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县委常委、副县长在撂荒地整治暨田长制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县委常委、副县长在撂荒地整 治暨田长制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撂荒地整治暨“田长制”工作会议,主要目的是深入贯彻落 实上级关于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分析当前我县撂荒地整治和“田长 制”工作面临的形势,查找存在的问题,安排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任务,进一步统一思 想、明确责任、强化措施,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下面,我讲三点 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撂荒地整治和“田长制”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需要。“洪范八政,食为政首。”粮食安全是国 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是关系国运民生的“压舱石”。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解 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 永续发展的根基。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全球粮食供应链受到冲击,粮食安全 面临诸多挑战。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把撂荒地整治 和“田长制”工作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 粮化”,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二)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 略的总目标。撂荒地的存在,不仅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也影响农业产业的规模化、 集约化发展。通过开展撂荒地整治,盘活闲置土地资源,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 地利用效率,为发展现代农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造有 利条件。 “田长制”的实施,能够建立健全耕地保护长效机制,加强对耕地的全程监 管,实现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促进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推动乡 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 (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耕地是农民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和 生活保障。撂荒地整治和“田长制”工作,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一方面,通过 整治撂荒地,可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保障农民的口粮安全;另一方 面,通过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同时,加强 耕地保护,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要始终 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推进撂荒地整治和“田长 制”工作,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正视问题差距,切实增强做好撂荒地整治和“田长制”工作的紧迫感 (一)撂荒地整治工作存在的问题。部分乡镇和部门对撂荒地整治工作的重要性 认识不足,存在重发展轻保护、重项目轻耕地的思想,对撂荒地整治工作缺乏主动性 和积极性,工作推进不力。一些干部认为撂荒地整治是农业农村部门的事情,与自己 关系不大,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在撂荒地整治过程中,一些地方缺乏科学 合理的规划和精准有效的措施,存在“一刀切”的现象。对不同类型的撂荒地,没有因 地制宜、分类施策,导致整治效果不理想。对于因劳动力短缺导致的撂荒地,没有通 过土地流转、托管等方式进行盘活利用;对于因土壤贫瘠、灌溉不便等原因导致的撂 荒地,没有加大投入进行土地改良和基础设施建设。撂荒地整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 任务,需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来保障。目前,我县在撂荒地整治方面还存在监管不到 位、反弹现象时有发生等问题。一些地方在整治初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缺乏后 续的跟踪管理和服务,导致部分已整治的土地再次撂荒。 (二)“田长制”工作推进中存在的不足。虽然我县已经建立了“田长制”组织体 系,明确了各级田长的职责,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田长对自身职责认识不清,存在 履职不到位的情况。一些乡镇田长对辖区内的耕地情况了解不深入,巡查不经常,对 发现的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没有及时制止和报告,导致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 “田 长制”工作涉及农业农村、自然资源、水利、生态环境等多个部门,需要各部门密切配 合、协同作战。但在实际工作中,部门之间还存在信息沟通不畅、工作衔接不紧密等 问题,存在各自为政、推诿扯皮的现象,影响“田长制”工作的整体效能。广大群众是 耕地保护的主体,提高群众的耕地保护意识至关重要。目前,我县在“田长制”宣传方 面还存在力度不够、方式单一等问题,群众对“田长制”的了解不够深入,对耕地保护 的重要性和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