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XX市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 XX 市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企业座谈 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企业家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市司法局与市房地产业协会在这里联合召开座谈会,与 各位房地产和物业领域的企业家代表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意 义非常特殊。首先,我代表市司法局,对各位在百忙之中拨冗出席 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本次会议的主题非常明确,就是 围绕当前正在全国范围内深入开展的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 动,听取大家的真实声音,解读政策精神,凝聚政企合力,共同推动 解决长期以来困扰企业发展的一些行政执法层面的难点、堵点问 题。 召开此次会议,时机关键,意义重大。优化营身环境是激发市 场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而行政执法作为政府管 理经济社会事务的重要方式,其规范化、法治化水平直接决定了 营商环境的“温度”与“质感”。因此,这次会议既是一次政策宣 讲会,更是一次问题导向的恳谈会、一次共谋发展的议事会。希 望大家能够畅所欲言、开诚布公,共同为我市营造稳定、公平、 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言献策。 下面,我围绕专项行动,结合我市实际,谈几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专项行动的时代背景与现实紧迫性 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全 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这并非一次常规性的工作安 排,而是应对当前复杂经济形势、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 项关键举措。其根本目标,在于通过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切实 保护各类经营主体的合法权益,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发展信心。 将目光聚焦到我市,这项工作的现实紧迫性尤为凸显。近年 来,受宏观环境多重因素影响,我市的房地产行业和在座的各位企 业一样,都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考验与挑战。根据市统计部门的数 据,2024年,我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了13.7%,其中住宅投资 下降幅度达到 21%;新建商品房的销售面积也下降了 6.6%。截至 2025 年,全市新建商品房待售面积仍有 171.53 万平方米。这些数 据清晰地表明,市场正处于深度调整期,企业经营压力普遍较大。 越是在这样的时刻,一个稳定、公平、透明的法治化营商环 境,就越是比任何时候都更加珍贵。它如阳光、空气和水,是企业 生存发展的基本要素。如果行政执法行为不规范,出现乱检查、 乱罚款、乱收费等问题,无疑会加重企业负担,干扰正常经营,侵蚀 发展信心,对本就在负重前行的市场主体造成“二次伤害”。因此, 将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落到实处,对我市而言,不仅是贯彻 上级部署的政治任务,更是稳住经济基本盘、支持实体经济特别 是作为重要支柱产业的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政府与企业从来都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 同体。企业的活力构成了经济的动力,企业的困难就是政府要着 力解决的问题。本次专项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绝不是为了“管” 企业,更不是要“卡”企业,而是要更好地“服务”企业,通过清除 行政执法领域存在的顽瘴痼疾,为企业“减负”、“松绑”,让广大 企业家能够安心经营、专心创业、放心投资。 二、准确把握专项行动的核心要义与整治重点 本次专项行动坚持问题导向,目标非常清晰,就是要动真碰硬, 集中力量解决一批企业反映强烈、社会高度关注的突出问题。根 据国家和省里的统一部署,行动重点聚焦在“四个方面”的突出 问题上: 第一,着力整治选择性、随意性执法问题。这主要表现为执 法标准不一、畸轻畸重。比如,在城市管理、环境监察等领域,对 于相似的违法情形,不同执法单位、不同执法人员的裁量尺度可 能存在较大差异;有的执法不看情节、不分轻重,搞“一刀切”;有 的则利用模糊条款和自由裁量权,办“关系案”、“人情案”,严重 损害了执法的严肃性和公平性。这不仅让企业无所适从,也破坏 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第二,着力整治滥用强制措施、干扰企业正常经营的问题。 具体包括乱检查、乱查封、乱扣押、乱冻结等行为。例如,一些 部门在没有明确线索和法定程序的情况下,对同一家企业、同一 个项目进行多头、重复、轮番检查,让企业穷于应付,无法正常开 展生产经营活动。更有甚者,超权限、超范围、超标的查封企业 经营场所、扣押财物、冻结银行账户,直接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 经营陷入停滞。这些行为是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的重中之重。 第三,着力整治各类“寻租”空间和不廉洁执法问题。这包 括以罚代管、趋利性执法、乱收费、乱罚款等。有的执法单位将 罚款作为创收手段,下达罚款指标,为罚而罚;有的在中介服务、检 验检测等环节指定机构、强制消费,变相增加企业制度性交易成 本;还有少数执法人员利用职权“吃、拿、卡、要”,不给好处不 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这些行为是营商环境的“毒瘤”,必须坚 决铲除。 第四,着力整治执法方式简单粗暴、执法不作为、乱作为问 题。有的执法人员在现场执法时态度蛮横、语言生硬,缺乏与企 业经营者的有效沟通;有的对企业的合理诉求置之不理、推诿扯 皮,服务意识淡薄;有的则是在监管上长期缺位,对明显的违法行 为视而不见,导致“劣币驱逐良币”,守法经营的企业反而吃了亏。 针对以上问题,专项行动将推动行政执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