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政务服务提升工作会议上发言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政务服务提升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
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政务服务、推进“放管服”
改革的决策部署,总结我市政务服务工作的成效与不足,部署下
一阶段重点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全面提升我市政
务服务水平,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政务服务是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窗口,是衡量一
个地区营商环境优劣的重要标尺,直接关系到群众的获得感和企
业的发展信心。近年来,我市政务服务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
与新时代新要求和群众、企业的期盼相比,仍有不小差距。下面,
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的重大意义
政务服务不是简单的行政事务办理,而是关系到政府形象、
发展环境和民生福祉的重要工作。我们必须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
充分认识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的极端重要性。
(一)提升政务服务是践行初心使命的直接体现
政务服务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每一个办事窗口、每一项服
务流程、每一次审批环节,都直接关系到群众和企业的切身利益。
群众到政府部门办事,期盼的是高效便捷、公平公正;企业投资
经营,需要的是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政务环境。提升政务服务水
平,就是要把群众和企业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抓在手上,
通过优化服务流程、减少办事环节、压缩办理时限,让群众少
跑腿、好办事、不添堵,让企业轻装上阵、专心发展。这既是我
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具体实践,也是检验我们初
心使命的“经验交流”。
(二)提升政务服务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举措
当前,区域之间的竞争越来越体现为营商环境的竞争,而政
务服务是营商环境的核心内容。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能够降低制
度性交易成本,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反之,低效繁琐的
政务服务则会成为制约发展的“绊脚石”。近年来,各地都在大
力推进政务服务改革,竞争日趋激烈。我们只有对标先进、补齐
短板,打造流程更优、效率更高、服务更好的政务服务体系,才
能吸引更多项目落地、更多企业发展,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
入强劲动力。
(三)提升政务服务是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
要途径
政务服务水平是政府治理能力的集中体现。通过运用现代信
息技术手段,推动政务服务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能够打破部门
壁垒、数据孤岛,实现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协同治理,提高
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精准性。同时,规范政务服务行为,健全监
督考核机制,能够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升行政效能,推动政府
治理更加规范、透明、高效,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
代化在我市的生动实践。
二、正视问题短板,清醒把握我市政务服务工作的现状与差
距
近年来,我市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政务服务体系不断
完善,服务效能有所提升,“一网通办”“一窗受理”等改革取得
一定成效。但对照先进地区标准和群众、企业期盼,我市政务服
务工作仍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服务流程仍需优化,“办事难”问题尚未根本解决
一是审批环节繁琐。部分事项审批环节过多、材料要求过细,
一些不必要的证明、盖章仍然存在,“奇葩证明”“循环证明”时
有发生。例如,有的企业办理经营许可,需要跑多个部门,提交
十几份材料,审批时限长达数月。二是部门协同不够。部门之间
职责交叉、权责不清,数据共享不充分,导致企业和群众办事需
要在多个部门之间来回奔波。比如,不动产登记涉及国土、住建、
税务等多个部门,由于信息不共享,群众需要重复提交材料,办
理时间较长。三是基层服务能力薄弱。乡镇(街道)、村(社区)
政务服务站点建设滞后,人员配备不足、业务能力不强,一些高
频事项未能实现就近办理,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仍然突出。
(二)数字化转型滞后,“智慧政务”水平有待提升
一是线上服务功能不完善。政务服务平台存在功能单一、操
作复杂、稳定性差等问题,部分事项线上受理后仍需线下提交纸
质材料,“一网通办”变成“一网通看”。例如,有的事项在网上
只能查询办事指南,无法进行在线申报和办理。二是数据共享壁
垒未打破。各部门信息系统自成体系,数据标准不统一,数据
共享和业务协同困难,“信息孤岛”现象严重。比如,社保、医
保、民政等部门的数据不能有效共享,群众办理相关业务时需要
重复提供信息。三是智能化应用不足。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
在政务服务中的应用较少,缺乏智能引导、智能审批、智能监管
等功能,政务服务的精准化、个性化水平不高。
(三)服务意识不强,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