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关于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研讨发言材料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关于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研讨发言材料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非常荣幸能有这次宝贵的机会,和大家一同交流学 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的心得体会。习近平文化思想, 内涵丰富、思想深邃,系统回答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根本 性问题,为我们照亮了前行的道路。通过近期的学习,结合我作 为一名致公党员的身份和职责,有一些不成熟的思考和感悟,想 在这里向各位领导和同仁作个汇报,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深化思想认识,在“两个结合”中筑牢信仰之基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我最深刻的 感受是,它以“两个结合”为根本遵循,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提 供了最坚实的理论根基和最强大的精神力量。把马克思主义基本 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不 仅是理论上的巨大突破,更是我们实践工作的力量源泉。 这让我不禁回想起我们致公党的百年历史与“致公精神”。 先辈们“致力为公,侨海报国”,其核心就是对公平正义、公道 正派的价值追求。这种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公正” 是深度契合、一脉相承的。它要求我们不仅要在理念上认同,更 要在实践中去捍卫和实现。在当前社会治理的实践中,尤其是在 基层社区治理中,如何通过制度设计,将这种对“公正”的追求 落到实处,是我们参政议政需要持续关注的课题。实现社会公平 正义,关键在于制度保障。我们需要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法 律和制度体系,确保从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到规则公平,最终 促进结果的相对公平,让每一位社会成员都能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与正义。这正是“致公精神”在新时代的生动体现,也是我们作 为致公党员履行职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立足“侨”“海”特色,在应对挑战中巩固文化主体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 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 力量。而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托,就是文化主体性。在基层实践中, 巩固文化主体性并非一帆风顺。当前,一些社会思潮仍在冲击着 我们的文化认同,比如通过“矮化”“西化”的叙事来消解我们 文化根基的文化虚无主义,以及一些外部势力抱持的文化霸权心 态,都对我们的文化建设构成了挑战。 作为具有“侨”“海”特色的参政党,我们在这场没有硝烟 的文化阵地上,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我们的职责,不仅仅 是简单的文化交流,更是要在深刻理解中外文化差异的基础上, 搭建起一座真正能够促进心灵沟通的桥梁。我们要用海外侨胞听 得懂、能共鸣的方式,讲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这要求我 们必须守正创新,一方面要坚守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 导地位,另一方面则要积极创新话语体系和传播形式,用富有时 代气息的现代表达,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我们可 以充分发挥人才荟萃的优势,组织专家学者、文化界人士,围绕 如何有效应对外部文化挑战、如何在国际传播中提升话语权等课 题,开展深入研究,形成高质量的建言成果,为国家文化安全 和文化发展贡献智慧。 三、拥抱时代变革,在守正创新中探索文化传播新路径 当今时代,数字技术浪潮席卷全球,深刻改变了文化的生成 和传播方式。我们不能再用过去的“老办法”来应对今天的“新 课题”。学习中我特别关注到,近年来民主党派在推动文化传播 中,已经开始积极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