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民法典宣传月工作总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
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
2025 年 5 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施行五周年,
也是第五个“民法典宣传月”。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
于民法典宣传的重要指示精神,XX 法院紧扣“美好生活民法典
相伴”主题,立足审判职能,创新宣传形式,全方位、多层次开
展民法典宣传活动,推动民法典精神深入人心,为法治社会建设
注入强大动力。
一、高点站位,强化组织领导
(一)统筹部署,压实责任
XX 法院高度重视民法典宣传月活动,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
宣传月工作领导小组,精心谋划,统筹部署。制定《2025 年民
法典宣传月实施方案》,明确“进机关、进乡村、进校园、进企
业、进网络”五维宣传路径,细化责任分工,确保活动有序推进。
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调整
宣传策略,确保宣传效果。
(二)示范引领,以学促行
将民法典学习纳入党组中心组年度学法计划,组织全院干警
参加“民法典司法解释专题培训”,邀请专家学者对民法典的重
点内容进行深入解读,特别是对合同编、物权编新修订条款进行
详细讲解,使干警们准确把握立法精神,提高运用民法典维护人
民权益、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和水平。开
展“法官讲法典”活动,班子成员带头深入社区宣讲,累计授课
12 场次,覆盖干部群众 800 余人。通过法官的专业讲解,让民
法典真正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二、多维联动,创新宣传载体
(一)线下宣传“接地气”
1.乡村普法润民心。联合司法所、村委会开展“民法典赶大
集”活动,充分考虑农村群众的实际需求和接受能力,通过案例
展板、方言快板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讲解土地承
包、赡养继承等热点问题。活动现场气氛热烈,群众积极参与,
发放定制普法手册 2000 余份,有效提高了农村群众的法律意识
和法治观念。
2.校园普法护成长。在辖区中小学举办“模拟法庭”活动,
选取校园欺凌、网络打赏等与青少年密切相关的典型案例,由学
生扮演审判长、原被告等角色,法官现场点评指导。这种沉浸式
的普法教育方式,让青少年在参与中学习法律知识,感受法律的
威严,激发了他们的学法兴趣,增强了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
治观念。
3.企业普法优环境。针对辖区电商产业园的实际需求,开展
“民法典护航新业态”专题讲座,重点宣讲电子合同、知识产权
保护等内容。法官们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相关法律知
识,为企业提供法律风险提示 30 余条,帮助企业增强法律风险
防范意识,促进企业依法经营、健康发展。
(二)线上宣传“聚人气”
1.制作“民法典微剧场”系列短视频,以情景剧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