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市场监管局安
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昨天,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对当前及
今后一个时期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了全面、深入的部署。会议
的规格之高、要求之严、气氛之凝重,充分表明了市委、市政府
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坚定决心和雷霆态势。今天,我们第一时间
召开全局安全生产工作部署会议,主要任务就是迅速传达、深入
学习、坚决贯彻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市场监管部门的
职能定位,对全局系统下一阶段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再动员、再
部署、再压实。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认清严峻形势,以最高站位筑牢安全防线
安全生产是民生大事,一丝一毫不能放松;是红线底线,一步
一寸不能逾越。市委主要领导在昨天的会议上深刻指出,当前全
市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复杂,必须始终保持对生命的敬畏之心。这
一判断精准深刻,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
到,当前正值集中休假期结束,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复工复产、满
工达产的意愿强烈,人流、物流、车流加速回升,各类风险隐患
交织叠加,安全生产的“压力测试”已经到来。
对于市场监管部门而言,我们肩负着食品、药品、重点工业
产品和特种设备这“四大安全”的监管重任,每一项都直接关系
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我们绝
不能有任何的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回顾过去的工作,我们取得
了一些成绩。特别是在特种设备安全领域,截至2023年,我市实
现了连续十五年未发生特种设备安全责任事故的良好记录。但
这“十五年”的成绩只能代表过去,绝不意味着未来可以高枕无
忧。成绩越是来之不易,我们越要倍加珍惜、倍加警醒。必须看
到,风险隐患依然大量存在。数据显示,仅2024年,我市在特种设
备领域就排查整治了隐患596处,立案查处56起;而在2023年,更
是下达监察指令书385份,立案232起,排查治理重大隐患53处,一
般隐患1288处。这些冰冷的数据背后,是一个个稍有不慎就可能
酿成惨剧的事故“引信”。同样,在食品安全领域,2022年的数
据显示,全年发现的各类问题高达4254个。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
及时、有效的处置,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全局上下必须把思想
和行动高度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要深刻吸取
近年来全国、全省发生的一些重特大安全事故的惨痛教
训,把“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
动力,把安全生产作为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政治任务来抓,以
最高的政治站位、最强的思想自觉,坚决扛起防范化解重大安全
风险的政治责任,筑牢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第一道,也
是最重要的一道防线。
二、聚焦关键领域,以最实举措破解监管难题
安全生产工作千头万绪,必须学会“弹钢琴”,既要全面覆
盖,又要突出重点。市场监管领域的“三品一特”就是我们的主
战场、主阵地,必须集中优势兵力,发起攻坚行动,一个领域一个
领域地过筛子,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抓落实,确保万无一失。
第一,食品安全监管必须“严”字当头,守护好群众“舌尖上
的安全”。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没有“零风
险”,但监管必须“零容忍”。要立即启动并深化食品安全八大
整治行动,紧盯校园及周边、集体用餐单位、大型商超、农贸市
场、旅游景区、农村集体聚餐等重点场所和区域。要特别关注
网络订餐、社区团购等新兴业态的食品安全问题,利用智慧监管
手段,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要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非法添
加、假冒伪劣、过期食品销售等违法行为,予以顶格处罚,形成
强大震慑。要结合即将到来的中秋、国庆等重要节点,提前部
署“年关守护”行动,确保节假日期间食品市场安全、平稳、有
序。
第二,药品安全监管必须“准”字发力,保障好群众的用药安
全有效。药品是特殊商品,直接关系人的生命健康,其安全性、
有效性容不得半点马虎。要持续深入开展药品安全监管“铸剑
行动”,将血液制品、特殊药品、疫苗等高风险产品作为监管的
重中之重,实现对其研发、生产、流通、使用环节的全链条、穿
透式监管。要强化对医疗机构、零售药店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
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销售假劣药品等违法行为。同时,要高
度关注医疗美容领域药品、医疗器械的质量安全,主动联合卫
健、公安等部门开展专项整治,坚决清除监管盲区,切实维护人
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第三,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必须“稳”字托底,巩固好来之不易
的良好局面。特种设备量大面广,一旦发生事故,往往会造成群
死群伤,社会影响极其恶劣。我们要以“特种设备安全治本攻坚
行动”为总抓手,在“治本”二字上深下功夫。电梯、大型游乐
设施、客运索道、锅炉、压力容器等高风险设备,要作为我们
的“心头大患”,实施最严格的监管。要督促使用单位严格落实
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加强对维保单位的监督考核,确
保维保质量。要对老旧电梯、人员密集场所的特种设备、高风
险化工企业的压力容器等,组织专家进行“体检式”排查。要严
厉查处设备带“病”运行、作业人员无证上岗、检验检测走过
场等违法违规行为,力争将我市特种设备连续零事故的记录不断
延续下去,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第四,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必须“深”字为要,防范好
源头性的安全风险。产品质量是安全生产的源头和基础。一个
不合格的燃气灶具、一根不达标的电线电缆、一个有缺陷的危
化品包装容器,都可能成为重大安全事故的导火索。要紧盯燃气
具、电动自行车、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物、消防产品等涉及人
身财产安全的关键产品,开展全覆盖的专项整治行动。要强化生
产源头的质量管控,加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力度和频次,对发
现的不合格产品,不仅要依法查处生产企业,更要追根溯源,查清
销售链条,实现“从生产到消费”的全链条打击,坚决防止不合
格产品流入市场、进入家庭,从根本上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