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XX镇卫生院传达市卫健委会议精神暨部署重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 XX 镇卫生院传达市卫健委会议精神暨部署 重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此召开全院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有两项:一是及 时、全面、深入地传达学习 7 月 29 日市卫健委重点工作推进会 的精神实质与核心要求;二是以此为契机,结合我院当前面临的形 势与挑战,对下一阶段的关键任务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 这次会议,既是一次思想统一会,也是一次任务部署会,更是一次 责任压实会。希望全体与会人员,包括院领导班子、全体职工以 及 21 个村卫生所的负责同志,都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 真领会,抓好贯彻。 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深刻领会形势,准确把握市级会议核心要义,切实增强推 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自觉与行动自觉 前不久召开的市卫健委重点工作推进会,是在全市卫生健康 事业进入转型升级、攻坚克难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 议精准研判了当前我们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系统部署了事关人民 群众健康福祉的三项核心工作。其精神要义,可以概括为“三大 警钟”与“三道防线”。 (一)敲响公共卫生安全警钟,筑牢传染病“立体防控”防线。 市卫健委会议指出,当前我市的公共卫生安全形势呈现出 “传统与新型并存,输入与本土交织”的复杂局面。一方面,以黑 热病为代表的地方性、再发性传染病防治工作不容丝毫松懈。根 据市疾控中心的监测数据,我市作为黑热病的历史疫区,自 2021 年出现散发病例以来,防控压力持续存在。进入 2024 年,特别是今 年上半年,全市累计报告的黑热病病例数虽仍在低位运行,但已呈 现出从个别乡镇向周边区域扩散的潜在风险。这警示我们,对于 这类“沉寂”后又“复燃”的疾病,必须保持常态化的高度警惕, 其防治工作绝非一时之功,而是需要长期坚持的系统工程。 另一方面,以麻疹为代表的呼吸道传染病输入性风险正显著 增高。据国家疾控中心通报,2024 年以来,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麻 疹疫情呈高发态势,病例数相比前几年增长了数倍。我国虽总体 平稳,但境外输入压力巨大,国内部分口岸城市已报告多起输入性 病例及引发的本土传播。今年上半年,我市也监测到 2 例麻疹确 诊病例,均为外地输入,虽未造成大范围扩散,但足以说明“外防输 入”的城墙并非固若金汤。市里要求,必须树立“平战结合”的 理念,建立健全更为灵敏的多点触发监测预警体系,将防控关口前 移,做到“发现在早、处置在小”。 (二)敲响医保基金安全警钟,筑牢规范诊疗“制度笼子”防 线。 医保基金是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其使用的安全、 规范、高效,直接关系到民生福祉与社会稳定。市卫健委会议深 刻剖析了当前定点医疗机构在医保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强 调必须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来认识和推进医保支付资格管 理工作。 会议明确指出,过去的医保管理,重事后审核、轻事中监督,存 在一定的滞后性。当前,全市正在全面推行定点医疗机构相关人 员医保支付资格管理,核心是从对“机构”的管理,延伸到对“医 务人员个体”的管理,建立个人信用和执业行为与医保支付资格 直接挂钩的机制。这是一种管理模式的根本性变革,旨在通过精 细化、前置化的监管,倒逼医疗服务行为回归“合理检查、合理 用药、合理治疗”的本源。市里要求,所有定点医疗机构必须无 条件、不折不扣地执行新规,立即组织全员培训,确保每一位开具 处方、提供服务的医务人员都熟知政策红线,都明白违规成本,真 正实现从“不敢违规”到“不想违规”的转变。 (三)敲响医德医风滑坡警钟,筑牢行业清风“思想根基”防 线。 医疗卫生事业是技术密集型行业,更是承载着道德与信任的 良心事业。市卫健委在会上通报了几起群众反映强烈的医德医风 典型案例,问题主要集中在服务态度生硬冷漠、诊疗过程沟通不 足、过度医疗、不合理收费等方面。这些问题虽然只是个别现象, 但其负面影响巨大,严重损害了整个卫生健康系统的社会形象和 公信力。 会议强调,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不是一项软任务,而是必须抓 紧抓实的硬约束。它关乎人心向背,关乎事业兴衰。市里决定,从 现在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为期半年的医疗卫生机构医德医风 问题集中整治行动。这次整治,不是走过场、一阵风,而是要动真 格、求实效。要求各单位必须直面问题,深挖根源,从思想教育、 制度建设、监督考核、执纪问责等多个维度综合施策,以刮骨疗 毒的勇气和决心,彻底扭转不良风气,重塑医务人员“敬佑生命、 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 同志们,市卫健委会议精神的核心,就是要求我们必须时刻保 持清醒头脑,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统筹好发展与安全,一 手抓业务提升,一手抓风险防控,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二、正视问题短板,清醒认识发展根基,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审 视自身工作 传达学习上级精神,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自身问题。我们必 须对照市里的新要求、新标准,进行一次全面、深刻的自我审视。 过去一年,在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我院的基础设施得到改善,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覆盖面稳步扩大,群众就医体验有了一定提升。 这些成绩值得肯定。但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与市卫健委的 高标准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相比,我们的工 作还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短板和弱项。 (一)在公共卫生防线上,存在“反应不快、基础不牢”的问 题。 一是监测预警的“哨点”不够灵敏。我们的传染病监测网络 主要依赖于门诊日志和常规上报,对于隐性感染和非典型症状的 早期识别能力不足。村卫生所作为最前沿的哨点,其敏感性和报 告及时性仍有待加强。面对黑热病这类潜伏期长、症状不典型的 疾病,我们的主动筛查和流调溯源能力还存在明显短板。 二是防控措施的“闭环”不够严密。例如,在麻疹防控中,我 们对流动儿童、未全程接种儿童等重点人群的摸排、登记和疫苗 补种工作,还存在盲区和死角。健康教育的形式仍然偏于传统,多 是发传单、贴标语,缺乏针对性、互动性和实效性,群众的防病意 识和健康素养提升效果不彰。 (二)在医保基金监管上,存在“认识不深、执行不严”的问 题。 一是对政策的理解和敬畏之心有待加强。部分医务人员,甚 至是个别科室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