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党校法律研究生关于党性教育与党性锻炼
的学习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身在 XX 省委党校熔炉中淬炼的法律专业研究生,
我有幸在这座精神的殿堂、思想的高地,接受了一场系统而深刻
的党性教育与党性锻炼。近段时间的学习,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不仅丰富了我的理论知识,更荡涤了我的思想灵魂。特别是围绕
“纪律与作风”这一核心议题的深入研讨,让我对新时代党员的
责任与使命,有了更为清醒的认知和更为坚定的担当。在此,我愿
以一名普通学员的身份,怀着谦逊之心,分享几点粗浅的感悟与思
考,以求教于各位师长与同学。
一、以理论清醒砥砺纪律自觉,筑牢忠诚之魂
党性教育,首在理论武装。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
础,而纪律上的严明,则是对这份坚定最直接的检验。过去,我可能
简单地将党的纪律视作一系列“不可为”的清单,一种外在的约
束。通过本次系统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党的纪律首先是根植于科
学理论之上的政治自觉,是党员内心深处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的
情感认同与理性遵循。
学习让我更加透彻地理解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这
不仅是写在文件里的政治论断,更是引领全党全国人民在新征程
上披荆斩棘、行稳致远的根本保证。周恩来同志曾言:“世界上
最聪明的人是最老实的人,因为只有老实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
史的考验。”这份“老实”,在政治上就是绝对的忠诚。作为一名
党员,特别是作为一名未来的法律工作者,这种忠诚必须是纯粹的、
无条件的。它体现在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每一个具体行动中,
体现在日常工作与生活的点滴言行里。它要求我在面对大是大非
时旗帜鲜明,在面对各种诱惑考验时立场坚定,确保自己的思想与
行动,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去年全党开展的党纪学习教育,更像是一场及时的“思想整
训”。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为全体党员划定了
清晰的行为边界和纪律红线。逐章逐条地研读,让我对“六大纪
律”的内涵与要求有了全新的、更为具象的理解。我认识到,政
治纪律是打头的、管总的,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
生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无一不
是政治纪律在不同领域的具体体现。作为一名法律研究生,我更
从“纪法关系”的维度深化了思考。党的纪律严于国家法律,党
员的身份决定了其必须用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法律是公民的
底线,而党纪则是党员的底线,是维护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的生命
线。这份认知,让我对“全面从严治党”有了痛彻心扉的理解,也
让我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多了一份沉甸甸的敬畏。没有脱离
政治的业务,同样,没有脱离纪律的法律实践。只有将遵规守纪内
化为一种生活习惯与思维方式,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真正做到公
正司法、为民服务,守住清白、护住底线。
二、以历史镜鉴淬炼过硬作风,夯实担当之基
作风,是党性的外在表现,是党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
集中反映。优良的作风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艰苦卓绝的斗争实
践与红色血脉的赓续传承中,一点一滴磨砺出来的。本次党校学
习安排的现场教学,便是一堂最为震撼心灵的作风教育课。
在 XX 战役烈士纪念碑前,当大家整齐列队,重温入党誓词,每
一个字句都仿佛带着历史的回响,敲击在心上。聆听那段炮火纷
飞、浴血奋战的革命历史,凝视着展陈馆里一件件锈迹斑斑的武
器、一封封浸透思念的家书,我的内心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革命
先辈们在那样艰苦卓绝的环境下,所展现出的,是何等坚定的理想
信念、何等无畏的牺牲精神、何等纯粹的为民情怀。一位授课老
师在微党课中提到的一个细节让我记忆犹新:在那个缺衣少食、
生死一线的年代,战士们最大的心愿,或许只是让身后的人民能够
安稳地生活,让孩子们能有安宁的童年。这种“功成不必在我,功
成必定有我”的境界,正是共产党人最宝贵作风的生动写照。
从历史回到现实,我常常反思,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享受
着前人奋斗换来的丰硕成果,是否还保有那份艰苦奋斗、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