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应急管理局党组书记关于深入践行生态文明
思想研讨发言材料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参加本次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的集中学习,我的感
触很深。通过再次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
书记考察山西省重要讲话精神,我对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这一理念的时代价值和实践伟力有了更为系统和深刻的把握,对
于作为一名身处 X 江畔的应急管理人所肩负的生态安全使命,
有了更为清醒和坚定的认识。
作为应急管理部门的干部,职责使命就是防范化解重大安全
风险。在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国家根本大计的今天,最大的风险之
一,就是生态环境风险;最重要的安全,就是生态安全。下面,
结合我的本职工作,围绕如何将生态文明思想融入应急管理实践,
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体会和打算。
一、深化思想认识,从政治高度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
内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在思想认识上达到新高度,才能在
实践中展现新作为。对应急管理工作而言,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
心上、扛在肩上,是必须站稳的政治立场。
第一,深刻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是应急管理工作的应有之义。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系统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
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过去,
我们谈应急,更多想到的是生产安全事故、自然灾害。现在看来,
这种理解是不全面的。一场突发的环境污染事件,其危害烈度、
影响范围、处置难度丝毫不亚于任何传统安全事故。因此,保护
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防范化解生态环境风险,就是从根源
上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生产力。作为应急管理者,必须将
生态安全纳入“大安全”的范畴,把防范遏制重特大突发环境事
件作为一项极端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
第二,深刻认识到守护 X 江安澜是应急管理部门的重大使
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将修复 X 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这不仅是发展观的一场
深刻革命,更是对应急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我们 X 经济开发
区地处 X 江畔,沿江企业众多,化工、仓储物流等产业集聚,
这些都是潜在的重大风险源。《X 保护法》明确要求建立健全应
急联动工作机制,加强对沿江矿山、化工厂、尾矿库等突发生态
环境事件的应急管理。这意味着,我们的风险防范雷达必须覆盖
到每一寸岸线,应急预案的“作战图”必须精确到每一个风险点,
确保一旦有事,能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处置,坚决防止“一
滴污水入江”,当好守护 X 江肌体健康的“前哨”和“卫士”。
第三,深刻认识到绿色发展是化解风险最根本的路径。生态
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应急管理的核
心理念是“预防为主”,而绿色发展恰恰是源头预防的治本之策。
推动产业结构绿色转型,淘汰高污染、高风险的落后产能,发
展清洁能源和绿色制造,本身就是在拆除环境风险的“引信”。
例如,推动能源消费从高碳走向低碳,不仅是应对气候变化的要
求,也能大幅降低传统能源在开采、运输、使用环节的事故风险。
我们看到,X 市乃至我们开发区都在积极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并
获批省级碳达峰试点园区。作为应急管理部门,必须主动顺应并
服务于这一趋势,用最严格的安全环保标准倒逼产业升级,以高
水平安全服务保障高质量绿色发展。
二、聚焦主责主业,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应急管理全过程
学习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工作的实践中。对应急管理部门而
言,践行生态文明思想,就是要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
念,像盐溶于水一般,全面融入风险防控、应急准备和救援处置
的每一个环节。
第一,在“防”字上下功夫,构建从源头到末梢的生态风险
防控体系。风险看得见、管得住,安全才有保障。必须坚持关口
前移,把生态环保要求作为企业安全生产许可、重大危险源辨识
评估、风险分级管控的前置条件。在日常的监督检查中,不仅要
看消防通道是否畅通、操作规程是否遵守,更要检查企业的环境
应急预案是否完善、应急物资是否齐备、环保设施是否与安全设
施同步运行、同步维护。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比如无人机巡查、
在线监测等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