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XX房产中心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通报典型案例问题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上的对照检查发言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 XX 房产中心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通报典 型案例问题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上的对照检查 发言 同志们: 根据旗委统一安排,今天我们召开房产中心领导班子专题民 主生活会,主题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聚焦中央第 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通报的 XX 市毁林毁草典型案例,进行深 刻的对照检查和党性分析。6 月 16 日,中央督察协调局发布的通 报,点名了包括我们 XX 旗在内的多个地区存在违法开垦草原、 破坏林地等严重问题,措辞严厉、问题具体,令人警醒、发人深思。 作为房产中心主任,我深感责任重大、如坐针毡。这不仅是对相 关职能部门的敲打,更是对全旗所有党员干部政治站位、责任担 当和工作作风的一次全面检视。 会前,我再次逐字逐句学习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 总书记关于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 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并结合中央督察组通报的典型案例,特别是 其中提到的“XX 旗 XX 苏木 XX 嘎查 250 亩草原被违法开垦” 的问题,进行了深刻反思。下面,我将结合自身思想和工作实际,本 着对党忠诚、对事业负责的态度,严肃认真地开展对照检查,剖析 问题根源,明确整改方向。不足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全面查摆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用以指导实践、 推动工作方面 一是理论学习存在“温差”,未能完全做到入脑入心、知行 合一。虽然能够通过中心组学习、个人自学等方式,对“绿水青 山就是金山银山”等核心理念有基本了解,但在学习的深度和广 度上还有欠缺。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蕴含的系统观念、历史 视野和为民情怀领会得不够透彻,存在为了学习而学习的现象。 比如,在学习时,更多地是关注国家宏观政策层面的要求,而如何 将这些宏大思想与房产中心的具体业务,如房地产市场调控、住 房保障、物业管理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思考得不深、研究得不 透。具体到工作中,当面对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的潜在矛盾时,脑 海里首先跳出来的往往是“土地供应”“房价稳定”“市场需求” 等业务指标,而“生态承载力”“绿色建筑标准”“资源节约”等 生态文明要求,则需要“慢半拍”才能反应过来。这种思想上的 “温差”,实质上是未能将生态文明建设真正摆在与经济发展同 等重要的位置,没有完全内化为一种自觉的思维方式和行动准令。 二是在学用结合上存在“落差”,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有待 加强。将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思路、破解工作难题、开创工 作局面的能力不足。比如,中央强调要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 方式和生活方式,房产中心作为房地产行业的管理服务部门,本应 在引导绿色建筑、推广节能住宅、规范装修垃圾处理等方面主动 作为。但反思过往工作,我们在这方面的创新举措不多,习惯于沿 用旧有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标准。对于如何通过政策引导、市场调 节等手段,鼓励开发企业建设更多高品质的绿色住宅小区,提升城 市人居环境的生态价值,缺乏系统性的规划和有效的抓手。在日 常的预售许可审批、市场巡查等环节,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工程进 度、资金监管、销售行为是否合规等传统领域,对于项目的绿地 率是否只是“纸面达标”、建筑节能措施是否落到实处、小区雨 水收集系统是否有效运行等涉及生态环保的深层次问题,往往是 “被动审查”而非“主动监管”,未能充分发挥房产管理部门在 推动城市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中的应有作用。 (二)在始终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加快推动经济 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方面 一是大局观念和系统思维存在短板,未能完全跳出“一亩三 分地”的局限。虽然身处生态地位极其重要的 XX 地区,对筑牢 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的重大意义有认识,但有时会将这种宏大叙事 与本部门的日常工作割裂开来,认为那是林草、自然资源、生态 环境等部门的主责主业,房产中心主要是管好“房子”的事。这 种狭隘的部门主义思想,导致在工作中缺乏前瞻性和协同性。比 如,在参与城市总体规划、新区建设等工作的讨论时,我更多地是 从满足居住需求、优化房地产市场布局的角度提出意见,对于城 市扩张的生态边界、开发强度对周边环境的潜在影响等问题,考 虑得不够周全,发言建言的份量不足。中央督察通报中提到 XX 市普遍存在毁林毁草问题,根源在于发展观的偏差,虽然我们房产 中心没有直接毁林毁草,但如果我们不能在源头上,即城市建设和 房地产开发这个环节,树立起强烈的生态红线意识,就有可能为未 来的生态破坏埋下隐患。 二是在推动行业绿色转型上定力不足,存在“重发展轻绿色” 的路径依赖。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房地产市场调整期,有时会不 自觉地产生“先保市场主体、保交楼,绿色发展可以缓缓”的错 误念头。在工作中,对开发企业的扶持和引导,更多地集中在金融 支持、优化审批流程等方面,对于推行装配式建筑、执行更高标 准的绿色建筑规范等能够推动行业转型升级、但短期内可能增加 企业成本的措施,则存在“不敢管、不愿逼”的畏难情绪。比如, 对于一些新建小区的物业管理,我们强调更多的是安保、保洁等 传统服务内容,对于指导物业公司建立垃圾分类长效机制、开展 小区节能降耗、维护绿地生态系统等方面,要求不严、考核不多。 这种工作中的“软”和“硬”,反映出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 绿色转型这一硬任务上,我的战略定力还不够坚定,没有完全摆脱 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短期经济利益的传统发展模式惯性。 (三)在牢记“国之大者”,坚决扛起政治责任,以实际行动守 好这方碧绿、这片蔚蓝、这份纯净方面 一是政治站位不够高,对“国之大者”的理解停留在概念层 面。对 XX 旗地处 XX 草原和 XX 沙地交错带的极端重要生态区 位认识不深,没有真正把守护好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片林草, 都看作是关系国家生态安全、关系子孙后代福祉的“国之大者”。 在工作中,有时会把生态环境保护简化为一项具体的业务工作,而 忽略了其背后严肃的政治属性和沉甸甸的政治责任。比如,对于 督察通报中提到的 XX 旗 XX 苏木的违法开垦草原问题,我初听 之时,第一反应是“这是农牧和自然资源部门的监管失职”,而没 有立刻从自身反思,作为旗政府组成部门的一员,我们房产中心在 整个社会治理体系中,是否也存在思想麻痹、协同不力的问题?这 种“事不关己”的潜意识,恰恰是政治站ઉ立不够高的表现,没有 把全旗的生态环境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没有把自己摆在守 护者、建设者的应有位置上。 二是在履行协同治理责任上存在缺位,未能形成生态保护的 强大合力。现代环境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