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长在 2025 年秋季学期新聘任教职工职前
培训上的讲话:真诚合作与时进取人机协同共
创未来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同仁:
大家好!
X 工学院是一所民办(私立)本科大学,创办于 20XX 年,
至今有 16 年,在校学生 13000 人左右,教职员工近 1000 人,设
立有“文、理、工、商、艺”五大门类,38 个本科专业。专业
设置以现代前沿新兴技术类为主,如人工智能类、工业智造类、
电子信息类、智慧建筑与建造类、数据智能类等工科主体专业群,
与多专业学科协同发展。在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努力下,16 年如
一日,学校始终行稳致远地快速前行。
一、教育瞻前图远办学追求卓越
今天借此机会我们一起了解新时代学校的教育使命是什么?
我们就“为什么要培养人?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
教育的本质问题,共同思考和讨论。首先让我们共同回望历史,
照鉴当下,展望未来,我们便有更加清晰的发展思路与脉络。
(一)私立学校的历史渊源与现代使命
回顾中国私立学校的历史。在孔子之前,中国的学堂都是官
办的官学,封建体制下的教育规定,士以上的官家子弟才能上学
读书,平民子弟不可以上学接受教育。孔子认为,不论是官家
子弟还是平民子弟,都是人,应该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因
此,孔子毅然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当时官僚机构与官
僚们极力反对私立学校办学,因为他们害怕一旦老百姓有文化、
有思想,就会危及封建政权的稳定。孔子冲破种种束缚,开始公
开招收平民子弟入学,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所私立学校的创办
者。
孔子提出“君子不器”的全人教育理念培养人才。自编《诗
经》《尚书》《易经》等六经为学生学习教材,倡导老师“因材施
教”,诲人不倦,博之以文,约之以礼,亦师亦友的教育情怀与
教学方法。倡导学生“学而不厌,学而思,思而学,敏而好学,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举一反三”的学习精神,倡导“好学、
仁爱、乐观、向善、修己、达人”的普世价值观。教育目的是把
学生培养成为君子淑女,而非工具。办学硕果累累,“弟子三千、
孔门十哲、七十二贤士”。这些充满人性光辉的教育思想与办学
成果,对今天或将来教育都有不可估量的“育人”价值,它将永
远护佑着我们的教育事业。
宋朝宰相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成为中华
民族世世代代的教科书,今天也成了 X 工学院师生的必修课。
今天我们大家都有知识、有文化、讲文明,应该感恩与致敬我们
民族的文化巨人——孔子。
改革开放以后,政府继续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办学,民办(私
立)学校获得重生,国家用法律形式确立民办学校的地位与作用,
保障民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让民办教育在短时间内迅猛发展,
目前国内本科民办高校有 400 多所,占中国高教体量的 1/3.我
们 X 工学院在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洪流中应运而生,担负着教书
育人的伟大使命,既是一份责任,又是一份荣耀。
(二)追求卓越教育是我们神圣的使命
X 工学院是一所有办学理想、有目标追求的学校,办学之初
就设计了“百年树人,百年名校”作为学校办学愿景,以“立德
树人,以文化人”为教育理念,以“博雅教育、知识教育、能力
培养”三位一体为人才培养模式,以“明志、博学、修身、力行”
为校训精神,以“追求卓越教育”为目标,激励全体师生员工为
之努力奋斗,培养人工智能时代所需求的“人格型、复合型、创
新型人才”。
这一系列先进理念与教育追求,形成了学校的办学智慧与人
才培养模式,有几个特征:
1.学校遵循现代大学理念办学,自觉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科
学设计大学制度《X 工学院章程》,依法治学,构建现代大学的
治理模式,形成独特的大学制度文化。
《X 工学院章程》规定:“根据落实现代大学制度要求,建
立董事会领导、校长负责、党委监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管
理机制。”《章程》是学校办学法规,是学校办学以及教职工权益
的重要保障。体现学校治理的先进性、优越性与灵活性,为学校
教育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护卫。
2.《章程》强调学校“教授委员会”与学院“教授委员会”
重视学术研究,实行教授治学,学术问题上由教授来决定,倡导
“学术自由、精神独立”。学术问题不仅有关今天的研究成果和
人才培养,而且关系到未来学科发展方向和学生一生成长。所以,
教授治学是确立教授在教育教学的地位和作用,应该引起各方面
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3.学校认真贯彻落实教育强国的新观念、新目标、新举措。
注重教育改革、观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促进教育高质
量发展。多年来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对现行一系列传统教育
观念和体系提出挑战,科学精准设计学校教育改革目标,要实现
“八项转变”:
(1)把知识为本教育转变为能力为本教育;
(2)把灌输型教学转变为自主型学习;
(3)把单向型教师转变为双师型教师;
(4)把共性化教学转变为个性化教学;
(5)把内卷化思维转变为批判性思维;
(6)把能师型教师转变为人师型老师;
(7)把学生的事务性管理转变为价值性教育;
(8)学校行政化管理转变为企业化管理。
学校在 2021 年开始深化教育改革,就提出“八项转变”的
根本性变革。几年来上下一致狠抓落实,让学校各领域工作悄悄
地发生质的变化。我们很高兴地看到在人工智能到来的当下,
“八项转变”与人工智能的教育观念要求高度契合、不谋而合,
可见学校教育的前瞻性。
“八项转变”是以生为本,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做好准备;是
所有的学生都准备好了适应未来生活与工作能力;是所有的教师
都准备好了适应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教学方式;是所有的
家长都准备好迎接一个信念:每个孩子都能成功;是学校为实现
“百年名校”目标而努力的坚定信念。
二、人工智能驱动教育理念更新与模式变革
当前,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教育革命正在影响全球,人类逐
步迈向虚实融合、人机共生的教育新格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以
颠覆性力量重塑教育生态、重塑知识生产与传播方式。教育又一
次站在历史变迁的关口。这场重塑教育形态的变革绝非技术的简
单叠加,是科技革命与教育变革的相伴共生,人工智能正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