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党委书记在农林学院2025年秋季学期开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党委书记在农林学院 2025 年秋季学期开学工 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大家好!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在满怀收获的喜悦与新征程 的期盼中,大家度过了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暑假,重返校园,即 将迎来 2025 年秋季新学期。今天召开这次全校开学工作会议, 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上级最新精神,总结部署工作,统一思 想、凝聚共识、明确任务、鼓舞干劲,确保新学期各项工作高起 点开局、高标准推进。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 科学谋划“十五五”发展的关键之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 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学校的发展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和 我省的振兴紧密相连。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全体教职 员工必须以更加清醒的头脑、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扎实的作风, 共同擘画学校事业发展的新蓝图。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升政治站位,深刻把握新时代高等农林教育的历史 使命 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 要标志。今年 5 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我省考察调研并发表重要 讲话,强调要坚定信心,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效能治理,奋力谱 写 X 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这为我省当前和今后一个 时期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高等教育事 业,特别是高等农林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省委、 省政府迅速响应,全面部署实施“1+2+4+N”目标体系,将推动 高质量发展和高效能治理作为总体任务,并将建设现代化的农业 强省列为“四着力”的重大要求之一。作为一所以农林为特色的 应用型本科院校,学校的办学方向与国家战略、区域发展的契合 度前所未有之高,肩负的责任前所未有之重,迎来的机遇也前所 未有之大。服务农业强省建设,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这既是学校的天然使命, 也是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全校上下必须深刻认识到, 办好 X 农林学院,不仅仅是办一所大学,更是在为国家“压舱 石”筑基,为中原粮仓赋能,为美丽 X 添彩。每一位教职工都 要将个人发展融入这一宏大叙事,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同 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服务 X 省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 服务大局中找准定位、体现价值、作出贡献。要深刻领会教育是 “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战略定位,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和 责任担当,回答好“强国建设、教育何为、农大何为”的时代课 题。 二、聚焦核心任务,全力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学校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站在新 的历史起点上,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内涵建设、 特色发展、创新驱动,在几个关键领域实现重点突破。 (一)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提升核心竞争力。学科是大学 的基石。没有高水平的学科,就没有高水平的大学。当前,我省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 59.59%但教育质量和结构性问题依然是 突出挑战。学校必须把学科建设作为发展的“牛鼻子”,下大力 气优化布局、凝练特色。要紧密对接我省“1+2+4+N”目标体系 中关于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和农业强省的部署,围绕现代种业、绿 色食品、智慧农业、生态修复等产业链、创新链,前瞻性地调整 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要坚决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农、工、理、管、 文等学科交叉融合,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要集中优势资源,重 点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省内领先、国内有影响的优势学科集群。 “十四五”即将收官,各单位要认真梳理总结本轮规划中学科建 设的成效与不足。在编制“十五五”规划时,必须以更大的魄力 进行顶层设计,明确学科发展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构建起与区域 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高度匹配、同频共振的学科生态体系。这项工 作是学校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发展的根基,必须抓紧抓实抓好。 (二)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夯实立德树人成效。人才培养是 大学的中心工作。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聚焦于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面对我省 庞大的教育人口基数和依然存在的升学压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显得尤为迫切。要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学校已启动的 2025 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是提升质量的重要抓手。要 以此为契机,全面重塑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将新质 生产力的要求、产业发展的新趋势、行业对人才的新需求,深 度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要强化实践育人,深化产教融合、科 教融汇,建好用好各类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在真刀真枪的实践 中增长才干。要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坚持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全面推进“大 思政课”建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不仅要培养具备扎实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应 用型人才,更要培养一批知农爱农、情系“三农”、愿意扎根基 层的“大国工匠”和卓越农林人才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青 春力量。 (三)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增强服务地方发展能力。高校是 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作为农林院校,学 校的科研工作必须“顶天立地”:“顶天”就是瞄准科技前沿,勇 于挑战“卡脖子”技术难题;“立地”就是扎根 X 大地,把论文 写在田间地头,把成果送到千家万户。要主动融入全省创新高地 建设。聚焦我省农业发展的重大需求,围绕粮食高产、种质资源 创新、黑土地保护、农产品精深加工、林下经济、生态康养等领 域,组建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团队,开展有组织的科研。要积 极争取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力争产出一批标志性、引 领性的高水平科研成果。要大力提升科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