“四措并举”为总抓手,全力守护群众的平安出行路。
一、坚持高位统筹,构建“责任一体化”的严密治理格局
安全之堤,责任为基。我们深刻认识到,任何工作的有效推
进,都离不开一个权责明晰、运转高效的责任体系。为此,我们
把健全责任链条作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首要任务,致力于构建
一个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一体化”治理格局。首先,强化顶
层设计与政治担当。乡党委、政府始终将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置于
全乡发展的核心位置,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我们定期
召开党委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分析研判风险,
决策重大事项,确保了工作方向不偏、力度不减。通过高位推动,
让全乡各级干部首先从思想深处绷紧“安全弦”,深刻认识到“万
无一失”的极端重要性和“一失万无”的严重后果,从根本上杜
绝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其次,推动责任体系向基层末梢延伸。
为破解农村地区责任虚化、管理悬空难题,我们创新并严格执行
“乡、村、户”三级联动责任制。乡级层面,由党政主要领导负
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乡干部全员进村蹲点,将责任分解到人
头、落实到岗位。村级层面,我们将全乡划分为若干网格,明确
全乡 39 名村干部作为网格员,对自己片区内的道路状况、车辆
信息、驾驶员动态全权负责,做到划片包段、守土尽责,实现目
标、措施、人员、责任“四落实”。户级层面,我们着重抓住驾
驶员这个“移动的风险源”,组织各村与辖区内全部 996 名机动
车驾驶员逐一签订《道路交通安全责任书》。这份责任书不仅是
形式上的约定,更是内容详实的责任清单,明确了驾驶员在遵守
交规、车辆保养、安全行车等方面的具体义务和主体责任,从而
将安全防线筑牢在每个家庭、每个驾驶员心中,成功编织了一张
覆盖全乡、无缝衔接的平安出行防护网。
二、聚焦源头防控,筑牢“风险网格化”的坚实安全屏障
防范胜于救灾,隐患险于明火。我们坚持“预防为主”的方
针,将工作重心从事后处理向事前防范转移,通过系统性的隐患
排查与整治,努力从源头上消除风险,筑牢物理安全屏告。我们
建立了由乡党委、政府统筹指挥,村组全面参与,群众广泛监
督的立体化排查机制。针对我乡境内 X 省道和 X 县道两条交通
主动脉,以及延伸至 69 个村民小组的“毛细血管”通组路段,
开展了全覆盖、拉网式的专项排查行动。排查重点聚焦“三高一
多”和“三急一差”等事故易发多发点位。排查内容不止于路面,
更延伸至道路两侧,对路面塌陷、路基沉降、边坡松动、防护设
施缺失、警示标识不清以及易发生塌方滑坡等地质灾害风险点,
进行全面细致的勘察登记。对于排查出的每一个隐患点,我们都
严格实行台账化、清单式管理。建立详尽的《X 乡道路交通安全
隐患台账》,对每一处隐患的位置、类型、风险等级、责任单位、
整治时限等信息进行清晰标注,并辅以影像资料,做到“一患一
档”。在此基础上,我们采取分类施策、精准治理的方式,针对
不同问题对症下药。对于能立即整改的,如路面杂草、泥沙堆积
等,我们迅速组织人力进行清理,累计清理里程超过 6 公里,有
效保障了路面洁净和通行顺畅。对于需要增设安全设施的,我们
积极筹措资金,已在关键点位增设和更新警示牌、减速带、凸面
镜等安防设施超过 50 个。通过这种精细化的源头治理,我们不
仅提升了道路的硬件安全水平,更重要的是建立了一套动态更新、
闭环管理的风险防控长效机制,力求将各类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
状态。
三、突出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