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教育局长在社区教育资源整合与秋季课程筹备会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教育局长在社区教育资源整合与秋季课程筹备 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当下,社区教育已成为推动我县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重要一 环,它连接着学校与社会,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切身利益。随着时 代的发展,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对多样化课程 的期待也越来越高。做好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精心筹备秋季课程, 是我们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天召开这次会议,就是要大家统 一思想,明确任务,拿出实招,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让社区 教育真正惠及全县百姓。 一、凝聚共识,筑牢社区教育资源整合之基 社区教育资源整合不是一句空话,它关系到我县教育资源能 否得到最大化利用,关系到群众能否享受到更优质、更便捷的教 育服务。只有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打破资源壁垒, 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一)资源整合是社区教育发展的引擎 资源整合就像给社区教育装上了强大的引擎,能让分散的资 源产生 1+1>2 的效果。当前,我县社区教育资源存在分散、重 复建设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教育效能的发挥。一是部分社区拥有 闲置的活动场地,配备了一些基础的教学设备,但由于缺乏专业 的师资和系统的课程安排,这些场地和设备的利用率不足 30%。 比如,城东社区的文化活动中心,每周只有不到 5 天有活动,大 部分时间处于闲置状态。二是一些中小学校拥有优质的师资力量 和丰富的教学资源,但受限于校园围墙,这些资源难以辐射到社 区。据统计,我县中小学有近 200 名教师具备开展课外辅导、兴 趣培养等课程的能力,但参与社区教育的比例还不到 10%。三是 县直相关单位也有各自的教育资源,如县文化馆有专业的艺术老 师,县农业农村局有农业技术专家,但这些资源与社区的对接不 够紧密,没有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 (二)协同合作是资源整合的关键纽带 单打独斗难以做好社区教育资源整合工作,只有各部门、各 单位协同合作,才能让资源整合之路走得更稳、更远。一是建立 健全协同合作机制。要成立社区教育资源整合工作领导小组,定 期召开工作会议,研究解决资源整合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领导小 组要明确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分工,确保各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二是加强信息共享。各单位要将自身的教育资源信息进行梳理汇 总,建立统一的资源信息平台。通过平台,社区可以及时了解各 单位的资源情况,各单位也能知晓社区的教育需求,实现资源与 需求的精准对接。三是开展联合活动。各单位要结合自身优势, 与社区联合开展各类教育活动。比如,县文化馆可以与社区合作 开展书画培训班,县农业农村局可以到社区举办农业技术讲座, 通过联合活动,让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四是强化沟通协调。在资 源整合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矛盾和问题,各单位要加强沟通 协调,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对于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及时 向领导小组汇报,共同研究解决方案。 (三)惠民利民是资源整合的根本目标 我们开展社区教育资源整合工作,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让群众 受益,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服务。一是满足 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的群众有着不同 的教育需求,有的想学习技能,有的想培养兴趣爱好,有的想了 解健康知识。通过资源整合,我们可以为群众提供更加丰富多样 的教育课程和服务,满足大家的不同需求。二是提高教育资源的 可及性。要将整合后的教育资源向社区延伸,在社区设立教学点, 让群众步行或骑行较短距离就能到达学习场所。同时,要优化课 程安排,合理设置上课时间,方便群众参与学习。三是降低群众 的教育成本。整合后的教育资源可以实现共享,避免了资源的重 复建设和浪费,从而降低了教育成本。我们要通过多种方式,让 群众以较低的成本享受到优质的教育服务,减轻群众的经济负担。 四是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通过参与社区教育活动,群众 可以学到知识、技能,结交朋友,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我们要不 断提高社区教育的质量和水平,让群众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和满 足,提升他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四)创新机制是资源整合的持久动力 要让社区教育资源整合工作持续推进,必须不断创新工作机 制,为资源整合注入持久动力。一是创新资源共享机制。要打 破部门、单位之间的资源壁垒,建立跨部门、跨单位的资源共 享机制。对于一些闲置的教育资源,要通过租赁、借用等方式 进行盘活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二是创新投入机制。要改变 以往单一的财政投入模式,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鼓励社会力 量参与社区教育资源整合工作,通过捐赠、赞助等方式为资源整 合提供资金支持。同时,要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和监督,确保资金 用在实处。三是创新激励机制。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在社区 教育资源整合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通过 激励措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人人关心、支持、 参与资源整合工作的良好氛围。四是创新评估机制。要建立科学 合理的评估机制,定期对社区教育资源整合工作进行评估。评估 内容包括资源利用率、群众满意度、课程质量等方面。根据评估 结果,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方法,不断提高资源整合工作的水平。 二、精准规划,明晰秋季课程筹备之向 秋季课程筹备是社区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关系到社区教育 的质量和效果。我们要精准规划,根据群众需求和实际情况,设 置合理的课程,确保秋季课程能够顺利开展,让群众满意。 (一)课程设置要贴合群众需求 课程设置是秋季课程筹备的核心,只有贴合群众需求的课程, 才能吸引群众参与,才能真正发挥社区教育的作用。一是开展广 泛调研。要组织人员深入社区,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入户走 访等方式,了解群众的教育需求。重点关注老年人、青少年、上 班族等不同群体的需求,掌握他们想学什么、想怎么学。二是 分类设置课程。根据调研结果,将课程分为不同的类别,如老 年教育类、青少年辅导类、职业技能类、文化艺术类、健康养生 类等。针对不同的群体,设置相应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三是 突出地方特色。结合我县的地方文化和产业特色,设置具有地方 特色的课程。比如,我县是农业大县,可以设置农业种植、养殖 技术课程;我县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可以设置地方历史、民俗 文化课程等。四是动态调整课程。建立课程动态调整机制,根据 群众的反馈和需求变化,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对于受欢迎的课程, 可以增加课时或开设多个班次;对于不受欢迎的课程,要分析原 因,进行改进或取消。 (二)教学内容要注重实用价值 群众参与社区教育,更多的是希望学到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