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2025年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2025年县委理论学习中 心组专题学习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门安排时间,召开这次专题学习会,核心任 务是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结合我们*县的实际,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的 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在全县上下深入推进“十四五”规划、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的关键时期,重温和深化对这一重要思想的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 的历史意义。刚才,几位同志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分享了学习心得和体会,讲得 都很好,听后很受启发。下面,结合大家的发言和我的思考,再讲几点意见。 一、以更高站位深化思想认识,在学深悟透中把握精髓要义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 分,是我们党不懈探索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理论升华和智慧结晶,为我们推进美丽 中国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要站 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 第一,要深刻领会其蕴含的重大政治意义。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 发展的根本大计,生态环境问题本质上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但根子上是政 治问题。抓好生态环境保护,是对我们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的直 接检验。我们必须心怀“国之大者”,深刻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 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自觉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 程。全县各级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将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成 果,具体体现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确保中央、 省委和市委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在*县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 第二,要深刻领会其蕴含的深邃哲学智慧。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系统回答了为 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一系列重大理论 和实践问题,充满了对自然规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洞见。“绿水青山就是金 山银山”的理念,科学阐明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彻底扭 转了把发展与保护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 想,要求我们必须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出发,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 文明建设。我们要深入学习这些充满东方智慧和哲学思辨的论述,坚持人与自然和 谐共生,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的天更 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更优美。 第三,要深刻领会其蕴含的明确实践导向。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学习习 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最终要落脚到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工作发展上。我们必须牢牢 把握*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功能区的战略定位,主动对标对表,把思想伟力转 化为推动*绿色发展的强大动力。要通过学习,不断提高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战略眼光和专业水平,真正做到用这一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 工作。要紧密结合我县生态环境保护的短板弱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 题,拿出实招硬招,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让人民群众在优美生态环境中拥有更 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以更高标准审视发展现状,在肯定成绩中正视差距不足 近年来,我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 发展之路,全县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高水平。这 是我们必须充分肯定的。 一是生态基底更加坚实。我们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持续推进国土绿化和生态 修复。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县森林覆盖率已达到73.5%,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 护,一幅“山川披绿、林海连绵”的画卷正在*大地徐徐展开。二是环境质量稳步向 好。我们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5年以来,我县空气质 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8.5%,PM2.5平均浓度持续下降;全县主要河流水质优良率保 持100%,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在100%;城乡生活垃圾无害 化处理率达到99.8%,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这些数据背后,是我们无数干部 群众的辛勤付出。三是治理能力显著提升。我们坚持用改革创新的办法破解生态难 题。特别是近两年来,我们集中力量实施了一批关键性的生态治理工程。比如,备 受关注的*镇老旧管网提质增效工程已全面竣工,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扰城区的雨污混 流问题,沿线河流水质得到根本性改善。我们还率先探索建成了“智慧环保”非现场检 查监管平台,通过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对重点排污单位进行全天候监 控和智能预警,监管效能提升了近40%,实现了对守法企业的“无事不扰”和对违法行 为的“利剑高悬”。四是绿色发展动能增强。我们积极探索“两山”转化路径,将生态优 势源源不断地转化为发展优势。生态旅游、康养产业、绿色有机农业等蓬勃发 展,成功创建了一批省级生态乡镇和美丽乡村示范点。我们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 线,将全县超过30%的国土面积纳入刚性保护,为子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生态财富和 发展空间。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对标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刻内 涵,对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新期待,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 题和短板。主要体现在:一是发展与保护的矛盾依然突出。我县产业结构偏重、能 源结构偏煤的格局尚未根本改变,一些高耗能、高排放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压力巨 大,绿色发展的内生动力仍需加强。二是环境治理的深层次问题尚未完全解决。一 些历史遗留的环境问题,如部分矿山修复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城乡接合部环境脏 乱差等,仍然是难啃的“硬骨头”,治理任务十分艰巨。三是环境监管能力有待进一步 提升。尽管我们建设了“智慧环保”平台,但在基层,我们的环保队伍专业人才不足、 技术装备落后、执法能力偏弱的状况依然存在,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水平有待提 高。四是部分干部的思想认识还不到位。少数干部仍然存在重经济发展、轻生态保 护的惯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