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调研报告:关于我县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调研与思考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调研报告:关于我县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调 研与思考 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期间,我围绕“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课题,通过实地走访、座 谈交流、征询意见等方式,就宜川县域内部分民营企业、相关部 门单位进行了实地调研,并赴西安浙江永嘉商会、浙江总商会以 及 9 家宜川籍人士在西安创办的优秀企业进行了考察学习,充分 了解当前宜川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学习借鉴了商会和优秀民营企 业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形成了一些思考和体会。 一、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宜川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支持民营 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市部署要 求,始终把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 展的重要支撑,紧紧围绕“生态优先、文旅融合、立工强农、全 民营商、优教聚才、城乡共兴”高质量发展之路,坚持“规范管 理、创新发展、培育壮大、精细服务”发展理念,大力优化营商 环境,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充分激发市场活力,民营经济呈现出 朝气蓬勃的发展态势,成为支撑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经济增长、财税增收、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截至 20XX 年底,全县注册企业 1822 家,其中民营企业 1561 家, 占比 85.7%;在库“五上”企业 72 家,其中民营企业 62 家,占 比 86%。全年非公经济增加值为 XX 亿元,占全县 GDP37.9%; 民营企业税收 XX 亿元,占全县总税收 47.99%,留县税收 XX 亿元,占财政收入 29%。 (一)紧扣企业需求,完善精准有效的政策环境。坚持“企 业需求在哪、政策就延伸到哪”,在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出台的 各类支持民营企业政策的同时,还针对性的出台了《宜川县大力 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关于加强创新驱动培 育高质量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制定了推进民营经济发 展 38 条措施,并定期更新向企业推送,积极让“政策找企业”。 同时,召开全县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 2 次,建立了企业生产 经营周“解难”和周“解扣”例会制度、梯队培育企业发展壮大 机制,全方位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 (二)优化服务方式,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以政务服 务运行标准化、服务供给规范化、企业办事便利化为目标,综合 运用数字化手段搭建一站式服务平台,破解企业“办事难、办事 慢、办事繁”问题。目前,行政许可事项集中办理率达到 84%, 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达到 95%,企业设立和注销时限分别压缩至 1 个工作日和 0.5 个工作日,企业投资一般类项目审批时间由原 来的 60 个工作日压减至 50 个工作日。推行“实际工作+实际居 住”落户政策,设立无锡市新吴区驻宜人力资源市场,引进高端 紧缺人才 52 人,加速了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三)加强权益保护,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坚持实 行包容审慎监管,规范涉企检查,依法保护民营企业权益。常 态化召开“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说了算”季测评会议,查处破 坏营商环境问题 3 件,处理 8 人;召开周“解扣”会议、专题会 议和现场办公会 42 次,解决相关问题 29 件;开通服务热线电话, 设置营商环境问题举报箱,限期办理回复企业诉求;全面推动政 务服务“好差评”制度,设立“办不成事”窗口,解决群众和企 业反映的问题和诉求;集中开展“陕企通”注册活动,注册率位 列全市首位,在此平台处理企业诉求 7 件,做到了快速高效、公 开公正。 (四)厘清权责边界,构建亲而有度的政商关系。积极构建 “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促进政企良好互动,实现了“亲而 有度”与“清而有为”的统一。出台县级领导包联企业责任制, 28 名县级领导包联 103 家民营企业,鼓励领导干部同企业交往、 同企业家交朋友、为企业服务。组织 144 名民营企业家和经济工 作方面干部赴浙大参加专题培训,开阔了视野,提升了业务能力; 选派 3 名优秀年轻干部驻省秦创原跟班学习,提拔任用 2 人;组 建 8 个产业招商小分队和 15 个单一目标招商小分队,外出开展 招商引资活动 71 次,邀请 62 家企业来宜考察,洽谈合作项目 13 个,签约吸纳投资 3720 万元。 (五)发挥职能作用,优化畅通高效的融资环境。印发了 《关于建立重点建设项目融资对接机制的通知》《进一步向重点 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意见》《宜川县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 济发展考评办法》等文件,探索“政府+银行+企业+服务站”四 方共建模式,加大绿色信贷产品创新和资金投放,创新推出的 “金壶口贷”“金果贷”“椒农贷”“果品转型贷”“防雹网贷”等 信贷产品颇受企业欢迎;为 12 家在延安智慧金融服务平台注册 企业授信 XX 万元;通过银税互动合作机制,信用联社为 32 家 民营企业发放贷款 XX 万元。全面落实税费优惠政策,20XX 年, 为民营企业退税减税降费 XX 万元,陕果集团宜川公司、三物农 产品有限责任公司被认定为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为陕西新源天 然气有限公司、天韵清洁能源有限公司、源丰果牧有限责任公司 3 家民营企业申报中小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资金 XX 万元。积极推 进民营企业欠款清零工作,20XX 年偿还民营企业账款 XX 亿元。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总体来看,宜川民营企业起步较晚、规模偏小、质量偏低, 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惠企政策落实落细仍需持续发力。一方面是部分部门 单位对发展壮大民营经济的政策研究不到位,如何将现有政策在 本部门、本行业领域落地落实研究不深。另一方面,鼓励支持民 营企业发展的社会氛围不浓,政策宣传还不够有力,企业对惠企 政策知晓不够、掌握不透。 (二)发展基础和人才支撑仍需持续加强。一是园区基础设 施薄弱,秋林工业园区内可有效利用土地面积有限,支撑企业发 展的交通、物流、水电、供暖、厂房等标准化建设尚不完备。二 是普遍存在管理和技术人才紧缺现象,普通工人召不满,技能人 才留不住,高级人才招不来等问题成为影响民企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发展理念和产业结构仍需持续优化。一是家族式管理 比较普遍,县域内多数民营企业仍沿袭“家族式”管理模式,没 有真正形成“产权清晰、权职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二是民营企业主要以传统服务业、建筑业、农业为主,此三类企 业共 1411 家,占民营企业总数的 91.98%;科技型、创新型等企 业占比很小,在库高新技术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