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会《习近平经济文选》上的研讨发言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会 《习近平经济文选》上的研讨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本次中心组集体学习《习近平经济文 选》作一个研讨发言。与其说是发言,不如说是一次学习心得的 汇报。通过近期对《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的系统研读,我个 人确实有几点比较深刻的感悟和反思,在此与各位同志作一个坦 诚的交流。 一、深化了一种根本认识,即经济工作的“纲”与“魂” 过去在具体工作中,有时会不自觉地陷入“就经济论经 济”的思维定式,把增长率、招商额、项目数等指标看作是衡量 工作的全部。通过这次对《文选》的深入学习,我最深刻的体会 是,必须跳出经济看经济,深刻把握经济工作的政治属性和人民 立场,这才是做好一切经济工作的“纲”与“魂”。《文选》开 篇就强调“坚持和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这绝不是一句空 话。它要求在谋划任何一项经济政策、推进任何一个重大项目 时,首先要进行政治考量,问一问是否符合党中央的大政方针,是 否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是否能为最广大人民群众带来实实 在在的福祉。比如,我们*市作为经济发展较快的县市,肩负着在 全省乃至全国百强县市中“挑大梁”的责任。这副担子,不仅是 经济分量,更是政治分量。我们在抓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工作 时,每一个决策背后,都关联着区域发展的稳定大局,关联着人民 群众的信心与期盼。因此,学习《文选》,对我个人而言,最大的 触动就是强化了这种“政治标尺”意识。今后在工作中,要时刻 提醒自己,把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要求,真 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贯穿到经济工作各领域全过程,确保我 们走的每一步,都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二、校准了一种思维方法,即问题导向的“变”与“应” 《文选》收录的文稿,绝大部分都不是空泛的理论阐述,而是 针对我国经济发展不同阶段出现的具体问题,提出的分析和对 策。这种鲜明的问题导向,为我们在基层解决实际难题提供 了“金钥匙”。*书记在讲话中也强调要“积极识变、应变、求 变”,这正是习近平经济思想方法论的精髓所在。反思自身,以 往在面对复杂局面时,有时会习惯于沿用旧经验、老办法,或者 等待上级的明确指示,主动“求变”的意识和能力还有待加强。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所谓的“问题导向”,并非是“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的被动应对,而是一种主动发现问题、精准研判问 题、科学解决问题的前瞻性思维。当前,我们正处在奋战三季 度、决战下半年的关键时期,内外环境复杂多变,经济企稳向好 的基础仍需持续巩固。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再用老眼光看待新形 势。例如,在常态化开展“解难题、稳增长、促发展”企业帮扶 活动中,不能仅仅满足于解决了企业反映的几个具体困难,更要 透过这些“点”上的问题,去系统分析我们营商环境中是否存 在“面”上的短板和制度性障碍。学习《文选》,就是学习这种 透过现象看本质、从纷繁复杂中抓住主要矛盾的科学方法。只 有真正把问题当作研究和创新的起点,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 争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