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论述》研讨发言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是我们推进国家治
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遵循,是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实
践的思想灯塔。总书记反复强调,“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
之源”,并指出“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这些重要
论断,深刻揭示了基层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的战略地位,系统
回答了“为什么要重视基层治理、怎样提升治理效能”的重大课
题。学习领会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就要自觉把基层治理摆在更加
突出的位置,深刻把握其政治意义、实践意义和战略意义,把理
论成果转化为治理举措、把思想共识转化为治理效能。
一、提高政治站位,在深学笃行中把握战略方位
(一)要从全局高度看清基层治理的关键地位。
总书记指出,“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社区服
务和管理能力强了,社会治理的基础就实了”。社区虽小,却连
着千家万户,做好社区治理工作,既是夯实党的执政根基的必然
要求,也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支点。纵观历史经验和现实
实践,凡是基层治理坚实有力的地方,社会稳定、群众安心;凡
是基层治理薄弱失序的地方,社会矛盾容易聚集,风险隐患频发。
我们必须牢固树立“抓基层就是抓根本”的理念,把更多资源和
力量沉到基层,把更多政策和制度落实到末端,真正筑牢国家治
理的根基。
(二)要从理论深度把握基层治理的本质规律。
总书记强调,“治小者不可以怠,怠则废;天下大事必作于
细”。基层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顶层设计,又离不开微
观落地;既要立足制度供给,又要依靠群众创造。只有坚持问题
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统一,才能真正把治理优势转化为治
理效能。当前,社会结构加速分化,群众需求更加多元,治理场
景日益复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化对基层治理规律性的认识,
善于运用法治思维、系统思维和数字思维,把党的领导优势与现
代治理方式结合起来,把人民群众的智慧与科技赋能的成果结合
起来,从而推动基层治理在守正中创新、在创新中提效。
(三)要从实践深处落实基层治理的政治责任。
总书记指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是对党员干部特别
是领导干部的警醒。基层治理不仅仅是民生问题,更是重大政治
问题。对领导干部而言,能不能下沉到社区、深入到群众,能不
能真正把握社情民意、解决实际问题,既是作风检验,更是政治
考验。我们必须把学懂弄通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作为
必修课,把抓基层、强基础作为分内事、基本功,自觉做到守土
有责、守土尽责。要健全党员干部常态化下访走访机制,把百姓
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呼声诉
求作为第一议题,推动各项政策在基层落地见效。
(四)要从战略视角强化基层治理的统筹合力。
总书记强调,要“善于把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转化为社会治理优势”。这就要求我们强化基层党组织的统筹功
能,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要
完善“街道—社区—网格—楼栋”的组织体系,推动党的工作延
伸到最末端;要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制度机制,充分调动社会组
织、志愿服务、专业社工等力量参与基层治理,形成政府治理与
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的生动局面。唯有如此,才能让党
的旗帜在社区高高飘扬,让党的声音直抵千家万户,让党的关怀
温暖万千心田。
二、聚焦社会工作,在服务群众中厚植治理优势
(一)要把服务群众作为根本立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
奋斗目标”。基层治理的价值取向就在于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把
人民群众的所思所盼作为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无论是教育、
医疗、养老,还是住房、就业、社保,每一项都关乎千家万户的
切身利益,都是群众心中最重的秤。要树立鲜明的服务导向,坚
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
应,民有所盼、我有所为。
(二)要推动社会工作体系不断完善。
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坚持和完善新
时代‘枫桥经验’,强化网格化管理和服务”。社会工作既是公共
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支撑力量。要构建政
府引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工作体系,把专业社工、志
愿力量、社会组织引入到社区治理中来,在困难帮扶、心理疏导、
矛盾调解、权益维护等领域提供更专业、更精细的服务。要推
动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发展,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
湛、群众信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使其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
的重要纽带。
(三)要聚焦重点群体提升服务效能。
总书记多次强调,社区治理要“多想想如何让群众生活更方
便一些、如何让群众感觉更平安、更幸福一些”。这就要求我们
聚焦“一老一小”、困难家庭、流动人口、新就业群体等重点群
体,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比如,针对老年人要完善社区居家养
老服务体系,推动医养康养相结合,让老年人安享晚年;针对儿
童青少年要强化校社联动,开展公益性课外活动,营造健康成长
环境;针对困难群众要织密兜底保障网,强化救助帮扶机制,让
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四)要推动公共服务向基层延伸。
总书记强调,“要加快推进民生领域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公
共资源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向弱势群体倾斜”。这就要求
我们不断提升社区的综合服务功能,把更多的公共资源沉到基层、
投向群众。要推动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社会保障、就业服务等
资源下沉,真正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要积极探索“互
联网+政务服务”“掌上办、家门口办”等便民模式,努力让服务
更便捷、管理更高效,让群众在社区就能享受到更优质的公共服
务。
(五)要激发群众参与形成治理合力。
社会治理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更需要群众共建共治共享。
总书记指出,“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就在社区”,要及时感
知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一件一件加以解决。要
健全群众自治制度,拓展协商民主渠道,引导居民主动参与社区
治理,把群众的智慧转化为治理的动力。通过邻里互助、志愿服
务、社会组织参与等多元形式,推动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
人人享有