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全市网络安全和法治教育进基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全市网络安全和法治教育进基层工作会议上 的讲话 同志们: 现在开会,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网络安全和法治教育进 基层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 强国、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总结前期全市网络安全和法治 教育进基层工作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部署下一阶 段重点任务,推动网络安全和法治教育在基层走深走实、落地见 效。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市委宣传部、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文 旅局的主要负责同志,各县(区)分管网络安全和法治工作的领 导,各乡镇(街道)政法委员及相关业务骨干。刚才,X 县就网 络安全和法治教育进基层活动开展情况做了汇报发言,讲得都很 好,既有实践探索又有经验总结,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结合实 际认真学习借鉴、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 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网络安全和法治教育进基层 的重大意义 网络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 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推动网络安全和法治教育进基层,不仅 是夯实国家安全根基、推进法治建设的必然要求,更是回应群众 期盼、维护社会稳定的现实需要。我们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 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开展网络安全和法治教育进基层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 的发展思想必然要求。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深度 融入群众生产生活,截至 2025 年上半年,我市网民规模达万人, 占全市总人口的%,其中农村网民占比达 X%,基层群众对网络 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但与此同时,网络诈骗、个人信息泄露、 网络谣言等问题也日益凸显,仅 2024 年,我市公安机关受理的 网络诈骗案件达 X 起,造成群众财产损失超万元,其中 X%的受 害者是乡镇及农村居民;基层群众因不懂网络安全知识、缺乏法 治意识而权益受损的情况时有发生。群众的期盼就是我们工作的 方向,开展网络安全和法治教育进基层,正是通过普及知识、提 升素养,让群众在网络空间中懂法守法、防骗防诈,切实维护自 身合法权益,这是我们践行“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理念的具体行动,更是以实际工作回应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生 动实践。 (二)开展网络安全和法治教育进基层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安 全的重要举措。基层是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网络安 全和法治建设的薄弱环节。近年来,我市因网络问题引发的基层 矛盾呈上升趋势,2024 年全市因网络谣言引发的群体性上访事 件达起,因个人信息泄露导致的家庭纠纷、邻里矛盾超起;部分 基层群众因缺乏法治意识,在网络上发表不当言论、传播不良信 息,甚至触犯法律,2024 年我市检察机关办理的基层群众网络 违法犯罪案件达件,其中%是因不懂法而“失足”。网络安全和 法治教育进基层,就是要通过常态化、精准化的宣传教育,引 导基层群众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和法治观,从源头上减少网络 违法犯罪行为,化解网络领域矛盾纠纷,筑牢基层社会稳定的 “防火墙”,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网络环 境和法治环境。 (三)开展网络安全和法治教育进基层是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的有效途径。基层治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现代化的成效,而网络安全和法治素养是基层治理能力的重要支 撑。当前,我市基层治理中还存在“网络盲区”“法治短板”:部 分乡镇(街道)干部对网络安全风险认识不足,应对网络舆情的 能力较弱,2024 年有 X 个乡镇因处置网络舆情不当被通报批评; 一些村(社区)法治宣传形式单一、内容陈旧,群众参与度低, 基层法治阵地作用发挥不充分。开展网络安全和法治教育进基层, 不仅能提升群众的网络安全和法治素养,更能推动基层干部转变 治理理念、创新治理方式,将网络安全和法治思维融入基层决策、 矛盾化解、服务群众全过程,从而提升基层治理的精细化、智能 化、法治化水平,实现基层治理效能的全面提升。 二、肯定工作成效,总结网络安全和法治教育进基层的实 践经验 近年来,全市上下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和法治教育工作,特别 是在推动教育资源下沉基层、创新宣传方式方法等方面做了大量 探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积累了一些值得推广的经验做法。 (一)创新宣传载体,让网络安全和法治教育“活起来”。 各地各部门打破传统“摆摊宣传、发放资料”的单一模式,结合 基层实际和群众喜好,打造了一批接地气、有活力的宣传载体。 如 X 县依托浚县古城文旅资源,举办“法治护航清朗河南,网 络安全扎根基层”主题活动,将普法宣传与古城文化深度融合, 设置 5 个互动展柜、8 块图文并茂的展板,内容涵盖个人信息保 护、网络诈骗防范、青少年网络安全等热点话题,吸引了日均余 名群众驻足学习;创新开展“网络安全普法大挑战”互动环节, 在县衙、文庙等五大历史文化地标同步推进,群众通过知识问答、 情景模拟、打卡拍照等趣味挑战获取通关认证,活动期间共发放 扇子、围裙、折页等普法宣传品余份,参与群众达余人次,群众 满意度达 X%。区结合农村“大集文化”,在镇、镇等集市设置 “网络安全法治大舞台”,通过快板、小品、情景剧等群众喜闻 乐见的形式,演绎网络诈骗案例、解读法律条文,单场活动吸引 群众超人,有效提升了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整合多方资源,让网络安全和法治教育“实起来”。 我们注重发挥部门协同作用,推动宣传资源向基层倾斜,形成了 “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工作格局。市委宣传部牵头抓总,统 筹协调宣传内容、活动策划;市公安局发挥专业优势,组建支 “网络安全宣讲团”,深入乡镇(街道)开展案例讲解、技能培 训,2024 年以来累计宣讲场次,培训基层干部群众 X 余人;市 司法局整合律师、公证员等法治力量,在村(社区)设立“网络 法治咨询台”,提供“面对面”法律咨询余次,解决群众网络法 律问题余个;市文旅局利用景区、文化馆等阵地,植入网络安全 和法治元素,打造了 X 个“普法文旅示范点”;各县(区)结合 实际,推动乡镇(街道)与辖区企业、学校、社会组织合作,组 建了 X 支基层普法志愿者队伍,志愿者人数达余人,形成了“专 业力量+基层力量”共同参与的宣传体系,让网络安全和法治教 育从“部门独奏”变成“全员合唱”。 (三)聚焦重点群体,让网络安全和法治教育“准起来”。 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和需求,我们开展了精准化宣传教育,确保 教育内容“对胃口”、有实效。聚焦青少年群体,在全市中小学 开展“网络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