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关于我县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调
研与思考
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期间,我围绕“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课题,通过实地走访、座
谈交流、征询意见等方式,就宜川县域内部分民营企业、相关部
门单位进行了实地调研,并赴西安浙江永嘉商会、浙江总商会以
及 9 家宜川籍人士在西安创办的优秀企业进行了考察学习,充分
了解当前宜川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学习借鉴了商会和优秀民营企
业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形成了一些思考和体会。
一、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宜川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支持民营
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市部署要
求,始终把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
展的重要支撑,紧紧围绕“生态优先、文旅融合、立工强农、全
民营商、优教聚才、城乡共兴”高质量发展之路,坚持“规范管
理、创新发展、培育壮大、精细服务”发展理念,大力优化营商
环境,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充分激发市场活力,民营经济呈现出
朝气蓬勃的发展态势,成为支撑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经济增长、财税增收、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截至 20XX 年底,全县注册企业 1822 家,其中民营企业 1561 家,
占比 85.7%;在库“五上”企业 72 家,其中民营企业 62 家,占
比 86%。全年非公经济增加值为 XX 亿元,占全县 GDP37.9%;
民营企业税收 XX 亿元,占全县总税收 47.99%,留县税收 XX
亿元,占财政收入 29%。
(一)紧扣企业需求,完善精准有效的政策环境。坚持“企
业需求在哪、政策就延伸到哪”,在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出台的
各类支持民营企业政策的同时,还针对性的出台了《宜川县大力
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关于加强创新驱动培
育高质量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制定了推进民营经济发
展 38 条措施,并定期更新向企业推送,积极让“政策找企业”。
同时,召开全县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 2 次,建立了企业生产
经营周“解难”和周“解扣”例会制度、梯队培育企业发展壮大
机制,全方位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
(二)优化服务方式,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以政务服
务运行标准化、服务供给规范化、企业办事便利化为目标,综合
运用数字化手段搭建一站式服务平台,破解企业“办事难、办事
慢、办事繁”问题。目前,行政许可事项集中办理率达到 84%,
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达到 95%,企业设立和注销时限分别压缩至
1 个工作日和 0.5 个工作日,企业投资一般类项目审批时间由原
来的 60 个工作日压减至 50 个工作日。推行“实际工作+实际居
住”落户政策,设立无锡市新吴区驻宜人力资源市场,引进高端
紧缺人才 52 人,加速了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三)加强权益保护,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坚持实
行包容审慎监管,规范涉企检查,依法保护民营企业权益。常
态化召开“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说了算”季测评会议,查处破
坏营商环境问题 3 件,处理 8 人;召开周“解扣”会议、专题会
议和现场办公会 42 次,解决相关问题 29 件;开通服务热线电话,
设置营商环境问题举报箱,限期办理回复企业诉求;全面推动政
务服务“好差评”制度,设立“办不成事”窗口,解决群众和企
业反映的问题和诉求;集中开展“陕企通”注册活动,注册率位
列全市首位,在此平台处理企业诉求 7 件,做到了快速高效、公
开公正。
(四)厘清权责边界,构建亲而有度的政商关系。积极构建
“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促进政企良好互动,实现了“亲而
有度”与“清而有为”的统一。出台县级领导包联企业责任制,
28 名县级领导包联 103 家民营企业,鼓励领导干部同企业交往、
同企业家交朋友、为企业服务。组织 144 名民营企业家和经济工
作方面干部赴浙大参加专题培训,开阔了视野,提升了业务能力;
选派 3 名优秀年轻干部驻省秦创原跟班学习,提拔任用 2 人;组
建 8 个产业招商小分队和 15 个单一目标招商小分队,外出开展
招商引资活动 71 次,邀请 62 家企业来宜考察,洽谈合作项目
13 个,签约吸纳投资 3720 万元。
(五)发挥职能作用,优化畅通高效的融资环境。印发了
《关于建立重点建设项目融资对接机制的通知》《进一步向重点
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意见》《宜川县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
济发展考评办法》等文件,探索“政府+银行+企业+服务站”四
方共建模式,加大绿色信贷产品创新和资金投放,创新推出的
“金壶口贷”“金果贷”“椒农贷”“果品转型贷”“防雹网贷”等
信贷产品颇受企业欢迎;为 12 家在延安智慧金融服务平台注册
企业授信 XX 万元;通过银税互动合作机制,信用联社为 32 家
民营企业发放贷款 XX 万元。全面落实税费优惠政策,20XX 年,
为民营企业退税减税降费 XX 万元,陕果集团宜川公司、三物农
产品有限责任公司被认定为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为陕西新源天
然气有限公司、天韵清洁能源有限公司、源丰果牧有限责任公司
3 家民营企业申报中小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资金 XX 万元。积极推
进民营企业欠款清零工作,20XX 年偿还民营企业账款 XX 亿元。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总体来看,宜川民营企业起步较晚、规模偏小、质量偏低,
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惠企政策落实落细仍需持续发力。一方面是部分部门
单位对发展壮大民营经济的政策研究不到位,如何将现有政策在
本部门、本行业领域落地落实研究不深。另一方面,鼓励支持民
营企业发展的社会氛围不浓,政策宣传还不够有力,企业对惠企
政策知晓不够、掌握不透。
(二)发展基础和人才支撑仍需持续加强。一是园区基础设
施薄弱,秋林工业园区内可有效利用土地面积有限,支撑企业发
展的交通、物流、水电、供暖、厂房等标准化建设尚不完备。二
是普遍存在管理和技术人才紧缺现象,普通工人召不满,技能人
才留不住,高级人才招不来等问题成为影响民企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发展理念和产业结构仍需持续优化。一是家族式管理
比较普遍,县域内多数民营企业仍沿袭“家族式”管理模式,没
有真正形成“产权清晰、权职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二是民营企业主要以传统服务业、建筑业、农业为主,此三类企
业共 1411 家,占民营企业总数的 91.98%;科技型、创新型等企
业占比很小,在库高新技术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