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县防汛减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全县防汛减灾工作紧急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
平总书记对山洪灾害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防汛工作
的最新部署和要求,结合我县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对全县防汛减灾工作进行再
分析、再动员、再部署。刚才,会议传达了上级的重要指示精神,通报了我县近
期的受灾情况和地质灾害成功避险的典型案例,相关部门也作了很好的发言。大
家要深刻领会,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当前,我县已进入主汛期,也是地质灾害、山
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最高发、最危险的时期。从气象部门的预测来看,未来一段
时间,我县仍将面临多轮强降雨过程,且降雨落区重叠度高,致灾风险极大。我县
地形地貌复杂,山高谷深,部分区域地质构造十分脆弱,防汛救灾任务历来艰巨繁
重。可以说,防汛工作已经到了最紧要的关头,形势异常严峻。我们必须清醒地认
识到,这不仅是一场对我们应急管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大考验,更是一场关系到
全县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硬仗。全县上下绝不能有
丝毫的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必须立即行动起来,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
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全力以赴,严防死守,确保安全度汛。下面,我讲三点意
见。
一、认清严峻形势,在思想上“绷紧弦”,坚决克服麻痹松懈的危险倾向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防汛工作,思想上的麻痹是最大的隐患。各级各部门必须
深刻认识到当前防汛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
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的决策部署上来,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
一位。
首先,要从灾害的现实威胁中警醒起来。我县是全省地质灾害的重点防范区之
一,全县目前已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多达542个,涵盖了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多
种类型,涉及群众范围广、分布点多面大,监测和防治任务异常繁重。这些隐患点
就像悬在我们头顶的“利剑”,一旦遭遇持续强降雨,随时可能转化为吞噬生命的灾
难。我们必须正视这个现实,把每一个隐患点都当作一颗“定时炸弹”来对待,时刻保
持高度警惕。
其次,要从过去的成功经验和惨痛教训中警醒起来。就在上个月的XX日凌
晨,我县XX镇XX村因连续强降雨,突发山体滑坡。由于我们的村级灾害信息员巡查
及时,发现山体出现裂缝的重大前兆,并第一时间上报,镇党委政府果断决策,连
夜组织转移群众12户48人。就在群众转移后不到三小时,滑坡体轰然倾泻而下,将
原来的村庄夷为平地。这次成功的避险,挽救了几十个家庭,充分证明了我们预警
机制的有效性和基层干部群众的执行力。这值得肯定。但我们更要看到背后惊心动
魄的风险,设想一下,如果我们的监测哨兵有丝毫懈怠,如果我们的决策有片刻迟
疑,后果将不堪设想!我们决不能因为有过成功避险的案例就沾沾自喜,更要深刻汲
取全国乃至我省其他地区因准备不足、应对不力导致重大人员伤亡的惨痛教训,举
一反三,警钟长鸣。
最后,要从防汛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中警醒起来。今年的气候异常特征明
显,极端天气事件呈现出频发、广发、强发、并发的态势。我们必须彻底摒弃“靠天
吃饭”的侥幸心理和“经验主义”的麻痹思想,充分认识到防汛工作是一场持久战,而
不是冲锋一次就能解决问题的遭遇战。必须树立打大仗、打硬仗、打持久战的思想
准备,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措施准备得更周全一些,宁可十防九空,不可
失防万一。
二、聚焦关键环节,在行动上“拉满弓”,全面筑牢坚不可摧的安全防线
防汛减灾工作千头万绪,必须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突出重点,精
准发力。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围绕“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的核心目标,把各项防御
措施抓实、抓细、抓到位。
(一)监测预警要做到“快”和“准”。预警是防灾减灾的第一道防线,是赢得主
动权的关键。气象、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要加强联合会商研判,严格执行“1262”精
细化预报预警响应联动机制,努力提高预报的精准度和时效性。预警信息发布要
打通“最后一公里”,甚至“最后一米”。要综合运用“村村响”大喇叭、手机短信、微信
群、应急广播、宣传车以及网格员、村干部上门“敲门”等一切有效手段,确保预警信
息在第一时间、无遗漏地传递到每一户、每一个人,特别是要确保XX江沿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